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供电企业应该在了解当前市场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拓展供电服务范围,在供电服务过程中容易出现配网线损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配网线损的管理力度。下面该文主要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模式下分析了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工作。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不同行业的飞速发展,供电企业的电能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给配电网线路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结合相关部门的调查不难发现,配电网在电能损耗方面已经占到了整个电网的电能损耗量的一半以上,这就意味着在国家“节能降耗”的倡导之下,如何合理、科学地管理配电网,降低供电企业的线损就成了企业的一个工作重点。
1 造成配网线损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一,收到电阻的影响从而产生配网线损问题。在配网系统各项工作的落实过程中,不同电气设备内部都存在一定的电阻,对电流传输会造成一定阻碍,如果电能传输过程中需要克服这些电阻, 那么必然会产生一些消耗和损耗, 最终造成线损,这种线损就是电气设备电阻的影响。第二,磁场的影响。变电设备在电压改变的过程中需要交变磁场, 而这个过程中的各种设备运转必定会产生做功生热的情况, 最终给电能带来损耗。第三,其他问题。第一,就是严重的窃电问题。各行业对电能量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至于在生活和各种生产中,用电成本越来越高,占有更大的比例。所以有些不法商贩妄图绕过电能表来接线,对以前接线的方式进行私自的变更, 导致电力的计量装置无法准确的计量所用电能, 这种非法窃电的行为大大增加了电能损耗的量。 第二,配电网线路和设备存在的缺陷加大了损耗。 有些电气设备由于质量问题, 在用电量增大的情况下会发生超负荷工作的情况, 加上线路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最终导致线路损耗加大。第三,缺乏合理的管理。我国用电量大,所以需要铺设很多电线设备,但是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在电网维护方面也没有合理的管理,从而造成了线路极大的损耗。
2 电力营销信息化模式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
电力营销信息化模式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并不十分理想,主要是线损管理工作的基础不够扎实。比如没有及时、准确地记录配网相关信息、线损问题也没能及时处理,从而导致比较严重的损失。另外,线损管理相关的制度和对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个别供电单位还没有创建出合理、规范的管控系统,完善的、健全的配网线损管理、监督和考核机制没有形成。而且,很多供电企业都忽视了考核和监督机制在配网线损精细化的管理中有着推动作用。最后就是发生了线损问题后,不容易找到负责人,无法有效处理与解决问题。
3 配电网中电能计量设备的科学管理
3.1 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好计量点
为了不断提升配电网线路损耗的计算准确性,工作人员应该在电能测量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选择好计量点。而计量点一般都会选择在公用变压器低压侧、输电电源点以及专用变压器高压侧的地方。
3.2 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好电能测量设备的接线方法和级别
电能计量装置的选择需要尽可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应该尽量选择一些综合性能较高,科技水平高以及准确性比较高的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由于使用环境的变化,装置接线的方式也有所区别。所以在进行装置接线方式的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电网高、低压的属性还有客户使用目的以及无功补偿的情况,并且合理科学地进行接线工作。
3.3 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好计量器具
第一,结合实际需求选择综合性能较高的互感器。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大都会选择室外干式组合的互感器,由于这种互感器不仅和无油化、无泄漏的电力规范相符合,同时具有耗能少、保养维护较为简单、工作性能可靠安全、精确度高、科技含量较高等一系列优点。所以想要有效地改善这个互感器在小承载方面的误差,就需要把 S 级的互感器当作首选。另外,选用电流互感器时最好选择多变比形式,从而更好适应负荷的变化。第二,电能表的选择。电能表主要就是有感应类、全电子式和机电类这几种。感应类和机电类出现地较早,以至于技术相对落后,不仅电能损耗比较大,同时也存在精确度不高的问题。而全电子式的电能表不仅误差小、能耗低,同时有着较强防窃电的能力,而且灵敏度很高,所以当前电能表应该选用全电子式。
4 深入了解配电网损精细化的管理内容
4.1 认真落实好线损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实际需求采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完成配电线路损耗的精细化管理,能够让统计剖析更为精细化,并实现对线路损耗动态的统计管理,应用统计剖析的系统,也能全面提升管理有效性。其次,将信息互联系统和远程抄表系统给充分地衔接起来,同时参照管控准则来进行严格的管理,最终实现线损的精细化管理。
4.2 不断强化线路检修的管理
结合相应的供电要求,供电企业需要不断强化线路检修管理力度,尽可能降低配电线路的损耗。这就需要他们加强各种检修工作,对输电线路进行全面管控。 比如在春天的时候要对配电网的输电线路做好清障工作,尤其是要对输电线路绝缘进行合理的清理和养护,从而杜绝线路可能发生的各种漏电问题, 最终提高配电网线路的安全性能。 其次,就是要提高检修的效率,能用一次停电就完成的检修工作停一次电就可以了,应该最大程度上减少停电的时长,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好各种检修的工作。
4.3 认真落实好用电和营业的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配电网的线损,电力企业的用电和营业管理工作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严格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制, 将每个部门具体的工作任务给明确出来,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科学的考评标准。 考评体系之中需要包括线路损耗的管理方面的内容, 从而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激励他们主动做好销售、管理的工作,最终为降低电力企业的配电网线损做出贡献。
结束语
配电网线损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各项工作的落实,基于此,电力企业应该深入了解造成配电网线损的原因,采取合理措施做好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推动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仕儒.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6)
[2]李琼.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 2015(16)
[3]李田英.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07)
论文作者:何刚,魏建东,段传科,朱伟强,锁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网线论文; 电能论文; 线路论文; 精细化论文; 线损论文; 电力论文; 配电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