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柴国利

桥梁、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柴国利

摘要: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道路,桥梁隧道在经济建设、人们的生活出行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在桥梁隧道路面铺装的很多施工建设环节,却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混凝土路面。为此,本文从桥梁、隧道出发,立足水泥混凝土角度,探讨了有效控制铺装路面质量方面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桥梁隧道;质量控制;路面铺装

在桥梁隧道中,作为最关键的一大环节,路面工程用料多且工序复杂,一旦处理不得当,势必会降低交通运输的整体安全性。而水泥混凝土类型的路面作为最常见的一种路面,既抗磨、抗弯、抗压,又超稳定,而且寿命长、可便捷养护。但唯有严格控制铺装施工,方能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利用这种路面固有的优势。

一、铺装准备阶段的有效控制措施

(1)铺装准备

针对路面铺装环节,成立专门的铺装及技术这两个领导小组,并挑选专业化施工团队,优选施工前方案、展开技术交底等。

联测水准点,补充临时施工水准点,控制好高程、预制梁板高及横坡、准确安装梁板,严格控制梁板现浇顶面高程及横坡。通过网格法来严格测量标高,针对不标准的部分,需报监理及设计方同意后再处理,做好铺装层必需的下卧层处理。在铺装层施工前,需要设置预埋件和预留足够的孔洞,并按要求填补梁体孔洞,同时优化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并掺入一定的外加剂。在夏季施工,有延长作业需要的,可适当掺入一些缓凝剂;在冬期施工,有早强减短养护期要求的,可适当掺入一些早强剂。铺装前需要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设计好铺装混凝土的配合比,并选用合适的坍落度范围。

(2)准备机械设备

建议使用专用的摊铺设备,比如,三辊轴整平机等,并适当配置一定的插入式振捣器,合理配备拌和、运输混凝土的设备,以保障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

二、铺装过程中有效控制质量的措施

(1)控制好拌和混凝土的质量

提前加工、安装好钢筋网,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水泥、碎石、砂等。针对混凝土,严格控制水灰比,并准确测出混凝土集料含水量,科学地调整用水量,以保障混凝土具有满足要求的坍落度。在确定拌合站出场混凝土坍落度时,需要考虑具体的运输损失,并从现场的情况出发,合理进行调整,并严格按要求安装、拆除模板。

(2)运输混凝土

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按设计、要求规范,从路面需要出发,合理选用入模方法、程序、方向等。在混凝土运输环节,装料以前要清洁好厢罐,并适当进行湿润。在装料的过程中,自卸车需挪动车位避免离析。而在运输环节还要避免漏浆、漏料、离析、高温、污染路面等;避免自卸车的颠簸、拌合物出现离析问题,并且平稳起停,防止碰撞或者碾压钢筋。

(3)铺筑混凝土

必要时,做好防雨准备工作。而在现场气温在30℃以上时,施工需要避开一天中的中午高温时间。尽量在晨夕或者夜晚进行施工,夜间施工需确保照明良好,进行安全施工。此外,还要适当加快衔接各施工段的工作,尽可能缩短不同工艺的时间,可将防雨蓬用做防晒或者遮荫蓬。同时在养生期间需要控制混凝土板温度在5℃以上,不然,则需要通过热水搅拌,并且养护混凝土,且控制热水温度在80℃以下。此外,还要进行覆盖养生以保温保湿。

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先洒水润湿、放置布料,再摊铺整平、进行人工补料、振捣,并且真空脱水,再抹平饰面,最后养护混凝土。

