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6例临床救治分析论文_王丽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6例临床救治分析论文_王丽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河北衡水 053000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综合救治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5~2012年收治的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死亡2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44例遗留后遗症,5例未遗留任何后遗症。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内科的常见急重症,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早期诊断、综合防治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伤残率的关键,可提高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救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722.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814-0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引起脑内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多发生在50岁以上、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1],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脑出血的致残、致死率极高,发病1年后生存率仅为38%,致残率为80%~95%,严重危害人类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现将我院神经内科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情况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2012年收治的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26例;年龄45~83岁,平均66.3岁。出血部位:丘脑出血17例,壳核出血48例,脑干出血2例,脑叶出血7例,小脑出血2例。出血量10~60mL。临床表现:神志清晰20例,不同程度意识障者56例。伴随症状:头痛、不同程度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发病至入院时间最早21min,最晚4.5d,住院时间1.5h至28d。

1.2诊断方法

头颅CT检查可确诊。

1.3救治措施

救治原则:完全卧床,脱水降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插尿管、应用抗生素治疗、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所有入选患者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速滴注(1次/4~6h)或速尿与20%甘露醇交替静滴(应用速尿要关注患者水出入量,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奥美拉唑40mg静滴预防应激性溃疡。

2 实验结果

入选患者死亡共24例,均为病情发展迅速且出血量大者。研究显示出血量超过40mL、GCS评分在7分以下、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5mm以上患者,多在24h内死亡[3]。44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5例未遗留任何后遗症,3例转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3 讨论

3.1疾病诊断:该病行头颅CT检查即能明确诊断,无需鉴别。

3.2治疗

3.2.1绝对卧床静养

所有患者头部物理降温以减少出血,保护脑细胞功能。躁动者加防护床栏防止坠床。清醒患者可给予心理辅导,消除悲观、恐惧等情绪。

3.2.2保持呼吸道畅通

体位:所有患者均采取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并及时吸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伴随症状处理:伴有喉肌松弛或舌根后坠者,口腔内需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如痰液黏稠难以吸出,可行气管切开,做好患者管路管理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3.2.3脱水降颅内压

脑疝形成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出血造成的颅内血肿和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可引发脑疝。因此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4]。多数患者脑出血后48h脑水肿达高峰,一般维持3~5d后逐渐消退。应根据颅内压增高的程度和全身情况来考虑选用脱水剂。最常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滴,1次/6~12h;速尿20~40mg静脉推注,1次/4~12h。本研究中26例患者应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滴(1次/8h)与速尿20mg静脉推注(1次/8h)交替使用。34例单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滴(1次/8~12h),6例只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滴(日1次),余10例未使用脱水剂。

3.2.4防治并发症

本研究中意识障碍者均予生理盐水100mL、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日2次)以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及时给予留置胃管,胃管内注入4mg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出血均停止;应用敏感抗生素预防及治疗肺部感染。对症治疗,及时翻身,防治褥疮。

3.2.5血压维持合适水平

维持有效脑灌流必需保持血压较高,但过度降压又会减少脑灌流量,引发供血不足。且急性期血压升高,易引起再出血,增加血肿扩大的风险。研究发现血压在200/120mmHg时须作降压处理,但降压速度不宜过快、血压水平不宜过低,以防引发脑供血不足,加重脑损害;急性期过后,脑水肿逐渐消退时应口服降压药以降低较高的血压。本研究中所有患者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80mmHg左右。

3.2.6均衡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请营养科会诊。有意识障碍患者入院24h后鼻饲牛奶、果汁、汤类等,每2小时注入流质饮食一次,每次150mL左右,温度38~40℃。不能进食者每2天抽血查肾功能、电解质,根据检查结果补充电解质,根据患者出入量及脱水情况补充液量。静脉补钠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并发症。

3.2.7外科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时必需及时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指征:①基底节区中等量以上出血( 壳核出血≥30 mL,丘脑出血≥15 mL) ;②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③重症脑室出血(脑室铸型)。本研究中3例患者转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

3.3加强护理

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做好口腔护理。绝对卧床期间,必需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在患者骶尾部、骨突出部位垫软垫,减轻局部压力,翻身2小时1次,以防褥疮的发生。部分眼睑闭合不全者,可能使角膜外露,用生理盐水洗眼日1次,洗眼后用氯霉素眼液滴眼,油纱遮盖。

参考文献:

[1]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42.

[2]卢粉英.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47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5-96.

[3]刘运海,奉俊敏,杨期东,等.高血压性脑出血住院患者的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4,11(6):364-367.

[4]黎鹏,刘国祥.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医学综述2011,4(8):1169-1171

论文作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6例临床救治分析论文_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