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论文_陈丽惠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论文_陈丽惠

笪辽宁省盖州市长征小学陈丽惠

本教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冻死在街头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通过本组外国短篇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关心人物的命运,同时又能了解到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资源和色彩。

一、教学目标与学习重点本课文描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光亮中看到的各种幻想,说明她在现实社会中又冷又饿,没有快乐,没有关爱。这些幻想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同时也体现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深深同情。这恰恰是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加以引导和深刻感悟的思想主题内容。其中“……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和“……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所表达的强烈感情是学习难点。

本课程的情感教学目标是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激励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运用总结方法强化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看到的幻想原因,反复朗读体悟小女孩命运悲惨;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理解小女孩看到种种幻想的原因和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二、教学对策与学习方法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价值取向,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实施六项教学对策。一是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设置阅读情境,渲染阅读教学气氛;二是运用朗读教学法,反复阅读,感悟课文思想情感;三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采用自主、探究的合作学习方式;四是强化语文思维训练,发展语文素养;五是培养学生善思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发展语文能力;六是拓展语文综合训练途径,丰富提高生活体验。

三、教学流程与活动环节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积累知识,还要重视学生亲历感知人文的过程和情趣体验。本课文教学环节构思可拟定为:“对比导入———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情境陶冶———学习延伸”以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境与态度三维语文教学目标和谐发展。

(一)对比导入环节。十九世纪初丹麦的社会现状距离小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学生缺乏对当时穷苦人民生活的亲历感受。教师可例举自身过年的一些事例,阅读时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形成强烈对比。以此为切入点,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深切的同情走入课文,贴近作者,形成共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对比情感,诱发阅读欲望,以达成阅读目标。

(二)自主阅读环节。1、交流课前预习搜集的阅读资料,学生介绍安徒生作者,培养学生自主搜集阅读资料的能力。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明确要求。如读准字音、自学生词。勤于查找字典好习惯;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哪些语句让你动感情?在最感动的地方写几句自己的阅读感受,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材料所富有的精神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是多元化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整体归纳能力。3、教师组织归纳生字词和解释内容,汇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环节。1、分组反复朗读课文,归纳质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不易理解的问题。分组研讨,代表汇报。教师导_______向引发重点问题,集中解决课文重点问题。比如,(1)小女孩点燃几次火柴?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幻想?(2)“他们俩在光明中越飞越高……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和“她曾经多么幸福……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两句的重点词语的内容是什么?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小组反复阅读课文,思考提出问题。(1)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思考问题,小组组长自主安排本组同学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师生相互评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善思乐问良好学习习惯,激励性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理形成,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做、会说、会想、会做,且能使课堂秩序活跃而有序,学生研讨活泼而不乱。3、同学们汇报了小女孩之所以在擦燃火柴时会看到一些幻想,是由于她受冻挨饿,已经神志不清,濒临死亡了。是怎样的遭遇使小女孩接受死亡呢?让学生观看课件展示,自己谈个人体会。预测所读结果可概括为:(1)小女孩此时一定是冷了,大年夜这天冷极了,又下了雪,她还光着头,赤着脚,在冰冷的街上走了整整一天。(2)小女孩一定饿了,因为这一整天谁也未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未有给她一个钱。(3)没有人关心小女孩,且街上的男孩还捉弄她,抢走了她的大拖鞋,没有卖出火柴,就打她。(4)课堂范读重点段内容。再次感受小女孩悲惨遭遇,并师生互评互议。(5)朗读小竞赛,学生点评,深化对思想主题的理解。老师引导:“又冷又饿又孤独的小女孩最大的希望是能暖一点,饱一点,有人关心一点。当她在火柴的光亮___________中看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时,心情一定非常迫切得到它们。你能读出她当时的心情吗?”(6)细看课文插图练习思维表达。想一想小女孩会与奶奶说些什么?小组互议互评。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语文交际能力。(7)配乐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深入思考体会。教师导向:(1)“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对小女孩来说就是一种死亡。说明小女孩活在世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死亡才能使她摆脱悲惨的处境,这表现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2)句中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好事物中死去的。

第二个“幸福”的意思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也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实际上这两个幸福的真正含义是受罪和死亡,也饱含了作者同情和悲愤的思想感情。深化理解课文主旨,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明辨是非能力的提高。

(四)情境陶冶环节。在配乐朗读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情感交际活动,个人自主展示。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咱们中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一方面深化课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另一方面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阅读体会阐发自己的学习见解,比如,课文中你认为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动感情?你又想如何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五)学习延伸环节。在英语国家里安徒生的文学作品是青少年教育的范本,他创作的《丑小鸭》和《豌豆上的公主》等童话故事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大家在教师的导向帮助下可以作为课外作业去广泛阅读,以扩大文学作品阅读量,同时又能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论文作者:陈丽惠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  ;  ;  ;  ;  ;  ;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论文_陈丽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