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疾控档案编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程丽涓

基层疾控档案编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程丽涓

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 肇庆 526000

摘 要:基层疾控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基础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档案馆开发信息资源,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是主动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提高基层疾控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本文结合具体实践,对基层疾控档案部门编研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疾控机构;档案编研工作;编研成果

随着我国疾病预防工作快速进步,各级疾控部门的档案工作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体现了一个档案馆的档案管理水平。目前,信息化对整个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巨大,技术手段的飞速更新,国外对疾控档案管理的研究重点已放到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档案的利用上。因此,档案编研工作已成为疾控中心档案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的方法提高档案编研工作水平,并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档案编研水平。

1、加强疾控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意义

(1)是检验疾控档案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可以检验档案工作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疾控机构档案收集是否齐全,档案整理是否科学,档案鉴定是否合理,档案保管是否安全,档案统计是否精确,检索体系是否完备,都可以通过开展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得到验证。

(2)是发挥疾控档案史料价值的重要措施。在各级疾控中心档案(馆)室中保存的档案多属“孤本”。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特别是将疾控工作中形成的大量业务档案汇编成各种参考资料,内部印刷或公开出版,既可以避免重复使用档案原件遭受的磨损,又可以很好地开发疾控档案信息资源,从而更快提升疾控档案工作的发展水平。

(3)是促进疾控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馆藏的疾控档案信息资源只有通过编研开发,才能转化为与现实实践活动发生联系的实用资源、显态资源、动态资源,实现其作为信息资源的价值。疾控档案部门通过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疾控档案编研成果,可以加深他们对疾控事业的了解,更能取得各方面对疾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促进疾控事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2、基层疾控档案编研工作的具体实践

(1)理清编研思路,体现专业特色。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疾控事业发展、服务群众这两个中心点展开。近年来,我们积极寻找最佳切入点,立足为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服务,摸清单位档案利用需求的趋向,确保编研材料最大限度地满足疾控业务、科研、管理等实际工作需要,为疾控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积极主动的富有成效的服务,充分体现疾控档案编研工作的专业特色,很好地实现了疾控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

(2)创新编研理念,服务社会需求。传统的疾控档案编研工作每年只是撰写大事记,以及收集些有关文件、统计和汇编一些基本数据等等,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适应疾控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年来,我省的疾控档案编研工作不仅着眼于为领导机关服务和历史研究服务,积极编研了疾控年鉴、大事记、组织沿革以及死因慢病监测、免疫预防、地方病、传染病等年度技术分析报告等一些汇编型的成果,我市还借鉴、学习省的服务理念,树立主动开放的服务意识,在主动了解各部门需求及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基础上,不断沟通、寻求开拓疾控档案编研新领域,如编研开发图文并茂、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全市季度疾病应急预警报告和食源性食品风险监测系统等“适销对路”的专业技术保障和支持功能,积极推进档案编研内容,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各方面对疾控档案的需求。

(3)把握编研选题,改革表述方式。疾控档案来源于各业务科室,载体形式多样,内容无所不包,可用于档案编研的材料浩如烟海,俯拾皆是。因此,如何选好题,有针对性地把需要的信息提炼出来为各项工作所用就显得十分关键。近年来,我市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在系统分析、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坚持为疾控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宗旨,围绕当前和长远的中心工作,了解实际工作的信息需求情况,开发精湛、实用、便捷的编研成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效服务,如及时编研整理我市社区免疫接种水平的分析报告,充分体现疾控档案工作和馆藏档案的价值。同时,我们还想方设法改变对档案史料的原文照录带来的枯燥、乏味、吸引力不够等弊端,从编研成果的文字表述形式上进行改革,加强对档案内容的必要分析解读,以达到吸引需求者,同时又实现疾控档案的价值的目的。

(4)力求加强部门合作,突破编研模式。档案编研工作,仅靠单位档案部门自身力量编研开发,在资源收集、开发人才、创作速度、作品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近年,我们在开展疾控档案编研工作中,力求创新编研模式,主动邀请市档案局、市地方志等专业部门指导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充分发挥编研专业优势,实现联合编研开发、成果共享。同时,充分发挥业务科室的专业优势,增强档案编研开发团队力量,实现疾控专业人才和档案专业人才的优势互补,提高档案编研开发的水准和品位,进一步凝聚了单位档案编研开发人气,形成了档案编研开发文化氛围,提高疾控档案编研成果的水平。

