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矿医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目的:对比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分别为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卧床时间、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优质护理比常规护理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应广泛的用于临床护理。
【关键词】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198-02
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并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包括休克、心力衰竭等多种并发症,是一种在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栓塞的基础上,由于长期的心肌缺血,形成的心肌急性坏死。主要表现为胸闷、胸骨后疼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将对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进行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比进行对比分析,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其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32~75岁,平均年龄(50.2±3.6)岁。梗死部位为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35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3例,前壁、下壁复合心肌梗死的患者26例。所有均经过确诊,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将94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检测、氧疗、基础生活护理等,观察其病情变化。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操作包括:(1)心理舒适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伴随强烈并持续的疼痛感,情绪消极悲观,具有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特征。在患者的护理中,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并加强心理干预。(2)环境舒适护理。重视病房内的通风、采光、温度和适度等,限制病房的探视人数,保持病房的安静,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护理环境。(3)生理舒适护理。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便秘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心肌梗死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在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软枕垫在患者背部,或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按医嘱给患者止痛、镇静,并时刻观察患者情况。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应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便秘护理、康复训练。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了,逐步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情况。焦虑度评价指标,按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分,总分≥29分为重度焦虑。21~28分为中度焦虑,7~20分为轻度焦虑,<7为没有发生焦虑。满意度评价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百分制评分,90分以上为满意,80~90分为比较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组患者观察数据均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使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卧床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较少、住院天数和卧床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较高。2组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是由于长期的心肌缺血导致的急性心肌坏死,在临床上,采用优质护理还是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影响较大。常规护理主要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按照医嘱,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缺乏与患者的沟通,缺乏对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疏导,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心理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等。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扰,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引导患者的负面情绪。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的恢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患者提供生理舒适护理,包括疼痛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由此可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质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应建立优质护理制度,完善优质护理流程,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护关系,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白引珠.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9) :1273.
[2]蔡淑珍,殷丽萍,谢鸿.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13 -14.
[3]吴肆莲.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89-90.
论文作者:张文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常规论文; 满意度论文; 焦虑论文; 并发症论文; 舒适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