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反复哮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杨惠,保娟

(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6000)

【摘要】目的:讨论过敏原检测,对儿童反复哮喘诊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反复哮喘患儿的363例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3岁)、幼儿组(1-3岁)、婴儿组(<1岁)各121例,分析患儿过敏原检测结果。结果:过敏原阳性率85.67%,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分别为81.27%、36.36%。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儿童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食入性过敏原,婴儿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存在个人过敏史,过敏原阳性率哟,要比无个人过敏史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复哮喘患儿施以过敏原检测,能够确定病因,从而为脱敏治疗提供价值依据。

【关键词】过敏原检测;儿童;反复哮喘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268-01

作为顽固疾病,过敏性哮喘多发生于婴幼儿期,治疗不及时、不对症,可伴随终身。多数哮喘患儿,具有过敏现象、过敏性鼻炎等症状,也是反复哮喘的重要影响因素。患儿过敏原,主要包括吸入性过敏原,与食入性过敏原两类,同时存在个人过敏史的患儿,过敏原性率,要明显比无过敏史患儿高。为降低反复哮喘对呼吸道等身心各方面的影响,加强过敏原检测确定过敏原尤为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63例反复哮喘患儿,女性182例、男性181例;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3岁)、幼儿组(1-3岁)、婴儿组(<1岁)各121例,基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可比。

1.2方法

在家长陪同下,利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检测试剂盒,以免疫印迹法展开过敏原检测;食入性过敏原,涉及蟹、虾、贝、鸡蛋白、牛肉、牛奶、芒果、腰果。吸入性过敏原,涉及屋尘、户尘螨、猫毛与狗毛皮屑、蟑螂、柳、桑树、蒿。根据BICOM2000型系统象限基础值规定,≥60为阴性,≤55为过敏原阳性。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阳性率

363例反复哮喘患儿的过敏原阳性率为85.67%(311/363)。吸入性过敏原为81.27%(295/363),食入性过敏原36.36%(132/363)。男性过敏原88.95%(161/181),女性过敏原82.42%(150/18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3.156,P=0.076)。

2.2过敏原年龄分布

吸入性过敏原,儿童组比其他两组高,P<0.05;食入性过敏原,婴儿组比其他两组高,P<0.05;三组在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过敏原年龄分布(n,%)

3讨论

环境是过敏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引起了现代医学、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环境中过敏原反复刺激,引起的变态反应,是哮喘主要发生原因。预防儿童哮喘的主要措施,是回避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变应原。为加强反复哮喘控制的针对性,需要对儿童施以过敏原检测,从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两方面展开检测,以了解过敏原、儿童反复哮喘间的联系,继而为儿童疾病治疗、预防奠定良好基础[1]。

食物过敏是指机体,对食物蛋白抗原,形成的异常免疫反应,会削弱机体生理功能,或损伤组织,进而出现临床症状。食物过敏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Ⅰ型超敏反应,过敏原、IgE 及其受体、嗜碱性粒细胞和而嗜酸、碱性粒细胞,与IgE及其受体、过敏原可直接参与超敏反应,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能够在此反应中,损伤支气管黏膜,或是释放持续、反复哮喘的炎症因子,继而产生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临床过敏反应。同时Ⅰ型超敏反应,也会在皮肤、消化道等产生局部过敏反应,如腹泻、恶心等食物过敏累及消化道反应,严重者会延缓生长发育[2-3]。

吸入性过敏原,是儿童反复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吸入性过敏原也随之增加,反而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推测随着年龄增加,消化道对过敏原物质的屏障功能越发完善,过敏原物质能够在消化酶作用下消除。反之婴幼儿消化道功能尚未健全,消化酶合成、分泌有限,食用的主食不能完全消化,致使过敏原消化后,仍能产生致敏性。牛奶是公认过敏原,会致使儿童胃食管反流,引起反复哮喘。

随着儿童消化道发育、免疫功能的不断完善,食入性过敏原的致敏作用逐渐削弱,反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逐渐增加,也表明了反复哮喘与免疫机制之间的关系。但在临床治疗中,应综合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展开治疗。研究发现,有个人过敏史患儿,过敏原阳性率,要比无过敏史患儿高,表明反复哮喘与体质也有着直接关系,是哮喘反复诱发的重要内因。对此,为降低反复哮喘对呼吸道等身心各方面的影响,推荐母乳喂养,减少过敏原影响的同时,增强儿童机体免疫力。

综上所述,食入性、吸入性过敏原致敏反应,是引起儿童反复哮喘的危险因素,为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应规避长期食用过敏性食物。尤其是牛奶喂养儿童,出现湿疹、喂养困难、消化道出血、喘息等症状,应尽早展开过敏原检测与饮食干预,从而控制与预防哮喘。

参考文献:

[1] 张慧芬, 李基明, 谢辉. 福建闽南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主要过敏原检测和分析[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 27(2):152-154.

[2]孙中厚, 李晓莉, 武帆,等. 潍坊地区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患儿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 24(2):198-201.

[3]侯伟鹏, 王亚杰, 乔丽红,等. 呼出气一氧化氮联合体外过敏原检测对识别反复喘息患儿中哮喘高危患儿的意义[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9):979-982

论文作者:杨惠,保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反复哮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杨惠,保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