硬式腔镜实施消毒质量控制后的效果探讨论文_张淑

(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 江苏 泗洪 223900)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硬式腔镜的质量控制情况。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未实施消毒质量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的硬式腔镜80件作为干预前,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实施消毒质量控制后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的硬式腔镜80件作为干预后。分析干预前后硬式腔镜清洗消毒合格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结果:干预前硬式腔镜清洗消毒合格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低于干预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对硬式内镜进行质量控制,可提高清洗消毒合格率,工作人员的能力明显提升。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硬式内镜;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3-0232-01

腹腔镜微创手术因切口小,对机体创伤较小,利于患者恢复。对于微创手术而言,硬式内镜为主要手术器材,其结构较复杂,价格较高。临床手术对硬式内镜的需求较大,因此在术后清洗消毒工作中,需控制好质量,避免因清洗不当出现院内感染情况,保证手术的安全性[1]。消毒供应中心为硬式腔镜主要清洗消毒灭菌场所,因此实施相应干预可有效控制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的硬式腔镜中选取80件作为干预前,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的硬式腔镜中选取80件作为干预后。

1.2 方法

在干预前对存在的问题和导致原因进行明确:(1)器械包装不佳:手术室对硬式内镜的需求不固定,随意增减使用量,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对硬式内镜不是十分熟悉。(2)未发现器械部件有损坏,主要因手术室人员在交班时为特殊指出损伤器械,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器械损坏情况。(3)清洗、消毒、灭菌方法不正确,由于工作人员未经正规培训,无固定的操作流程。(4)包装时缺少器械,因科室与科室之间交接不清,或科室内人员未进行明确交接。(5)器械使用时间变短,因科室和相关操作人员未进行规范操作。(6)包装时低、高温灭菌器械弄混,因不明确器械的灭菌方式,达不到灭菌效果。

制定干预方案: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处理硬式内镜的相关问题,科室需进行专题研究,头脑风暴后得出干预方案[2]。

干预内容:(1)将制度职责予以完善,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交接、清洗、包装、灭菌等方面涉及的问题,根据科室原来的管理制度、岗位需求、操作流程等进行完善,使工作有据可依,将责任明确至个人。(2)培训、考核:由于硬式内镜结构十分复杂,十分精密贵重,如操作不当可使器械出现损坏情况,增加手术的隐患,使经济损失较大。为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硬式内镜的处理能力,需对工作人员和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含内镜名称、功能、使用情况、安装、拆卸、清洗、消毒、注意事项以及灭菌方式等进行相应讲解,在现场进行演练,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一一考核。(3)成立专项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制定手术室人员和供应室人员的对接表,包含责任区分、交接流程、制度等,需严格执行。如发现问题,需整组探讨。(4)在消毒供应中心各岗位均放置硬式内镜处理人员:在回收区增加1名清洗消毒人员,在检查包装区增加2名包装灭菌人员,所有人员均经考核通过,使技术得到保障。(5)精细化管理:将硬式内镜器械图片制成手册放在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区和包装区,使工作人员充分掌握知识,制定硬式内镜回收记录表,在回收器械时需详细填写。如硬式内镜出现损坏,需及时将其拍照上传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群里,保证人人知晓。护士长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抽查,并将成绩放在绩效考核工作中。

1.3 判定指标

分析干预前后硬式腔镜清洗消毒合格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9.0软件核对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干预前后硬式腔镜清洗消毒合格率

干预后硬式腔镜清洗消毒合格率高干预前,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干预前后硬式腔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

2.2 分析干预前后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干预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评分为(79.35±5.74)分,干预后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评分为(96.35±4.25)分,组间数据对比,t=21.2895,P<0.05。

3.讨论

导致硬式内镜处理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1)交接不清,导致供应室和科室之间出现纠纷情况,影响工作人员的心理和工作,进而影响硬式内镜的质量。(2)消毒供应中心制度、流程、责任不是十分完善。(3)培训部全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硬式内镜不是十分了解,无明确说明书,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4)工作人员不充足。(5)管理不到位。

干预措施: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作为绩效评估参考依据,使硬式内镜的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属于医院重要部门,其科室工作质量不佳,会导致院内出现感染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安全和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实施有效干预,可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保证器械的完整,进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唐盼盼,崔盛.硬式腔镜清洗消毒环节质量管理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143-4144.

[2]曾爱英,秦年,黄浩,等.硬式腔镜器械操作视频在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5):1367-1368.

论文作者:张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硬式腔镜实施消毒质量控制后的效果探讨论文_张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