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IBM公司——利用联盟战略进入中国市场的蓝色巨人

《案例》:IBM公司——利用联盟战略进入中国市场的蓝色巨人

张臻华[1]2000年在《《案例》:IBM公司——利用联盟战略进入中国市场的蓝色巨人》文中指出经济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优化配置,而企业竞争也扩大到了全球。为了加强企业竞争力,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间结成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原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之间,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发达国家企业与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也日益普遍。IBM作为IT产业的领导者,战略联盟成为其全球扩张的重要武器。本文分析的是IBM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联盟策略。 本文分二部分:案例部分与案例分析部分。在案例部分,介绍的是IBM公司的背景及其在中国利用联盟战略开展业务的大致情况;在案例分析部分,着重分析IBM在华联盟战略的动因、在华联盟战略实施的方法及一些经验。本文通过对IBM公司在华发展的成功经验,旨在论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跨国公司走联盟路线的重要性及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方法。

鄢显俊[2]2010年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认为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杨光平[3]2004年在《IBM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分析》文中认为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讲述IBM 从制造向服务的转型,写作此文的原因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快速成长、用户需求的变化,IT 产业也正经历着一场划时代的变革,“成就客户、创新、变革”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IBM 公司,长期以来执计算机世界之牛耳,被视为美国科技实力的象征和国家竞争力的堡垒。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这家超大型企业因为机构臃肿和孤立封闭的企业文化已经变得步履蹒跚,亏损高达160 亿美金,正面临这被拆分的危险。在郭士纳为IBM 掌舵后的9 年间,这家公司持续赢利,股价上涨了10 倍,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这一奇迹般的变化,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的成功转型,成为了IT企业争相学习、研究和模仿的目标。本文主要分为四章来论述IBM 从制造向服务的转型,第一章着重阐述IBM 转型的背景和起因,并说明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二章主要阐述IBM转型的整个过程,重点突出IBM 转型的沿革和重要事件,及相应的特征;第三章主要对IBM 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动因因素描述和分析,主要从宏观与微观、战略和战术、组织和人的因素、经营和财务的因素、文化因

郑文军[4]2002年在《虚拟企业的组织特性与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1991年,美国为了在21世纪继续保持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重振本国制造业雄风,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战略思想;作为敏捷制造战略的基本组织模式,虚拟企业的概念也随之诞生。敏捷制造战略的出发点,是认识到科技进步的加速和全球一体化市场的形成,使商务环境的变化速度远远超过了企业自身的跟踪调整能力,增强应变能力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于是,在敏捷制造战略中,企业的应变能力被定义为企业的敏捷性,敏捷制造战略亦即以提高企业敏捷性为核心,倡导企业采用更为柔性的生产技术,运用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高速、低耗地完成所需要的任何调整,快速响应市场机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中,更为柔性的生产技术很好理解,而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则被抽象为虚拟企业的概念,成为人们探讨敏捷制造战略的一个热点问题。虚拟企业指的是企业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应摆脱现有自身条件的限制,及时地将各种适当的资源动态地集成在一起,这些资源可以来自本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也可以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企业,在“共同赢”的宗旨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而且资源动态集成的性质又使虚拟企业能够随市场机遇的产生而产生,随市场机遇的消亡而消亡。虚拟企业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是对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的创新,它突破了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的禁锢,将企业可利用资源延伸到全社会。通过它,企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小的风险跟踪市场动向,实现敏捷化的要求。这种创新型组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使企业得以摆脱自身资源的限制,并强调整个社会现有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追加投入不足的条件下,虚拟企业更显出极高的应用价值。为了有效地实施敏捷制造战略,大量的研究围绕虚拟企业展开,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又出现了不少有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现代经济管理理论运用于虚拟企业组织特性的分析与管理机制的研究,其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本文首先针对目前人们对“虚拟企业”的概念不够明确,并与“供应链”、“资源外包”、“战略联盟”等传统跨企业协作模式有所混淆的现象,对这几种企业协作模式进行了系统性的对比研究,辨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进一步阐明了虚拟企业有别于传统企业协作模式的本质特性。<WP=5>其次,目前学术界还缺乏对虚拟企业盟主个体行为模式的深入研究,而盟主企业作为动态联盟的组织者,其行为模式将直接关系到动态联盟的运行效果。因此,本文从盟主企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虚拟企业盟主的合作收益影响因素模型,深入剖析了虚拟企业中盟主企业与盟员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并给出了盟主企业在动态联盟中的最佳合作策略建议。再者,在笔者已查阅的文献中,过多地强调了虚拟企业协作关系中合作信任的一面,而对虚拟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设计研究不够,但根据经济学原理,在缺乏约束的条件下,依靠相互信任形成的合作基础并不稳固。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虚拟企业的利润分配模型,给出了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该原则在虚拟企业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最后,针对现有质量管理方案不能充分反应虚拟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对沟通协调机制提出的较高要求,首次提出了虚拟企业质量监理的概念,给出了基于质量监理的虚拟企业质量管理机制的运作流程,并运用具体案例进一步说明了质量监理在虚拟企业质量管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了推广虚拟企业质量监理机制必须克服的观念障碍。

