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室顶板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探讨论文_邹伟

关于地下室顶板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探讨论文_邹伟

摘要:当前预应力施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的各个领域,其保障着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建筑工程预应力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地下室顶板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下室;预应力;施工技术

引言:预应力工程就是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1、施工前准备:

除了准备预应力筋、锚具、波纹管这些外,还有些细节上的准备如下:

模板的支撑的准备,以及在一侧侧模上根据施工图纸定出预应力筋的曲线坐标。计算承压的钢垫板(或铸铁垫板)的尺寸大小和厚度,并制作好,开好圆孔。制作喇叭口,并焊接在钢垫板的圆孔四周。口的坡度、喇叭的扩口均应事先计算好。制作架立波纹管的钢筋支架,及喇叭口螺旋钢筋并运到工地上准备应用。在工地上把预应力筋(钢绞线)穿入波纹管,并用塔吊多点吊装运放在梁模边,准备放入梁内。

准备预应力锚固端柱头处模板,该处一般均采用木模,便于制作安装。有的锚固是端头与柱面平,锚具外露;有的锚固和凹进柱面,锚具不外露,封头后外观较好。高强度砼的准备,如配比,水泥、砂、石的符合要求,浇灌程序、方法等确定。计算张拉中各种预应力损失。它包括:A、孔道摩擦力损失;B:锚固损失;C:弹性压缩损失;D:钢材应力损失;E:砼收缩变形损失等。以上这些准备工作有些是专业施工单位做的,有些是土建工程配合做的,只有在双方共同协作的配合下,才能把预应力梁施工做好。

2、预应力地下室顶板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应力筋布置

预应力筋布置应严格按图施工,钢筋数量及种类必须符合图纸要求,严格按设计要求曲线布筋,保证在垂直方向上各控制点的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曲线要平滑,反弯点位置按图施工,梁内预应力筋保护层最小厚度50mm。张拉端采BJM15-5锚具,固定端采用YJM15-1挤压锚具,喇叭管和螺旋筋与其配套。孔道采用金属波纹管留孔,管径为25*90(L*M)。接管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采用一端张拉。

2.2波纹管埋设及预应力筋穿束

支模板过程中,梁的侧模板先不封,以便于金属波纹管和预应力筋的埋设。在非预应力钢筋绑扎好后,根据设计的预应力筋曲线坐标,将波纹管固定支架焊接在大梁相应位置和标高处的箍筋上。支架采用Φ12钢筋,间距为800mm。定位钢筋固定好后,即可安装金属波纹管,波纹管逐根穿入,与定位支架用20号铁丝十字交叉绑扎牢固,要特别注意最高点、反弯点和梁跨中处的位置准确。由于波纹管由两段或多段组成,两段管之间接头用大一号波纹管(L=300rnm)套接。波纹管所有连接处用防水胶带缠裹严实防止漏浆。安装好波纹管后,即可进行钢绞线穿束。

2.3模板及脚手架工程

要求梁模板的支架必须满足承受结构的自重和可能出现的最大施工荷载的要求,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预应力梁两侧模板必须在波纹管固定好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封模安装,在模板打对拉螺栓孔时必须注意预先定出位置,防止打穿波纹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混凝土浇筑时严禁踩压波纹管、预应力筋、定位钢筋、排气管(兼泌水管)及端部顶埋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在波纹管的两侧对称下料,振捣时,振动棒不得碰到波纹管、锚具等,以免损坏波纹管而引起漏浆堵塞孔道和保证顶应力筋的束形和锚具的位置准确。并注意控制波纹管的上浮现象发生,浇筑好后要注意养护,以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承压力,以免张拉时发生事故。

2.5张拉控制

张拉过程实行双控管理,即以应力控制为主,并同时实施伸长值测量控制。在正式张拉前进行试张拉,实测摩擦损失系数,再根据实测结果填写“张拉要点”(包括张拉力及计算伸长值)。张拉的实际伸长值不应大于计算伸长值的+6%或小于-6%,若发现实际伸长值超出此范围,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可继续张拉。

2.6孔道灌浆和封锚

灌浆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掺高效减水和带微膨胀的外加剂,塌落度为16cm。从设置在曲线孔道最低点的灌浆孔中均匀地一次灌满孔道,待两端出气处冒出浓浆后方可封闭泌水孔(出气孔)并继续加压到0.6MPa,持荷2min后封闭灌浆孔。张拉灌浆完成后紧接着进行封锚。封锚前必须将锚具、锚孔清理干净,按设计要求进行封锚,凸出的锚头按照设计的大样图由总包方配置附加钢筋,对锚具进行封闭保护。封锚材料必须将锚具、预应力钢丝头全部封锚堵密实,不得留有空隙,筋头、锚具不得外露。

3、地下室预应力顶板设计与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地下室顶板采用预应力技术时,解决了超长结构楼板收缩开裂问题,通常在板中我们施加1.5~2.3MPa左右的收缩预压应力来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应力。但是楼板的伸缩对柱子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靠近端部的柱子,变形大,附加弯矩大,在计算柱子的承载力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施加预应力,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等的影响。

对于一些承受特殊荷载的板系,抗裂度可以适当降低,可以考虑加强耐久性的措施。如行驶消防车的地下室顶板,因为消防车是临时荷载,也许结构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消防车都不会出现,因此把消防车荷载来计算结构的抗裂度是不妥当的。所以在计算配筋时,如考虑全部车辆荷载的时候,可控制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即可。

注意协调正常使用阶段、正常使用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消防车荷载、人防荷载作用后四种不同受力状态的配筋,使最后配筋不仅能同时满足,而且又最经济。地下室顶板通常会开设透气窗、采光井、水管井等,而且板上开洞大小不一。对于大于1m的洞的周边均易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这时预应力束和普通钢筋根据开洞石板的应力结果进行配置,洞周边应设置暗梁或反梁。这时的预应力筋离洞边应有一定距离,并应以足够大的曲率平缓绕过板中的洞口。

施工时,张拉端、固定端支锚具须有可靠固定,并保持张拉作用线与承压板面垂直。预应力混凝土要连续浇注完毕,不留施工缝,并同时留足两组试件(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并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封锚材料必须将锚具、预应力钢丝头全部封锚堵密实,不得留有空隙,筋头、锚具不得外露。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工程实践和不断发展,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项工程技术,在今后的发展应用中,还将日臻完善。由工程实践可知,高效预应力技术在地下室顶板中的种种优势,具有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一定会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晨来,王鑫.论地下室顶板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1

[2]付奕.某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难点与对策[J].施工技术,2012

[3]邓想生.探讨地下室顶板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论文作者:邹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关于地下室顶板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探讨论文_邹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