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分析法在进出口业务中的应用分析_审计风险论文

试析进出口业务审计风险分析方法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出口业务论文,风险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出口业务审计风险分析是借助于与进出口相关的风险信息,在对原始的风险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根据各种风险要素的特征,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形成对某一具体风险形态的抽象概括,发现进出口业务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审计人员确定重点敏感商品、寻找审计线索提供依据的方法。

一、风险源的分析

一般来说,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是产生审计风险的根源。但各种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给审计带来风险的程度是大不相同的,敏感性强的因素的不确定性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更大些。风险的产生往往与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有关,进出口业务审计中的风险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资信。企业资信状况直接决定了审计的风险。例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生产经营管理有序的企业,其在进出口活动中存在的足以造成国家政治经济损失的偶然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

2.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状况也是审计风险影响因素之一,如价格差异(包括国内外价格差异、同品名不同规格型号价格差异、不同原产地价格差异等)、汇率波动、市场供求变化等都会影响企业的行为。

3.政策变动。政策变动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贸易管制、税收征管、原产地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导致报关差错及商品归类和价格瞒骗行为增加。

4.货物属性。货物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审计风险的大小。货物属性在审计中指的是商品编码所反映的货物形态,如关税税率高的货物逃税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较高。

5.贸易性质。不同的贸易性质显示的审计风险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各种贸易性质的进出口活动均存在对国家财税收入侵犯的可能性,但贸易性质不同,其侵犯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如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审计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对产品的价格审计上,而对于加工贸易,审计的风险则表现在对产品的单耗审计上。

6.海关管理。海关管理过程中,海关人员素质的高低及资源配置、商品归类和价格审定的复杂性,作业布局和业务运行调度的合理与否,管理和作业的规范化、专业化程度,后续管理或执法活动的规范化水平、透明度及其内部可控性等因素,往往都会影响监管的有效性,因此海关内部管理制度、工作方法、工作手段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也存在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直接影响到后续审计风险的大小,海关内部管理越有效,审计的风险越小。

二、风险要素确定的分析方法

确定风险源后,在进出口业务审计中,我们还必须按照进出口业务管理的各控制要素选择不确定性因素,测算不确定性因素对控制要素的影响程度,确定风险要素,以集中审计资源关注高风险领域,提高审计效益。

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审计人员利用审计事项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内在联系的相关指标,进行相互比较分析,找出差异,研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常用的比较分析方法有:参数对比法,横向、纵向对比法,临界时间对比法。

(1)参数对比法。参数对比法就是将所收集的风险数据与一定的参数进行对比,从中测度出风险数据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审计风险分析方法可以对比的参数有三种:一是与高风险数据对比,如易瞒骗商品、信誉差企业、走私违规记录等;二是与标准数据对比,如平均数重比、平均价重比、集装箱承载数据、标准单耗、价格风险参数、商品归类意见书等;三是与备案数据对比,如知识产权备案数据、预归类数据、减免税备案数据、加工贸易备案数据、企业注册数据等。

(2)横向、纵向对比法。横向对比法是针对同一对象,根据不同范围如不同关区、不同企业、不同国别、不同贸易方式、进出口等数据的差异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纵向对比包括对不同时期进出口产品的价格、货值、数量等进行同比、环比、基比等。

例如,海关在对一般贸易中服装出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时发现,A公司可能存在通过高报出口产品数量与价格的方式骗取出口退税的情况,具体情况如表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A公司合成纤维针织或钩编的女士便服以一般贸易出口时,由于在内地申报出口时与从香港实际进口时该货物在数量、价格、金额方面的比例悬殊,且差异过大,因而可以推断A公司有高报价格和高报数量的风险因素存在。

(3)临界时间对比法。可以对同一对象的特定指标如政策方面的反倾销实施、贸易管制政策变化、税率调整、监管方式调整等,以及其他如市场变化、采取专项行动、发生案件、某特殊时间点等临界点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比较分析法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通过对具体商品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一些“热点”商品。以成品油、计算机及其零件、汽车及其零件、空调及其零件、不锈钢板、药品、感光材料为例,1997年上述商品的内地进口额分别比香港出口额少3亿~7.5亿美元,将这些商品确定为审计重点,加大打击力度以后,到2000年,计算机及其零件、汽车及其零件、不锈钢板的内地进口额已开始高于香港出口额,其他商品的差异额也缩减至1亿美元以内。

比较分析法的实质是数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在使用时,审计人员应注意分析指标的可比性与比较标准的合理性。只有进行比较的指标在时期、范围、内容、项目、计算方法等方面大体一致时,方能对其进行比较。若指标口径不一致或环境条件不同,应按规范的方法进行换算、调整后才能进行指标之间的比较。

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利用计算审计事项存在一个指标对另一个指标的比例或比率关系,进行比率数值分析来揭示其中的差异,判断有无问题的一种技术方法。比率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常结合使用。比率分析法可以对某些不可直接对比分析的指标经过计算得出其比率后,利用其比率数值进行分析,以得出评价的结果。在进出口业务审计实践中,常用的有相关比率分析法、结构比例分析法。

