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教育对科技人才的影响_科技论文

试论基础教育对科技人才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人才论文,基础教育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主要探讨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对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这一阶段的正规学校教育,也包括在这一阶段开展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

基础教育对科技英才的成长有重大影响

我国自1984年至1992年分五批公布了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共3548人。根据对其中1200人的抽样调查表明,具有正式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占91.8%,他们接受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或研究生的系统教育。对3548名专家接受基础教育的情况,按其年龄分析,与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相对比,大体可以分为以下6类。

A类.在解放前接受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解放前后接受大学教育的共186人,占5.24%。

B类.在解放前接受完初中教育,解放前后接受高中教育,解放初期接受大学教育的共392人,占11.05%。

C类.在解放后到“文革”前接受大学教育,文革前大学毕业的共2032人,占57.24%。

D类.在解放后到“文革”前接受完初中教育或高中教育,“文革”中或“文革”后大学毕业的826人,占23.28%。

E类.在小学至初中时代受到“文革”影响的103人,占2.90%。

F类.在“文革”后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的9人,占0.25%。

详细情况如下表。

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接受基础教育的情况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科技英才中的大多数人是在1949年至1960年这17年中接受基础教育的,占80.52%。在“文革”中接受基础教育的一代人,现在已进入中年,本应在1990年和1992年的科技专家中占较大比例,而实际却只占2-8%。

我们对北京市第四中学1957届某班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追踪调查。该班原有学生52人,未找到和死亡的8名,找到44名。这44名到1990年已有38名成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人才,占86.36%。当时这所学校有稳定的教学秩序,除上课外,规定每周有两个半天为学科小组与文艺社团活动,每名学生都分别参加一个学科小组和一个文艺社团。在这38名成为专业人才的毕业生中,有10名从事的专业和他们中学时代的学科小组对口(如生物小组的组员后来搞了生物专业),占26%。根据追忆,他们在中学时代对“高考”没有感到有很大压力,对“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印象很深。在学科教学方面,这个学校当时十分注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当时一方面总结教师的教法,同时还总结优秀学生的学法,介绍怎样听课、怎样思考等等。这个班的班主任还十分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他们成为某方面的人才。

任奕山对浙江省62名航模爱好者的追踪调查发现,这些爱好者成为航空专业人才的占17.4%,成为科技人员的占33.9%,成为熟练技工的占16.1%。这个调查说明,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科技活动有利于激励青少年献身科技事业,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科学教育与德育

对我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揭示①,对科技事业的强烈追求是他们思想素质的重要成份。这些专家中36.3%的人对事业的追求程度是“忘我拼搏”;有56.6%的人对事业的追求是“积极进取”。他们的爱国心、理想、为人类造福的愿望等等都和具体的科技事业联系着,都汇聚到事业心这个焦点上。对1200名专家的问卷调查表明,他们为科技事业拼搏的动力源泉是,“为了人类的进步”占5%,“为了祖国的昌盛”占45%,“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占19%②。

我们对一些科技爱好者和科技人才的追踪调查发现,已有成就的科技人才大都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由好奇和兴趣参加了某些活动,逐渐在活动中产生了对学科的兴趣,开始热爱这个学科,主动钻研这个学科,进一步对这个学科的发展前景产生兴趣,对这个学科在祖国建设或人类进步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未解之谜或科技设想产生追求,于是形成了学科志趣,这种志趣又和祖国及人类相联系,便形成了科学志向、科学理想。

对小学生科学兴趣的研究发现③,小学中年级是培养科技兴趣的最佳年龄段。以144名小发明、小论文获奖者的问卷调查表明,26%的人是从小学中年级产生对科学的兴趣的。

对初中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心理调查表明④,初中阶段是由兴趣转向志趣的重要阶段。对北京市171名小发明家、小论文青少年获奖者的调查表明,有54%的学生是在初中阶段形成对科学的志趣的。

对北京市914名中学已毕业的科技爱好者调查表明,在高中阶段的学科爱好者往往会形成学科志向,如生物“小协会”的成员有43%考入了大学生物系。对1957届高中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也说明,高中阶段确定的志向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大体经过六个关键的转折期,其中的11~12岁(女)和13~14(男)以及17~18岁,这两个转折期接受的教育对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形成有着极大影响。

科学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使人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文革”期间的基础教育把培养信仰当做教育的核心,并且把说教与背诵当成教育的主要手段。不讲中国的历史,要学生去爱国;不学自然科学知识,要学生去学工学农。结果很难形成一种对科学技术的执著追求,形成科技人才的事业心,至于信仰也达不到教育者的初衷。结果是误了一代人,造成了今天的人才断层。

我认为,必须把科学当做德育的重要内容,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特别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当做德育的重要目标。因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必定能成为热爱人类、热爱祖国的人。

科学教育与传授知识

基础教育是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独立负责的人,要使他们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各方面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对有突出贡献的3551名专家的调查表明⑤,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占35.7%,副高级职称的占46.1%,中级职称的占16.2%,初级职称的占1.7%,无职称的占0.3%。这些科技英才大多数属于既有基础理论又有专业技能,“博大”与“精深”相结合的人才。他们的知识结构大多是“宝塔型”或“T”型。“宝塔型”以基础知识为底,中间为专业知识,塔尖为前沿知识。“T”型的横线代表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知识,竖线代表所精通的专业知识。总之基础知识必须宽厚,且要文理相融。这些英才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中有发明创造的人占56.7%以上。