通过在振动梁布设插入振捣器的方式,匀速、连续地振捣混凝土,控制拌合物表面粗集料不露出,一直到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其泛出一定的水泥浆。在整平作业时,需要安排专人控制轴前料位,控制整平后表面砂浆厚(4±1)mm,并及时刮除表面过厚、太稀的砂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抹面的过程中,应通过脚手板搭在滑道两侧,且确保木板量、刚度合理,并且人工进行抹面。通过一定的直尺检查纵横整平度,首次完工后,宜间隔约1h再重复饰面。完成饰面施工后,从多个方向严格检查。在初凝以前一般表面会出现裂缝,则需要及时收浆,来进一步密实混凝土,并愈合表面裂缝,以消除早期出现的裂缝。在铺装复合式桥面时,应进行防滑处理,分两次做面。在完成第二次抹平后,需要沿横坡拉毛,又或通过机具压槽,且控制拉毛、压槽深1-2mm。

针对钢纤维混凝土类型的桥面:需要控制厚度、平面大小、掺入的钢纤维量等与有关设计规范及图纸相符。确定好添加钢纤维的方法。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结团问题。可以先干拌钢纤维、粗细集料、水泥后,再加水湿拌,也可以在拌和过程中,将钢纤维分散加入。针对拌和时间,可现场搅拌进行试验确定,并较拌和普通混凝土的时间要长20-30s。若先干拌再加水,则控制干拌时间在60s以上。在机械摊铺布料的过程中,需要控制面板中的钢纤维均匀分布、结构一致连续。同时在同一块面板中,不能中断浇筑、摊铺,宜进行试铺来获得布料松铺的具体高度。

按以下顺序来浇筑混凝土:在分幅浇筑中,先从较低侧开始浇筑。在浇注各幅混凝土时,应从下坡浇筑向上坡,以防止离析。在纵横坡都很大时,应严格控制坍落度和振捣过程,以防太大的坍落度而导致未初凝的自重出现开裂。在隧道中的路面施工需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三、施工后混凝土养护及刻槽过程中有效控制质量的措施

在养护混凝土时:需要在饰面不粘养生膜时进行养护。按实际情况,应通过渗水土工布进行覆盖洒水、或者通过薄膜覆盖来确保保温保湿、或使用专用养生剂。控制养护时间为不少于7天,养护期间需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需要控制通行车辆的载重、速度,以免损坏已浇筑好的混凝土。

对混凝土路面,做好硬刻槽、切缝工作。良好的刻槽能对路面与轮胎连接位置的排水情况进行有效改善,进而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摩阻力进行有效提升,也是对路面抗滑性能提升的最佳方式。提高槽型的质量及美感,将对路面横向排水速度的提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对潮湿环境下提高安全行车有关键性的作用。

在进行刻槽前,需要放好线,控制刻槽线均匀顺直,并按设计控制刻槽的深与宽度进行刻槽。同时,还应按试验、现场情况,来定好切缝时间。在切缝开始前,应放好线,以顺直、均匀地控制切缝线型。刻槽时需要安放槽钢导轨,操作人员根据槽钢导轨位置控制刻槽机的位置,在刻槽机后设置专用水管实时冲洗锯片,水管横向设置在锯片垂直方向上,并开有与每个锯片对应的开口。刻槽机行走速度控制在1.6m/min,槽型应完整,不允许出现毛边现象。刻槽完成时需及时冲洗,将槽内的水泥浆冲刷干净,避免因清洗不到位造成混凝土路面花面,影响抗滑构造深度。

针对以上过程,在施工前,需要铺筑试验段,并且及时根据质量验评标准来检测,以进一步调整施工工艺以及操作方法,严格控制好工程质量。

四、结术语

总之,在桥梁、隧道的建设中,铺装水泥混凝土这种路面的工程属于最关键的施工作业,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且认真完成各道施工工序。所以,应及时引进现代工艺技术,合理展开施工过程,严格控制路面铺装质量,以保障通车后的高效使用与安全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立勤.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65.

[2]武建立.四机联动施工方法在公路桥梁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设上的应用与质量控制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1(10):188-190.

[3]吴德明.钢筋混凝土箱梁纤维混凝土铺装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

[4]郭祥.连续刚构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线性及非线性受力特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14.

论文作者:柴国利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桥梁、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柴国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