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施工时,杜绝经验主义,要切实的了解建筑物的施工情况,现场勘测具体的施工环境,设计出具有 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不仅要有很强的施工专业性,同时还应该有很高的工程设计水平,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模板施工方法,结合 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情况,宏观上把握整个施工的情况,细节上的问题也要有所顾忌。 3.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应用 3.1 模板的安装 模板施工技术在正式实施前要进行根据施工的部位,决定支模的方式。施工人员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的入场 顺序要进行排序,防止因为乱堆乱放而导致施工过程出现混乱。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要使用的预埋件和孔洞等零部件要提前做好检查,确 定万无一失。在所有工作都准备就绪之后,开始正式的施工。第一步就是操作人员在模板底部和四角上都涂上玻璃油灰。玻璃油灰可以防止 模板之间出现缝隙,从而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料的现象。在安装模板的过程中,从梁模板和柱模板入手进行安装。工作人员参照设计施 工图纸,根据图纸的要求,确定好第一片柱模板的位置,进行安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篇柱模板的位置确定之后,随后的模板 位置就更好确定了,所以这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人员会使用强度大于14号的铅丝进行模板的绑定工作。在第二篇模板进行安装时,要在 两块模板的缝隙处放置一块厚度为2毫米的条状海绵,这样可以处理浇筑过程中的漏浆现象。在进行模板的安装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测算 ,避免安装中出现测量误差,安装的支模外形出现问题,导致后期的工程施工困难。 3.2制作模板 完成浇筑 在模板的前期准备完成之后,进行模板的制作。使用钻孔机和切板等专门的仪器进行模板的制作。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在制作时要严格按 照尺寸进行切割制作,避免支模制作的失败率。完成钻孔之后,在设定好的位置涂抹防水漆,用来保护模板被水侵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 作之前,应该仔细清洗模板,避免有不干净的杂物残留在模板上和缝隙中。否则的话,会影响浇筑的总体质量水平。从模板的底部进行浇筑 工作,循序渐进,逐层进行。利用振捣的工作原理,消除浇筑过程中的气泡,使混凝土的浇筑更加均匀。 3.3科学处理模板之间的接缝 在模板施工技术中,接缝问题是必然存在的。如何有效解决解封的问题,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不被破坏,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可以通过 刮杠的方法使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保持平整性。在模板之间留出一定间隙,使用海绵条等来吸收浇筑中的漏料。 3.4模板施工的拆除工作 模板拆除是整个施工技术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拆除前,负责指挥的工作人员应该清理现场,禁止非昨夜的人员进入施工现 场。按照与安装相反的顺序进行逐一拆除。在拆除之前,要确定混凝土的硬化程度,达到合格标准之后再进行拆除。拆除时要由零部件着手 ,有条不紊的进行拆除。如果拆除中遇到困难,不要强行拆除,找到问题的根源,如果强行拆除可能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模板不是一次性使用的工具,所以在完成拆除之后要进行表面的清理养护,对破损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补,以便下次施工后使用。 结束语 经过上文中的分析探讨,可以知道模板施工技术贯穿于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全部过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板技术具有针对性的解决了 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时,由于流动性可能导致施工不精准的问题。浇筑施工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操作的,在进行施工作业的时候要严格遵守 相关的作业规范和施工标准,确保施工环境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如果不使用模板技术,混凝土的浇筑都没有办法进行操作。所以,模板施 工技术对于混凝土结构建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朱晓丽,党杨梅.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13):69—70 [2]黄玉明.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61 [3]张立松.关于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剖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182
论文作者:苏炜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