这批英才大多数是在“文革”前17年中读中小学的,那时的中学并没有为应付高考而设置的文理分科。

在对1957届高中毕业生的调查中,多数人回忆说,中学时代在知识方面的主要收获是学会了怎样获取知识——怎样读书、怎样记卡片、怎样思考。

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郭爱克是50年代沈阳二中的毕业生,他当年不但各科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参加了语文和数学两个课外小组⑥,学会了怎么学。

要达到先进水平,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二是能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这两条都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即吸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应当从中小学时代培养。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当然要传授知识,然而,要想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把各学科知识都灌输给学生,只能造成学生的烦恼。对江西100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⑦,他们的烦恼多达12种,其渊源则出于“分数挂帅”。北京的一位高中生说:“我们天天就在研究怎么对付高考,分析出题趋势。”问到怎样学到知识?怎样记卡片?怎样读书?他回答说:“要是干那些事,准落榜。”至于他们的老师则是既劳累又苦恼。

学生烦恼调查表

(人数为百分比)

烦恼因素 人数烦恼因素 人数 烦恼因素 人数

上课拼命灌82考试压力大 70 活动课补课92

作业负担重42班上排名次 84 节假日加班76

学习太单调67不进重点班 80 家长查分数53

成天关教室65抢赶快速度 68 土政策太多95

目前中小学学科课程的知识量不断增加,社会各方面对中小学要加强某方面知识的呼声也不断增加,如认为人口、环保、禁毒、交通、消防、税务等方面的知识中小学生都应该了解。面对着知识爆炸,基础教育中的知识传授应当怎样改革?

我认为,今天的基础教育不能把传授各科知识当重点,而应当把重点放在教给学生能去主动获取知识,去提取信息。例如,学认字是必要的,学查字典就更重要。逼学生默写几十遍字词,不如教学生怎样查字典。教会学生使用图书馆、计算机数据库等应当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今天的中小学课程设置应进行重大改革,应当向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思维的方法,自学的方法等。这是科学教育的重点。

科学教育与能力培养

对有突出贡献专家的调查表明,他们不但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具有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开拓创造的能力。

1.质疑批判能力。他们能独立地进行思考,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善于识别客观事物,从而揭示事务的内在规律,有所发现;善于改造传统的技术,有所发明。

2.探索创造能力。他们敢于冲破传统观念,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3.分析综合能力。分析与综合是人们认识过程的两个密切相连的环节,这些专家在他们的发现发明活动中充分表现了非凡的分析综合能力。

4.逆境调整能力。他们在遭遇障碍和身处困境时,能调节自身和环境的关系,化“逆境”为“顺境”,创造出惊人的业绩。

5.组织管理能力。这些专家大多数有较强的计划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和平衡协调能力。

能力的培养当然自基础教育开始,没有稳定的基础教育,很难培养出有能力的科技人才。“文革”的教训,便是沉痛的一例。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活动对中小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都有显著的作用。

对北京市914名中学已毕业的科技爱好者的调查表明⑧,参加科技活动后观察能力提高者占59.5%,思维能力增强者占47.9%,动手能力增强者占86.5%,创造能力提高者占41.8%,意志力提高者占57.9%,进取心增强者占64.6%。对这些科技活动爱好者的调查还表明,有35.7%的人反映由于参加科技活动从而改进了学科课程(课内学习)的学习方法。

对144名小发明、小论文青少年获奖者的调查表明⑨,课堂学习成绩在中上等以至优秀者占77%,而144名中只有6名没有参加课外小组活动,仅占4.2%弱。参加各种科技活动的有155人次,有人不止参加一种活动,参加文娱体育活动的占63.9%。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加强能力的培养固然十分必要,但是由于班级授课制本身的缺欠,单凭课堂教学培养能力是不够的。活动课程由于是以学生为主从事活动,每个学生都以不同的角色参与活动,这就更有利于对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将“活动”列入课程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学科过多过重,活动仅占少量课时,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利。今后应增加各种活动的份量,对学科设置和学科内容实行综合合并和减少学时的措施。加强中小学的科技活动,是基础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应进行的重大改革,也是科学教育的重大措施。

注释:

①②⑤张长城主编:《当代中青年科技英才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7月。

③俞建伟等:“小学生科技兴趣的研究报告”,中国科普研究所内刊《研究通讯》总第3期。

④刘敏珍:“初中生课外科技活动心理调查”,中国科普研究所内刊《研究通讯》总第3期。

⑥李兆德、王大中:“写出博士论文之前”,《辽宁教育》1980年1月。

⑦舒冬如:《论课外活动与人才的培养》,中国科普研究所内刊《研究通讯》总第9期。

⑧陈树杰等:“对北京市914名科技爱好者的调查”,中国科普研究所内刊《科普研究》1989年第4期。

⑨郑延慧:“对144名小发明、小论文青少年获奖者的调查报告”,中国科普研究所内刊《科普研究》1987年第2期。

标签:;  ;  ;  ;  ;  ;  ;  

论基础教育对科技人才的影响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