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误区及其改进策略论文_陈洁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误区及其改进策略论文_陈洁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洛阳镇新忠小学 537800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也走进了课堂,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纵观当前教学情境的创设,虽然有许多可喜的地方,但也还存在某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倒影响和干扰了学生的学习。那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呢?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当前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再思考,并摸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情境创设之路。

一、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错位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创设情境仅仅是学习文本的一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最终目的。然而,一些教师却本末倒置,撇开文本,为情境而情境。

1.脱离实际,教学导向不正确。

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如果课堂教学导向不正确,势必给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浙江省中西部地区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有一位教师执教《两只小狮子》一课,课中教师创设了让学生为两只小狮子取名字这一环节。从课堂反应看,学生的确很感兴趣,并给两只小狮子取名为“勤勤”和“懒懒”。接着教师再以“你为什么给两只小狮子取名为‘勤勤’和‘懒懒’”展开阅读探究,看似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把他们牢牢地吸引到有趣的故事情节中,然而,我们有没有想到:给小狮子取名为“懒懒”会给一年级的小朋友带来什么影响?学了这堂课,班级里突然冒出诸如“脏脏”、“瘦猴”、“懒懒”的名字就不足为奇了。“懒懒”本不是什么名字,充其量也就是个不文明的绰号而已,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弊多利少的。

2.游离重点,教学目的不明确。

教师备课必须认真研读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把握文本的重点,领悟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而情境创设必须为突破重点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太阳》,有教师以拓展、延伸课外知识的名义,借助“假如我是科学家”的问题情境,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探索太阳的种种知识,其结果,语文课被转化为各科的大杂烩。关于太阳的各种知识并非不可以作为知识点介绍给学生去认识和了解,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学习课文内容以及说明文表达的语言形式,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这才是我们教学目的所在。

二、语文教学中情境有效创设的回归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对情境进行有效创设?怎样的情境创设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在回归的路上呢?对此,笔者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有效创设情境,促进词语理解。

汉语言的学习,往往是在一定的语境里,通过倾听、模仿、实践而逐渐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如《四个太阳》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冻僵、温暖”等词,有老师作了这样设计:

师:小朋友,请你闭上眼睛,寒冷的冬天,你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操场上做广播操,这时候一阵寒风吹来(播放寒风声音),你感觉怎么样?生A:我感到身上很冷。生B:我觉得腿也不能动了,脸上非常冷,都已经冻红了。师:是呀,你的这种感觉就叫作——(出示词语“冻僵”)。师:小朋友,冬天,我们的手_____(指词卡),我们的脚_____,我们的脸也_____。就在你的手、脚、脸都冻僵了,冷得发抖时,天空中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出示课件),现在你又有什么感觉?生A:我感觉很暖和。生B:我觉得身上热起来了,很舒服。师:这时候我们感到了——温暖。

借助情境,老师利用语言渲染,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冻僵、温暖”,并在语境中掌握语言规律,形成了语文能力。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是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

2.有效创设情境,强化语言欣赏。

《荷花》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冒”字的运用可谓传神,但为何用“冒”而不用“生”或“长”呢?教学中我借助课件展示了一池挨挨挤挤、长势旺盛的荷花,动画演示了白荷花透过繁茂浓密的荷叶上升的过程,并请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怎样的长才叫“冒”。学生思维得以激发:“喜气洋洋地长,迫不及待地长,生机勃勃地长……”他们在情境中个性化的理解,体会到这个“冒”字的深刻含义,体会到了这个“冒”字所赋予白荷花的生命力,个性化的言语也在富有生命活力的情境中不断汩汩地冒出来。

3.有效创设情境,加深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课堂里,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4.有效创设情境,带动语言表达。

根据文本的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吸纳”和“情动”之后,必然有“辞发”的冲动,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感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白时间的珍贵,懂得惜时的可贵,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课件是空白的画面,画上响着令人心悸的钟表走动的声音。教师说:听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学生们在书写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时间的严峻,同时也在练笔中锻炼了书写能力,从而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统一。

总之,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要尽量剔除情境创设的非有效元素,避免教学中情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教学有效性的失落,让有效的情境创设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服务,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论文作者:陈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误区及其改进策略论文_陈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