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发展,我国市政道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当前经济发展趋势下对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水平。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市政部门更加注重道路的维修及养护,因此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维修和管理,才能推动经济水平的稳定发展。本文对市政道路养护维修的重要性和技术运用展开了详细分析,并对市政道路维修养护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中国关键词: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
一、市政道路养护及维修的重要性
1、市政道路存在严重损坏的情况
随着年份的不断累加,我国的很多道路存在裂缝的问题,其中裂缝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等等,在出现裂缝的同时市政道路上也随之出现了很多的车辙,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都是由于市政路边湿软。路面能够承受的重量是有限的,如果路面承受的实际重量超过了其路面承受重量的最大值,就会导致路面沉陷的情况发生。另外,我国市政道路由于材料使用的原因很容易出现波浪状,这种形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振动力和垂直力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这种形状大多出现在公共汽车站或者交通路口等地方。我国的市政路面还经常出现坑槽、泛油等情况,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了交通安全。道路的修建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所以,不可能轻易对存在问题的道路进行重建,这就需要做好对道路的维修和养护以提升市政道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2、确保市政道路的畅通
对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要以确保市政道路的安全性和流畅性为基础和前提,确保人们可以便利的出行。只有畅通便利的交通环境,才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总之,做好对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是我国城市经济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所以,作为市政道路建设的有关部门要严格做好市政道路维修和养护工作,不断创新市政道路维修和养护的有关技术,促进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对市政道路维修和养护的技术分析
通过上文对于市政道路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今的道路维修和养护需要专业的技术和方法来确保道路的完整并提升道路的使用年限,另外,还需要保证市政道路的外观,针对目前交通的具体现状,市政道路施工维修养护技术还需要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过程对交通造成的不利影响。针对这样的具体需要,当今的市政道路维修和养护工作要适当运用预防性养护管理理论作为指导,确保市政道路维修有昂户目标的有效实现。
1、将维修养护理论预防性指导应用到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中来
根据当今市政道路维修和养护的具体要求,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应当根据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指导技术的筛选与应用进行。通过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理论可以有效减少对路面的损害,并对养护维修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确保道路的养护工作做到完善。在进行技术筛选的过程中,要将首要目标的确定作为中心,将次要目标作为重点,确保市政道路养护的需求得到满足。将预防性养护理论作为基础,对市政道路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维修养护工作的主次分别是什么,确保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水平得到一定提升,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维修养护技术的使用要符合市政道路质量的需要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的过程中,还要针对不同路段的质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应用。比如:在没有大吨位车辆形行驶的路段,可以选择快速修补的技术进行应用。对于车辆行驶吨位较大的道路要格外重视对路面的修补,同时强化对路基情况的监测和调查。根据现代车辆载重情况的差异,对路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以确保道路能够长时间使用,达到市政道路维修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维修养护措施
在应用预防性维修养护理论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强化对这一技术的学习、研究。通过对基础性维修养护技术的加强使得市政道路维修养护企业可以在技术选择、应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另外,通过对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来提高相关企业的理论和技术管理水平。将普遍的市政道路病害的维修养护技术的学习、应用、经验归纳作为基础,使得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中的各项技术能够得到有效运用,为技术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三、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的体系
1、规划路网
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工作虽然是在建设完成之后才需要进行的工作,但是,在前期的路网设计的科学性对后期的维修养护工作的次数和程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道路维修养护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交通分布的情况、道路功能定位、交通引导、规模界定、地块划分等等,同时,这些因素也决定了车辆、人流和道路的匹配程度。
2、路面的构造
沥青的路面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容易造成道路完工初步阶段出现病害,延长了维修和养护的时间,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选择科学的路面结构组合和道路结构材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3、监督施工质量的体系
做好对施工的监督工作是有效减少道路出现问题的直接办法。加强对路面结构事故的惩罚力度可以有效减少这一问题的产生,科学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的构成是道路质量的基础和保障。
4、对交通的管理和控制
科学的交通组织可以缓解车流、人流的分布问题,促使各个路段的交通均匀分布,有效防止路面由于超载造成损害和。
5、对交通情况进行实时预警和监控
随着我国人口密度的增加,市政道路面临这巨大的压力,道路的损坏情况也日趋严重。分区域的进行现场勘察、数据收集工作对道路情况的维护、方案制定工作有着深远意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监控体系和预警模型对有关部门的维修养护工作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良好的市政道路维修养护体系需要从一开始就做好全面的计划和安排,同时,收集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资料,这对于维修养护体系的建立都是大有裨益的,这些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对市政道路之后的维修养护有着关键的影响。
四、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论点的详细论证,现代城市的车辆得到了有效普及,市政部门要全面注重道路的维修及养护,从本质问题出发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部门应加大新型技术的运用,合理调整道路维修期限,及时进行质量检测,有利于提高技术的综合运用,明显降低市政道路成本费用的投入,从而推动我国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技术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宾. 论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J]. 门窗,2016,(03):127+129.
[2]杨立生. 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技术[J]. 江西建材,2014,(22):142.
[3]孙洪广. 关于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的探讨[J]. 门窗,2014,(10):82.
[4]周世杰,林乐超. 浅谈市政道路的维修养护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208.
[5]李红兰. 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探讨[J]. 江西建材,2014,(02):149.
[6]赵龙山. 论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J]. 民营科技,2012,(09):268.
论文作者:许冠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工作论文; 情况论文; 交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