(1)相关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两个不同性质但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并得出评价结果的一种技术方法。具体分析时有两种分析方法:一是将某个项目和其他项目加以对比,求出比率,进行深入分析、评价。二是依据一些经济指标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对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数据加以比较分析。例如,通过对折旧率的分析来观察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而判断企业有无将尚在海关监管期内的设备擅自倒卖的情况。

(2)结构比例分析法,又称结构比重分析法。结构比例分析法是审计人员通过计算审计事项的各个指标构成部分在审计事项总体指标中所占的比率,并观察其构成内容及其变化,分析其特点,从结构变化的线索中发现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审计人员可通过计算加工贸易项下原材料耗用量及成品产出量、残次品、废料等构成比率的合理程度,来判断企业向海关上报单耗的可信度。运用结构比例分析法时,首先计算出审计事项各个指标构成部分的比率,然后进行分析。分析时可用两种分析方法:一是将各个指标构成部分的比率相互比较,找出影响强的构成部分。二是通过分析对比各个指标构成部分比率的变化情况,来察看审计事项在结构变动方面是否合情合理,有无异常问题。

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指标分析,把审计事项的综合经济指标分解为相互联系的若干因素,多因素地分析测算其各个指标变动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可分析哪些是积极因素、哪些是消极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客观因素,以便得出符合实际的审计结论。通过这种分析有利于查明被审计单位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并可借助因素分析法来发现其业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供审计线索,明确审计重点。

因素分析法包括回归分析法、因素替代法、主次分析法等。其中因素替代法是审计实务中最为常用的,是指审计人员把综合指标分解为相互联系的若干因素后,再把其中某一因素作为可变因素、其他因素作为不可变因素,依此逐项进行替换,以测算各种因素差异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这有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经济指标变动的真实原因,有利于对其经济活动作出正确评价,并找出其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是对审计事项中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的事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它们对审计事项的影响,帮助审计人员确定稽查的重点和方法,并帮助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的可靠程度。

例如,从目前海关管理的形式来看,在一般贸易方面,一线监管手段比较有力,夹带、伪报品名、低报重量等传统的手法用得较少,更多的是企业通过瞒骗价格偷逃税款,其标的也多为价格不易确定的商品、新近出现的产品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通过对海关管理手段变化的分析并进行逻辑判断,即可确定当前审计的重点。

同时,对进口货物的物流也可进行逻辑分析,从其反常现象中发现审计重点,看是否有税往低处流的现象及“绕道进口”、货物进口以后的流向不合理的情况。例如我国针对加拿大新闻纸征收反倾销税时,以前从加拿大进口新闻纸的企业全将产地改为菲律宾,有伪报原产地的嫌疑,因而可对货物的来源进行重点审计。有些货物进口以后销售去向不合理,如将进口制药的原料直接卖给了医药商店,就有伪报品名的嫌疑。

对企业资金往来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判别贸易性质。加工贸易企业如果以出口为主,有大量的国内资金往来就可能有内销;一般贸易进口中外商与进口商之间有无特殊经济关系、特殊安排,往往也可以通过资金流发现问题。

在审计过程中,有许多审计事项并不直接是需要确认的对象,但它们和需要确认的事项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审计人员可以采用逻辑分析法来分析这些事项与审计事项的内在逻辑关系,确定它们对审计事项可能产生的影响,使得采用的审计程序更具有针对性。在审计实务中,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劣并不是验证对象,但审计人员应当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因为在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环境中所产生的证据,其可靠性较高。

5.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又称动态分析法,是指审计人员利用检查资料的数据呈时间顺序排列的特征,从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研究企业经济活动在时间上的变动情况,从而分析、推测、评价和揭示经济活动变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是否正常、合理、有无问题的一种技术方法。趋势分析法不是着眼于某一个时点,而是从各个不同时期的综合比较来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并预测未来。因此采用趋势分析法便于把握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发展前景,并可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具体应用趋势分析法时,应特别注意:进行分析前,对于用来分析的有关指标应注意其在各个时期的可比性;选用的方法必须合理、恰当;得出分析结论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决不能草率行事。

三、运用风险分析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风险分析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均是基于一定数据资料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风险分析时,还应考虑到企业向海关申请注册登记的自述或申报材料的可信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可靠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以及货物受法律约束的程度,如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属许可证管理、配额管理及其他受国家管制的进出口货物,涉嫌知识产权侵权的进出口货物等。

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运用风险分析方法确定的审计重点企业名单,只是理论上的审计重点,因为这些企业仅仅具有重点审计的特征,事实上企业进出口行为的合法与否,要根据审计的结果来判断。②不确定性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处于动态之中,可衍生出新的变量,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对象设置相应的风险数据标准。③风险信息的采集要全面。我们在进行风险信息的采集工作时,眼界要开阔,不仅要收集海关方面的信息,更要广泛收集其他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各种信息的相互印证,来得出与事实真相最相符合的结论。④选择审计重点要有可操作性和代表性。在利用风险分析方法确定审计的重点对象、内容和步骤时,要学会成本核算的工作方法,计算投入产出比,要预测可能存在的补税空间,把审计重点放在那些可能补回大量税款的商品上。⑤审计时不能仅局限于对个案的稽查,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个案的审计掌握一个公司甚至某个行业的情况,为海关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标签:;  ;  ;  ;  ;  ;  ;  ;  ;  

审计风险分析法在进出口业务中的应用分析_审计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