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郭英杰

探析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郭英杰

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山东德州市 253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为后期的老年冠心病诊断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全部患者都存在明确的显示冠心病临床症状,且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及常规

静息心电图检查,在分析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在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患者确诊患有冠心病,准确率达到37.00%。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患有冠心病准确率达到85.00%。两组方法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诊断标准使用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的话,那么就会存在诊断偏差。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冠状动脉造影两个方面来完成诊断,值得进一步研究使用。

关键字: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老年冠心病;诊断效果

冠心病属于临床上十分多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不仅发病率日益增高,而且年轻化趋势愈发严重,同时诱发因素较多,若不加以治疗干预,就可能会加快机体动脉粥样硬化速率,除了会加重患者病情外,还会影响其生存质量。所以,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有着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1]。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的使用价值,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1基本资料以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本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2],男性患者跟女性患者分别为55例、45例,年龄介于56岁至79岁,中位数(67.82±10.01)岁。上述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都接受常规体检。

1.2临床表现

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胸痛不适感,手臂以及肩部、腰部无力、出汗增多、头晕、恶心,同时还存在物理应力心绞痛等[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方法

1.3.1仪器选取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静息心电图,型号为MAC1200心电图机。同时12导联完成10秒静态心电图的同步采集{4]。

1.3.2冠状动脉造影

对患者进行贾金斯法冠脉造影,最好是取4个体位的左冠投照,右冠投照则取2个就行了。是否进行多部位投照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主要是为了清晰地显示冠脉病变才会选择进行多部位投照。将狭窄部位血管直径减少所占的百分数表示冠脉狭窄程度,病变阳性标准如下:阳性为管腔直径狭窄超过50.00%,轻度狭窄50.00%~74.00%,显著狭窄为超过74.00%。

1.3.3心电图检查

在检查之前,做好皮肤清洁工作,这样一来,电极位置就可以取得有效的电接触。在静息状态下,患者取平卧位,使用北京美高仪公司的ECGLAB型工作站完成ST段下移的记录,同时完成抬高幅度跟最高的导联、最低的导联的记录,同时还要记录以下内容:心率、电轴、心律、T波的异常情况、Q波时间、电压变化幅度等。按照标准仔细评价以及分析心电图检查结果[5]。

1.3.4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标准

需要有≥2份不同时间的静息心电图,ST-T段压低的程度相同。ST-T段压低的导联相同。在J点后0.08秒取同一份心电图需要有≥2个的呈下斜型或者是者是水平型压低超过0.05mV。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7.0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以t检验,检验组间计量数据采用(±s),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

2结果

冠心病患者经临床症状诊断满足标准,在使用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患者确诊患有冠心病,准确率达到37.00%。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患有冠心病准确率达到85.00%。两组方法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诊断标准使用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那么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话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在目前临床诊断工作中,需要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冠状动脉造影两个方面来完成诊断。

3结论

随着患者的年龄逐渐越大,其冠脉组织狭窄程度积分越高,同时冠状动脉病变组织的数量越多,这是由于患者年龄越大,其冠状动脉壁的内膜纤维组织出现增生性加厚症状的几率会越高,以至于细胞组织的外基质异常变多,同时内皮细胞组织的密度会显著降低,致使患者内皮细胞组织的基本功能受到影响,极易诱发心血管类病症,表明年龄属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常见危害因素。一般而言,长时间抽烟会使人体血管组织的内皮细胞发生变化,导致其内皮受损,以至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加大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选取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完成检测之后,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冠心病,准确率达到37.00%。冠脉造影检查确诊我85.00%。两组方法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老年冠心病诊断的过程中,如果诊断标准使用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的话,那么其诊断出来的结果跟实际情况就会存在明显的偏差,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冠状动脉造影两个方面来完成诊断,有利于促使老年冠心病诊断效率实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莫发敏.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3,20:60-61.

[2]罗丽萍.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285.

[3]鲁冰峰.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72-173.

[4]王玮.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对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2:5175-5176.

[5]陈秀斌. 常规静息心电图与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

论文作者:郭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探析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郭英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