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建设局 黑龙江 155620
摘要: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想要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切实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根本,是实施保障施工质量的核心,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就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同时,有效的工程管理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所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由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或是工作条件的限制和作业环境特殊性和复杂性,致使我国建筑业在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以及控制经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1.1施工管理混乱。 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构成成分调差,不难发现,相当数量施工企业是民营企业或个体私营单位。特别是家族式企业占了相当比重。对于这类企业,从事施工管理人员结构组成不尽合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无疑会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带来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一是身兼数职,即施工现场指派的技术负责人既要负责工程施工工作,又要承担安全检查工作,还要协调工地现场材料进场与保管事务。二是没有配备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人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容易出纰漏。即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要么没人管,要么多人重复管。
1.2制度执行力不够。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秩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施工单位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文件、规定和管理条例。但是,深入建筑施工生产一线不难发现,这些文件规定和条例大多数是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多数是应付各级各类检查时才想起与之对应的管理条文,而不能够做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自觉地去贯彻执行这些条文。
1.3施工现场监理工作缺失。少数监理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超越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与建筑专业不符。有的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不全面,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等审查环境把握不当,这些都给工程管理添加了难度。而少数项目监理机构在工作上没有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导致很多质量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
1.4人员安全管理薄弱。相关职能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管不力及企业自身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主要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和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贫富差距较大,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或急于形成政绩,往往对房地产市场违规操作,甚至袒护个别建筑施工企业的不当行为,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埋下了祸根。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素质不高,缺乏对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能力,不能有效地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欠缺。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加强施工前准备阶段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相关企业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准备、建立健全的人员考核制度、严格执行预算。在施工之前首先要熟悉图纸,对于各种数据应牢记在心,这样才能控制施工进度。健全的人员考核制度就是对相关操作人员的保护,只有考核通过的人员才能上岗,能通过考核的人员就会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质量控制意识。对于预算的严格执行是避免不必要的资金使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2.2创新工程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传统的分包式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施工的需求,所以为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建立起新型管理模式,并使整个施工项目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实现每个环节间的有效地链接。科学的管理制度具有职责明朗化特点,各部门之间相对独立,且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不会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此外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井然有序,突出工作团队的集体合作的能力,凸显团队优势,提高了部门的机动反应能力。施工管理的手段必须与时俱进,现阶段想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信息化的方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掌控,这样可以节约不少的人力物力,同时资金流动、工程进度、材料消耗都能进行精确的掌握,这样才能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2.3 注重工程材料的质量。工程材料的优劣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息息相关。在建筑工程开展之前,采购高质量的工程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材可以说是整个项目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在进行选材的过程中,建筑工程企业可以选派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选材,并且从信得过的工程材料的合作伙伴中进行比较挑选,最后确定本次项目的合作伙伴。高质量的工程材料无疑是工程施工质量的保护伞,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工程建筑相关企业应该重视工程材料的选购。
2.4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不出安全事故,即无重大工伤事故、无大型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火灾或洪灾事故、无恶性治安事故等。这就要求从施工项目经理至每位建筑工人都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人人重视施工安全生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因此,需要在施工企业内部编织一张“横纵向”安全管理网络,认真搞好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2.5加强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主要是对人力、物力、场地进行协调,保证所有的因素有效结合,高效运行。这里主要是要协调好人力与物力的关系,建筑工程基本都是户外露天作业,体力劳动较多,各项物资的消耗也较多,要合理调控人员与物资的关系,充分保证施工者的安全,同时也要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对于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上消除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2.6 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强化对工程的监督工作。对整个工程的施工都按照相关的规定的要求以及签订的合同责任书的明确细则进行严格的把关;第二,制定奖惩明确的制度。对不利于工程施工和不符合要求行为严厉批评,按制度办事,对相关负责人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有利于工程施工,有利于工程发展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并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起到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使工程监督制度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2.7做好施工后期的工程管理。施工后期各项工作接近尾声,而有的工作已经完成,因此这个时候建筑工地上的人员比较少,仅有少数的人员在进行最后的完善工作,在此时不能因为施工接近尾声就忽略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的后期更应该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相关建材的管控,保证工程高质量的完成。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施工单位没有深刻认识到管理的影响性,只有清楚认识到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有效对策,建筑工程优良的质量才能永久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子振.谈现场施工管理体会[J].建设科技,2012,10.
[2]刘让平,蒋忠新,王深山.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科技,2008,16:233-234.
论文作者:罗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