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霞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611130

【摘 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作用。 方法 对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8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根据入院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用常规护理和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成效。 结果 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得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将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运用至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可充分发挥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发症

心脏瓣膜病是出现在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进行性、缺血缺氧性、感染或创伤等因素导致的疾病类型,可导致心脏结构功能异常,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瓣膜置换术是该疾病应用普遍的治疗方式,指的是用人工机械瓣膜或人工生物瓣膜替代患者受损心脏瓣膜,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延长寿命[1]。医护一体化护理的运用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医疗卫生服务,帮助患者熟知疾病相关知识,在护理治疗工作中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治疗工作可行性[2]。文中以收治的部分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作用进行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以8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根据入院次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3例。对照组23例男,20例女,年龄40-60岁,平均(49.2±1.5)岁,文化水平:12例高中以下,20例高中,11例高中以上;观察组21例男,22例女,年龄41-59岁,平均(49.5±1.6)岁,文化水平:10例高中以下,21例高中,12例高中以上。组间基线数据无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心脏瓣膜置换术流程进行常规护理服务,注重观察患者围术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解决异常情况,必要时需遵照医嘱予以适量止痛药物。观察组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

1.2.1 术前护理

手术开始前,组建包括心外科医师和护理人员在内的医护一胎化护理小组,共同完成查房、交班、病情汇报与交流工作;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制定满足患者病情需要的护理措施,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注重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结合患者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心脏瓣膜病和置换术相关知识的讲解,帮助患者从不同方面了解自身疾病及其治疗方式,减少错误观念的影响;对患者负面情绪予以针对性疏导干预,提高患者自信心和依从性。

1.2.2 术后护理

医护人员应在患者清醒后根据手效果进行康复计划的制定,加强呼吸功能锻炼,以改善患者肺功能,以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及时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通畅度;出院当天,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组建微信群或QQ群,由患者进行疾病相关问题的咨询,给出准确的解释说明,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治疗手术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1.3.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和术后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在软件SPSS 22.0中录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研究数据,手术情况由`x±s和t表示检验,并发症经%表示,x2检验,P值不足0.05提示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对心脏瓣膜病患者而言,置换术是一种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术中护理干预不到位、术后自我管理不当都可能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我,为此必须注重心脏瓣膜置换术护理工作的开展。

常规护理方式中,护理与治疗工作虽然互相衔接,但二者并未彼此渗透,联系紧密度不足,护理服务不能完全满足治疗工作的需要。医护一体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护理方式,它指的是医生和护理人员形成相对稳定的医疗团队,以小组的形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治疗与康复等医疗服务[3]。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其优势体现在[4-5]:(1)护理工作围绕患者个人需求进行;(2)将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和患者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得护理方式更能满足患者个人需求。该护理模式的运用促进了医护关系由以往的主导-从属模式到并列-互补模式的转变,利于医、护、患三位一条工作格局的构建,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在保障护理效果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文中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总之,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充分发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价值,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建成,梁忠诚,李欣. 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J]. 临床医学工程,2018,25(6):805-806.

[2]李佩涛,张会芝,崔现杰,等.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ICU患者安全转出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90-93.

[3]王莎莎,郝琦,丁倩丽.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护理效果[J].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9,17(2):37-38.

[4]谭红梅,黄辉珍,常后婵,等.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手术室运作效率的干预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2):1770-1773.

[5]刘红梅.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6):149-150.

论文作者:杨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