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人工养殖_蟾蜍养殖论文

蟾蜍人工养殖_蟾蜍养殖论文

蟾蜍的人工养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蟾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蟾蜍俗称癞蛤蟆,从蟾蜍耳下及皮肤腺中采集出的白色浆液,经过加工干燥制成的蟾酥,是一种重要的名贵中药材。目前,野生蟾蜍资源越来越少,采集蟾酥比较困难,市场供不应求,现在销价每公斤2500~3000元。因此,发展人工养殖蟾蜍是一项成本低、效益好的家庭致富门路,也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

饲养池的选择,可利用村屯附近的池塘、水沟或水田。排灌要方便,池内要有一定密度的杂草,水深度中等且静止,饲养场的周围最好建筑围墙,以防蟾蜍逃掉。种源主要是靠野外捕捉而得。一般在清明前后气温回暖,在野外选择个体大,发育良好,无伤病的蟾蜍放入饲养场内,密度以每平方米2对为宜。

清明过后,气候温暖,蟾蜍的行动灵活起来,并有求偶的表现时,以一雄三雌的搭配比例为宜,受精率可达90%。温度在12~16℃可产卵,18~24℃是孵化的适宜温度,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蝌蚪。人工孵化时可以用盆、池等,孵化时的温度要控制在10~30℃之间,温度过高孵化快,过低不利于孵化。孵化期注意更换水质和调节光照,蟾蜍的卵是深黑色的,有利于吸收阳光,气温较低的春天和初夏,不需直接光照,盛夏高温可适当遮阴。

饲养蝌蚪的水池要求半米深左右,水温最好以16~28℃为宜,水质新鲜不污染。刚孵化出的蝌蚪2~3天内开始吃食,先以卵膜为食,以后吃动物的碎渣和浮游生物。蝌蚪的食物来源很多,如泥中腐质体、猪羊粪、人尿、麦麸、菜叶、嫩草、淘米水、厨房废物等,每天喂2次。放养密度,刚孵化出来每平方米可放养2000~4000个,1个月以后每平方米可放养200个左右。随着个体的增大,以及个体差异,这时要及时分类疏散,以利发育,蝌蚪经2个月后即变态为幼蛙。

蛙期的养殖,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100只为宜。蛙期的饲料主要以蜗牛、田螺、蚂蚁、蝗虫、蚊蝇和其他一些昆虫。因蛙期生长快、食量大,这就需要解决好饲料的问题。可以用日光灯诱虫的办法进行,或在场内放入垃圾、猪牛羊粪、人尿等有机物质养殖蚯蚓。也可引诱苍蝇繁殖蛆,这些都是供蟾蜍食用的好饲料。

人工饲养蟾蜍应注意禁止使用石灰、农药、化肥、有毒药品等,场内应保持环境安静,冬季要使池塘和水田保持相当的水位,以防越冬的蟾蜍冻死或干死。

标签:;  ;  ;  ;  

蟾蜍人工养殖_蟾蜍养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