田时雨[5]2007年在《企业战略变革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汹涌的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浪潮使很多企业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战略并有目的地进行战略变革活动。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的适应性关系的战略,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会对其提出转换或变革原有战略的要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略变革要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不可预期的未来事件,实现既定的目标并维持竞争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一些基本的能力,确保企业遇到不可预期事件时能够进行正确抉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市场竞争真正所依赖的内核是企业的核心能力,而它就是战略变革最重要的基石。本文主要研究复杂环境变化下,战略变革和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动态性关系,即核心能力对战略变革有决定、指导的作用,战略变革能够形成和强化核心能力。建立基于核心能力划分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核心能力的特征。通过核心能力与战略变革的关系,构建起企业战略变革、核心能力以及企业生命周期三者的动态成长模型,旨在通过对于中西方企业战略变革的研究,识别出企业核心能力通过战略变革行动进行动态转换的规律,帮助企业设计和实施成功的战略变革,使企业借助于战略变革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对变化多端的环境的适应能力。

杨静宇[6]2007年在《基于知识资源整合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管理创新的一种形式,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兼并和收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增长着。随着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出现,其平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要想运用并购战略并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抓住时代发展的命脉。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并购已不再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而是具有了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战略新动机。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更加重视知识资源的培育、开发和整合,以更加快捷的速度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以新的姿态参与竞争,才有可能获得竞争中的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由于知识问题本身尚属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全新领域,因此关于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资源整合研究就少之又少了。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对于企业并购及知识整合、知识创新要义的领悟,综合了理论界对于并购动机、企业竞争优势等研究成果;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下基于知识资源整合的企业内部成长观、并购成长观以及联盟成长观的关联性和选择条件;借鉴了国外学者关于知识在并购中对于双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观点;提出了企业并购中知识价值链的整合模型,并分析了并购双方整合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将基于知识资源整合的并购观点运用到了联想跨国并购IBM PC的个案分析之中,从知识维度入手分析并购动机,从四大类知识资源入手分析整合过程,并引入了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知识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将其具体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在定量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希望对我国企业在未来的并购实践中有所裨益。

李昭[7]2013年在《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BM作为IT产业的标杆企业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期间,IBM经历了从一个苦苦挣扎在分家边缘的硬件销售商,成功转型成为屹立在世界500强前列的生产型服务型企业。然而,在这期间,IBM企业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是什么让这样一个企业屹立不倒,最终成就卓越,在近年来IBM一系列的战略转型举措,完美的对诠释了企业实现卓越发展的原因,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对IBM企业发展的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规范性理论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IBM企业战略管理相关专业书籍进行研读,并大量搜集有关报刊、杂志、新闻、评论报告等关于IBM战略转型分析评论的文章,进行信息梳理与分析归纳,运用SWOT分析等战略分析工具对IBM企业转型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IBM战略转型成功案例的分析,阐述了成功战略转型成就了卓越的IBM,并从IBM的成功案例中总结出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因素及意义,以及给国内企业带来的启示。本文共有五个章节组成,分别为绪论、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IBM发展现状分析、IBM战略转型分析以及总计与启示。其中:第一章是绪论,论文首先对市场背景进行分析,研究IT行业在全球经济复苏阶段的处境和IBM在行业中扮演的角色。第二章是相关理论论述,包括有战略管理相关理论以及企业战略转型相关理论的阐述。具体研究的内容涵盖有战略管理分析方法、构成、要素、层次和过程,分析战略转型相关理念、概念,和企业在战略转型中的本质和动因,以及成败因素;第三章是IBM发展现状以及战略转型动因分析,主要对IBM的产品,市场结构和行业的需求情况以及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了IBM企业SWOT矩阵并寻找出IBM战略转型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第四章旨在详细论述IBM的战略转型,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目标,公司使命及发展重点的调整,以及IBM战略转型实施的步骤和各阶段采取的具体转型策略,分享IBM在战略转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战略转型对企业和行业带来的意义。第五章是总结与启示,综合评价了IBM战略转型的价值以及对行业的影响,并从中折射出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启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中国企业如何发展,系统的战略管理理念必须植入在每一个成长中的中国企业中,只有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企业以及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涂义[8]2005年在《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的战略再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之风渐行之时,联想集团并购IBM PCD 的事件却在经济界引起强烈反响。这一现象暴露出人们在认识并购行为上尚缺乏有效的判别标准和正确的评价方法。本文的论点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环境提出的。文章着眼于改变人们对于评价联想购并案例的盲目态度,希冀于建立一种正确的案例分析方法以指导人们对并购行为的理解。文中采用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模式,在有关购并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引下,试图通过联想并购IBM PCD 案例的深入思考以探索一套分析并购案例的有效方法和一般原则。文章首先介绍了并购的概念及其一般理论(包括并购的动因理论和风险理论)。然后从联想集团并购IBM PC 部门的实际案例背景出发,依据并购动因理论和风险理论系统化地剖析了该并购案所存在的机会与挑战。文章接下来通过对当事人、双方员工、分销商、竞争者、金融界、学术界、专业人士等群体(包括国内外)在联想集团并购案例上所持观点的收集与整理,把他们各方的结论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分析的结果揭示了非系统性评价方法所带来的评价结论上的片面性和非科学性。文章最后尝试性地给出了分析并购案例应采取的一般方法和原则——一种建立在系统化的并购动因分析和并购风险分析基础之上,考虑个案特点因素之后的两步骤分析方法。