3、加强基层疾控档案编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1)要注重按需施编。在疾控档案编研选题上要紧扣社会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结合疾控工作特点和群众社会需求,紧紧围绕疾控机构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开展选题研究,充分发挥存史鉴史、服务社会的功能,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同时,要结合现实社会疾控档案信息服务对象大众化的趋势,立足慢性病防控、儿童预防接种等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工作,依托馆藏资源,拓宽选题思路,形成多元题材,以满足社会各个不同层次档案利用者的需求。

(2)要突出疾控特色。因为疾控中心是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测检验、免疫规划、食品与营养卫生、环境卫生、劳动与预防性诊疗服务、科研培训和健康教育的技术指导中心。形成大量的文书、业务技术、科研、设备、教学、实物等档案材料。编研人员要经常深入到各业务科室,了解疾控当前重点工作和业务人员的利用需求,特别是要根据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慢性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地方病防治、卫生检验与食品风险监测、“五大”卫生等重点业务工作的特点和内容,制定相应的编研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发疾控档案信息,使编研材料的服务对象明确,针对性强,不偏离利用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中心工作。

(3)要提高编研质量。许多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只编不研,大多是一些原始材料的简单汇总和集合,信息含量低,周期长,针对性和实用性差,利用价值低,无法激起大家对编研成果的信心和热情。做好疾控档案编研工作,要丰富馆藏材料,增加档案信息量,这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前提;要系统、完整地收集相关档案材料,迅速及时地提供编研成果。同时,要注意疾控编研成果的多样性,尤其是电子形式的编研成果。另外,编研成果要通过宣传、印发和网络等形式及时提供利用,以加快信息的传播和更新速度。

(4)要加强合作共享。随着社会对疾控档案信息利用需求的集中性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疾控档案信息编研工作必然要改变传统的以档案信息部门为主体的“关门主义”编研模式。它包括疾控机构内部各科室之间相互开放档案编研工作,努力形成以编研部门(科室)为主导,其他科室参与和协作的编研模式。同时,也要广泛吸收县档案部门、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参与,采用联合或合作编研,积极推行编研工作社会化,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从而保证疾控档案信息编研的丰富化和系统化。

(5)强化队伍建设。档案编研工作对档案人员自身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档案人员多为“半路出家”,因此,必然需要加强疾控档案编研队伍的人才建设,加大力度提高疾控档案编研人员的整体素质。要鼓励他们学习信息技术与网络知识和信息检索技术,拓展知识结构,既要掌握疾控档案编研工作,又要熟悉疾控相关业务,既要有对疾控档案编研的分析综合能力,又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更要牢固树立关注部门和社会需求的服务意识,避免闭门造车。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开展疾控档案编研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资料编研是开发利用档案的重要工作,也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要打破单一利用文书档案的状况,了解和掌握本中心与社会、群众对档案的需求及其利用规律,适时性、前瞻性,从而编制出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档案编研成果,使档案编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娟.影响疾控档案管理的原因探析及对策[J].广东档案.2016(03)

[2]赵惠芳.新时期基层疾控部门档案管理刍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4)

[3]舒勤芬.新时期疾控档案编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办公室业务. 2017(08)

[4] 官梅俊.医院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J]. 办公室业务. 2015(21)

[5] 李琳.对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 2014(02)

[6] 杨明华.浅谈医院档案编研工作[J].中国医学创新. 2010(11)

[7] 徐惠茹.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编研工作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23)

[8] 方芳.以当代史学研究方法助推医院档案编研工作[J]. 城建档案. 2014(10)

[9] 张淑英,徐梅,周梅青.浅谈档案管理在构建和谐医院中的作用[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1)

[10] 张莉.信息化模式下的卫生档案管理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16)

论文作者:程丽涓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基层疾控档案编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程丽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