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对小儿便秘护理效果的影响论文_王惟

王惟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特色护理对小儿便秘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接收的小儿便秘82例患儿为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对比组(n=41)和研究组(n=41)。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比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研究组。观察经不同护理后患儿便秘病症分泌量化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结论:研究组的便秘病症分泌量化评分均低于对比组;研究组家长满意率为92.68%,高于对比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便秘护理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便秘情况,使患儿家长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小儿便秘;中医特色护理;护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253-01

在儿科疾病中,小儿便秘是临床常见症,因患儿年龄小,机体耐受性差,加之机体发育尚不完善,肠道蠕动能力低下,所以易诱发便秘情况的发生[1]。一旦病情确诊后,若临床治疗不及时,不但会对其胃肠道功能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患儿智力发育带来威胁。药物方法是临床治疗此疾病的常用手段,但受年龄影响,使得药物治疗依从性低,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对此,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及早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配合非常重要。故本文以我院接收的小儿便秘82例患儿为对象,经采取中医特色护理,现做护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6.6~2018.9作为研究时段,以我院接收的小儿便秘82例患儿为对象,被选患儿均与中医便秘症状的诊断标准相符;无危重症原发性病症者,患儿家长均知情此次研究已签署同意书。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在对比组41例中,25例为男性,16例女性;年龄5个月~3岁(1.6±0.3)岁。在研究组41例中,24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5个月~3岁(1.5±0.4)岁。对比被选患儿的基线资料,组间可比较(P>0.05)。

1.2方法

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比组,向患儿家长简单介绍便秘诱发机制,以及便秘的危害性与症状表现,同时让家长对病症治疗方法和疾病相关知识有个全面的认知与了解,对护理配合度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另外,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指导其合理锻炼、饮食。

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研究组,①大量饮水。水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中水分来源主要是依靠摄入固体与液体中所含有水分。护理人员应依照患儿年龄,并结合其具体情况对水分予以补充,对未超过1岁患儿,水分补充量应控制在110至155毫升;对1至4岁年龄段患儿,水分补充量应控制在100至150毫升,对患儿病症改善具有促进作用。②中药灌肠。取组方6g肉桂、30g当归和30g枳壳,煎药液200毫升,待药液冷却后,指导患儿行左侧卧位,并向其肛门内插入导管,插入深度在7至10厘米左右,并在15分钟内完成灌肠,随后指导患儿行右侧位5分钟,当药物进入患儿体内后完成治疗。③推拿干预。把患儿脐部作为中心,以顺时针的方向环旋按摩,同时将按摩范围逐渐增大,5分钟/次,清天河水反复200次,退六腑反复200次,清大肠反复300次。若患儿为虚证便秘,建议导滞通络、补气健脾,推拿时推三关反复300次,补脾经反复300次。④穴位敷贴。取组方6g肉桂、30g当归和30g枳壳,将其碾成粉末后制成小药包,在患儿神厥穴贴敷,并用胶带加以固定,电吹风加热,每次更换需间隔1至2天。

1.3评价标准[2]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评定干预后小儿便秘症状分级量表评分情况,量表项目包括腹痛腹胀和排便困难、夜间哭闹和胃纳差减少等,每项目评分为0~3分,评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差。

在此次研究中,对于护理满意度的评定是以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的形式进行[6],100分为总分,评定项目主要分为非常满意(>85分)、相对满意(85~60分)和不满意(<60分)。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统计的开展可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为计量数据,t检验表示组间结果;百分比为计数数据,卡方检验表示组间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患儿便秘病症分泌量化评分比较

对比组的腹痛腹胀和排便困难、夜间哭闹和胃纳差减少等便秘病症分泌量化评分情况均高于研究组(P<0.05),表1见。

3讨论

小儿便秘是临床多发且常见症,病症的诱发和小儿胃肠功能紊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还会对小儿的肾、脾和肺等脏器器官产生影响。一旦疾病发作后,若临床治疗开展不及时,则会对其智力发育、营养吸收产生影响,甚至还易导致患儿出现心理障碍,对其健康成长带来影响[3]。药物疗法是现下临床治疗此疾病的常用手段,虽然有助于患儿症状的改善,加快机体恢复,但也存在局限性,因考虑到患儿年龄,其机体发育尚不完善,加之在治疗期间未予以有效合理的干预配合,因此易影响护理预后,治疗效果受影响。在临床护理模式中,中医特色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法,开展此护理干预时,笔者通过从中药灌肠和推拿疗法、穴位敷贴和足量饮水等方面进行干预,有助于患儿日常饮水增加,对胃肠道功能恢复起到推动作用;同时还能对患儿胃肠道蠕动起到促进作用,使患儿病症得到改善。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小儿便秘82例患儿为对象,从其结果中可知,经予以中医特色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患儿的便秘情况,使患儿家长满意度提升。

总之,在小儿便秘护理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便秘情况,使患儿家长满意度提升,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单宝英,黄慧芬,陈娜,等.中医综合护理技术治疗小儿便秘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10):1555-1557.

[2]徐燕,刘遵勇,唐跃华,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2):463-465.

[3]沈彦艳.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抗腹泻功能因子的影响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25(17):101-105.

论文作者:王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中医特色护理对小儿便秘护理效果的影响论文_王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