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寻论文_郝新新,孙潇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寻论文_郝新新,孙潇

郝新新 孙潇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对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发给办学许可证。民办高校的发展很大比重依靠创新创业的教育思路,这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本文从民办高校的自身原因、师资力量、教学体系、生源质量、学习氛围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探寻最合适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之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引言

创新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既不同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同于单纯的创业。创新强调的是开拓性与原创性,而创业强调的是通过实际行动获取利益的行为。因此,在创新创业这一概念中,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的体现和延伸。创新创业与传统创业根本区别在于创业活动中是否有创新因素。这里的创新不仅指的是技术方面的创新,还包含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清华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来,民办学校相继开展,但取得的效果甚微,民办学校的就业本来就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创新创业则有效的缓解着民办高校的就业压力,所以,怎么样才能探寻出一条正确的创新创业之路,是民办高校的思考重点。

1、完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迎来改革,民办高校应该在变革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把替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研发创新科研成果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给社会培养出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就面临着缺少相应的教学师资力量,学校应该加大对师资团队的完善和培养,也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教师,来达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教师团队是学校的主干,民办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自身投入,培养出一些具备创新创业知识理念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同时应该加大对学生的实践培养,把学生送到学校相关的企业或者实习基地,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好的创新创业思路,让实践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新的社会形势下,教育也不应该墨守陈规,可以在企业中寻找合适的人才来对学生进行教导,能者为师,学生可以在这些现役的才身上汲取到很多理论之外的养分,让“新”贯彻到底。

2、加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改革

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巨大勇气的过程,创新创业体系作为一个新生的教学理念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但不要轻言放弃,在挑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一个教育者应该考虑的,教育者就应该坚定改革的决心,深化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改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因材施教。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新时代的需求,一切面向科学,走近科学。作为民办学校,应该发现自己的优势,让学生更专业化,充分分析学生的特点长处,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特长,把创新创业课程进展的更具针对性。

(2)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是创新创业教学的主旨,民办学校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热情和创业意识。只有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才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创新创业的突破口,增进创新创业的能力。

(3)立足专业培养。民办学校要找到立足的根本,那就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把资源倾斜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上,以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基础,让创新创业实训实验场地、创业实践基地走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更系统更准确的教育。

3、构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李克强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当时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这一论调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的关注,但是这还是离象牙塔里面的学生很遥远,甚至很多教师也仅仅是看了报道而已,并没有引起重视,并未对这件事情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就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来看,民办学校具备一定的优势,民办学校应该趁势完成创新创业文化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把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把创新创业因子渗入到学校的物质文化当中,进而对学生和老师的创新创业思维的形成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共同进步,争做这场教育改革的领头羊。

结语

改变就伴随着机遇,民办高校需要跟上这次变革的脚步,不要墨守陈规,大胆的改变自己,把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作为教育的重点,让学生具备创新精神,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丽娟,蒋荣.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J]. 复旦教育论坛,2015,13(05):42-46.

[2]蔡小簪.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丁晶.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13,(08):86-87.

[4]卢亚东,赵宏伟,麻彦双,张继忠,马宁,朱德轩,邓兴华.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09):65-67.

1.郝新新,女,汉族,1987-,山东菏泽人,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心理与指导

2.孙潇,女,汉族,1993-,山东莱州人,山东协和学院,本科,研究方向: 会展策划与管理

论文作者:郝新新,孙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寻论文_郝新新,孙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