杜义飞[9]2005年在《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多种视野(如产业、价值链、产业链等)阐述、建立了产业价值链的概念、结构,这一概念深入价值价值链的内部,把握了产业价值链的产业经济理论背景,揭示出产业价值链深刻的价值结构涵义。从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价值出发,抓住产业价值链的两个基本的过程: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过程,研究如何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发现、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价值的合理分配。研究这两个过程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为产业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产业价值链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有效地实现了整条链的价值,反映出价值的转移、创造和分配,从更高和更宏观层面上寻求资源和价值活动的融合。把资源配置到具体的价值活动中,以资源和价值活动创造价值的不同方式来阐明产业价值链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基于资源交换的价值创造观,分析了战略均衡实现的不同途径,提出路径依赖的观点和一般战略均衡的概念。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配过程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两阶段的动态博弈过程讨论产业价值链的中间产品的定价过程,讨论了中间产品定价的非合作博弈过程,双向动态博弈下中间产品价格范围的确定,以及博弈的先后顺序对中间产品价格和利润分配的影响;接着,通过产业价值链的中间产品的价格振荡过程的收敛性,探讨了产业价值链如何实现价值分配的均衡解;最后,通过合作博弈的讨价还价过程,探讨了供应链如何实现价值的分配,以及价值分配的讨价还价过程对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 本文应用两阶段博弈思想和混合博弈的工具研究了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和分配过程,从而揭示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的关系。把该理论应用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研究中,研究了供应商的数量和产量选择如何影响供应链的价值分配。引入“竞争剩余”这个参量来刻画供应商的产量分布对制造商偏好的影响,讨论供应商的一般产量分布决策对供应链价值分配的影响。 作为对理论研究的实证研究,本文最后部分对“煤、电、冶”产业价值链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桂萍[10]2003年在《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综合运用风险理论、微观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工作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机制与规律的研究,第二、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实证分析。通过这些研究,试图丰富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并希望为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全文总体上可以分为六部分: 1、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创造企业价值的机理。首先从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战略联盟创造价值的模型。并界定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特征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创造企业价值模型”。 2、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运作。首先以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和管理为支柱,提出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运作的总体框架”。然后分别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和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准入原则的“门槛原理”、“结构模式与内在机制”、“动态评价体系”、“协同与发展的系统观”,形成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运作的系统化理论。 3、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经济学分析。首先分析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内的经济现象:关系型租金与不完全契约,并探讨其产生的机理、对联盟关系的影响和应对的措施。然后重点讨论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内的利润分配问题,分别采用了博弈论、埃奇沃斯交换模型、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合作博弈模型”、“盟主—成员”型联盟利润分配模型、“企业合作的埃奇沃斯方盒”。 4、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分析。分析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内的生存风险,并提出了一系列风险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不守恒”规律,分别用“平均值—方差模型”、“风险评价综合模型”以及“Arrow-Lind定理”证明了风险不守恒规律。最后运用超循环理论分析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内的风险问题。 5、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实证分析。以微软与英特尔组成的联盟Wintel为例对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进行了实证分析。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博弈论和正反馈效应。提出了“微软与英特尔的静态博弈模型、“微软与英特尔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微软与英特尔生态系统内供给— 武仁又男里二二大学俘创卜学位论文需求的正反馈模型”、“微软与英特尔利润分配谈判集跃迁的模型”,这一部分的研究试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6、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有创新意义的工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1]. 《案例》:IBM公司——利用联盟战略进入中国市场的蓝色巨人[D]. 张臻华. 暨南大学. 2000

[2]. 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

[3]. IBM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分析[D]. 杨光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04

[4]. 虚拟企业的组织特性与管理机制研究[D]. 郑文军. 重庆大学. 2002

[5]. 企业战略变革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D]. 田时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6]. 基于知识资源整合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 杨静宇. 天津大学. 2007

[7]. IBM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 李昭.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8]. 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的战略再思考[D]. 涂义.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9]. 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D]. 杜义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05

[10]. 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桂萍.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  ;  ;  ;  ;  

《案例》:IBM公司——利用联盟战略进入中国市场的蓝色巨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