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论文_王蕾

山岭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论文_王蕾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已形成布局合理的公路网,下阶段高速公路将逐渐趋向在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建设方案复杂地区建设。服务区作为作为保证高速公路安全顺畅运营的最主要沿线设施,其建设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运营状况。本文从传统服务区的功能特点出发,进而针对山岭服务区的特点进行研究,为今后山岭服务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速公路;山岭服务区;总体设计;场区设计

引言:高速公路作为连接社会生产和消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不仅是车辆的快跑道,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快跑道。在沿海经济发达、内地平原地区、各地大城市间的高速公路网形成后,下阶段青藏区域的高寒高海拔地区、各省市偏远山区的高速公路将会成为修建的主要方向。高速公路服务区不仅解决司乘人员的吃饭、休息、住宿、如厕等问题,还给过往车辆提供停车、加油、修理等服务。其功能服务于司乘人员和整个社会,这就要求服务区的服务内容全面、服务质量优良、服务功能强大,需要有合理的功能布局为过往车辆和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1.高速公路服务区总体设计

1.1服务区间距设置原则

服务区的设置,主要根据服务里程、路网中前后服务区距离、交通量的性质,并结合停车区进行总体规划。其次,设计中也应考虑司乘人员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从缓减司乘人员的疲劳、满足司乘人员如厕、休息、就餐要求等因素。另外,从路段经过的城市的位置和大小,沿线环境影响等方面也应综合考虑。

服务区规划设施间距时,首先应考虑驾驶员能连续安全的驾驶时间,一般在1~1.5小时内,驾驶员尚能安全有效的驾驶车辆。其次,交通量对设置间距的影响因素也应考虑,交通量少时,车辆行驶速度快,服务区设置距离可大些;交通量大时则相反。

1.2服务区的选址

服务区的选址布局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按一定的间距进行设置,而是要在主动服务规划理念下,综合考虑该区域路网结构、路线交通性质、互通立交的位置、当地自然景观、不同设施的合并设置以及路线的地形、建设费用等进行考虑。

首先是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等资源,选址时应重点考虑。建设在自然环境优美,景观资源丰富的服务区,能减轻司乘人员的体力消耗和心里疲劳。其次,交通技术因素应切实执行。如服务区要有扩建的余地,与道路养护、隧道监控管理设施等的设置应统筹考虑合建的可能性。服务区与主线连接应顺畅,避免在隧道口、互通立交、收费站出口附近等建设。第三,服务区占地面积大,征地费用高,选址要从土方量和工程地质等条件考虑建设是否合理可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部供水供电、场区排水问题能否解决、环保要求等也应给予充分考虑。

1.3服务区建设规模

对于服务区建设规模的确定,其用地主要根据《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确定。指标计算过程中先根据公路等级、车道数、路段交通量确定其用地基准值,再根据大型车比例进行系数调整。最终用地规模的确定,应结合场区征地费用、建设方案等因素,对计算的用地指标进行调整。服务区内建筑规模的确定,则主要根据《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并结合项目建设所在省份的地方标准、实际项目服务区的定位功能进行确定。

2.服务区场区内规划设计

2.1服务区平面布局形式

服务区的布局形式应根据地形和环境已经与主线顺接的关系,分为在一侧、双侧或中央三种类别。单侧集中式服务区和中央式服务区布置于主线一侧,双向车辆共用一个服务区设施。同侧的车辆通过加减速车道直接进出服务区,而另一侧的车辆则通过跨线立交方式进入服务场区。双侧分离式服务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布置方式,双向车辆分别通过各侧的加减速车道进入服务区场区,使用其一侧的服务区,两侧服务场区通过地下通道或上跨主线的天桥连接。

1.2服务区的功能布局

服务区场区功能主要由人车服务两大功能。为人服务的功能主要由如厕、商店、餐饮、住宿、旅游咨询、娱乐休闲等;为车服务的功能主要由停车、加油、洗车、维修等。根据以上功能,服务区场区布局一般分为:加减速车道、停车场、司乘人员休息区、车辆维修、加油区、人流活动休闲广场及相应的附属设施。以上功能布局应以合理组织人流和车流组织为主,总体布局上应功能分区明确,为使用者提供便捷清晰的活动路线,避免车流与人流交叉。

2.3服务区主要建筑物设计

服务区建筑物从其功能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可分为三大类型:一是满足司乘人员基本需求的服务设施,如公共卫生间、休息区等;二是营业类设施,如超市、餐厅、车辆修理加油,旅客住宿等;三是配套的附属设施如配电房、水泵房等。常规的服务区,一般都是设计服务区综合楼将公厕、超市、餐饮、住宿、办公等功能涵盖,其他如加油站房、修理车库、泵房、配电房等单独设置。

3.山岭高速服务区设计

3.1山岭服务区特点

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景观资源。设计中应采用依山就势的设计手法,充分利用既有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建成的服务区应与环境相融合,体现区域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造理念。

3.2实例:陕西定汉线坪坎至汉中高速公路留坝服务区

陕西定汉线坪坎至汉中高速公路穿越秦岭山区,在留坝县境内设置留坝服务区。服务区地处秦岭生态保护区,创建绿色、环保、节能型服务区是设计和建设的基本理念。

该服务区在选址时经过多因素的对比论证,在节约土地、利用地形的角度出发,采用双侧非对称方式布置,其中西区用地45亩,东区用地为70亩。总图布置上东区采用传统服务区方式,靠近高速公路侧为停车场区域,服务综合楼位于场区中后侧,宿舍楼布置于场区南侧,其他附属设施利用地形建造在隐蔽区域。西区场区中部有一过水冲沟,自然将场区分为南北两部分,设计时将综合楼及配套附属用房布置于场区北部后侧,其余设施布置于南侧,被冲沟分割的南北两区通过跨河桥连接,保留了区内原有河流,建设时将区内河堤进行美化,充分实现自然环境景观与场区建设的完美结合,建成后为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同时,该服务区大力提倡绿色服务区建设理念,从选址地形高差处理,综合楼外观设计,节能保温等方面均立足于节约资源、环保节能。采暖方式利用地源热泵新能源,对场区的雨污水采用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收利用,热水采用太阳能加热,外场照明采用太阳能节能灯,餐厅、超市和会议室设置新风系统。服务区设计中尽力保护周边原有树木,服务区的景观、建筑物与秦岭山脉交相辉映,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既保护了秦岭生态,又构建了服务区的人文景观。

总结:本文从常规服务区的总体设计和区内布局研究出发,从服务区的设置间距、选址、规模,到区内的功能布局和建筑物设计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这些设计思路,进而通过工程实例对山岭服务区的设计和建设特点进行了分析。随着山岭服务区建设力度的增加,绿色服务区、智慧服务区、旅游服务区的理念重视度越来越高,我们应当不断的更新设计理念,大力提倡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建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施。

参考文献:

[1]吉祥,孟曦,胡名利,周庆.沪宁高速公路服务区Wi-Fi覆盖方案设计研究[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5(S2):76-78+84.

[2]冯云鹤,王凯,李永亮.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设计及功能拓展[J].华东公路,2014(05):16-19.

[3]王江萍,张琪.高速公路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研究——以广乐高速公路一六服务区方案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12(06):133-134.

[4]王英姿,吴鸣.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与景观设计新理念研究[J].中外公路,2009,29(04):13-17.

[5]孙瑜,程建川.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J].中外公路,2008(03):205-208.

[6]葛林.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优化[J].中外公路,2005(03):135-136.

论文作者:王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山岭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论文_王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