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比照观察论文_廖志刚

长沙珂信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对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远端胃癌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和1、2、3年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在术后1、2、3年间的生存率均要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具有显著的效果,提高了存活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小弯全切术;远端胃癌;生存率;恶性肿瘤

前言

胃癌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呈年轻化趋势[1]。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胃部的感染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所导致,多数发生于胃窦部,可累及胃小弯、胃大弯[2]。在该病的治疗上,手术治疗是该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并且可选择的手术方式也较多,目前临床上以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使用最多,其适应范围广,能够将不同部位的肿瘤切除,但患者采用全胃切除术后的恢复较慢,且并发症多[3]。因此,本文采用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并与传统胃癌根治术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在本院选取远端胃癌患者96例,时间范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如下:对照组男:女=32:16;年龄统计,上限为(39)岁,下限为(74)岁,平均为(56.67±6.17)岁;病理分期:II型29例,III型19例;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25例,高分化腺癌11例。观察组男:女=33:15;年龄统计,上限为(40)岁,下限为(73)岁,平均为(55.78±6.25)岁;病理分期:II型28例,III型20例;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13例,中分化腺癌23例,高分化腺癌12例。对比两组远端胃癌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经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确诊为远端胃癌患者;②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部位的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②不符合进行手术治疗的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术前12h内开始禁食,进行全麻,取上腹部正中绕脐作切口,对胃部肿瘤情况进行检查,行胃大部切除术,切除部位包括距幽门3cm处的十二指肠球部、食道下段3-5cm以及全胃,进行淋巴结清扫。重建消化道,取处远离端40-60cm处和屈氏韧带15cm处进行空肠横断,将食道下端与空肠肠袢近端以及十二指肠断端与游离空肠肠袢远端分别作吻合,形成新胃,并间断缝合S形袢间,将空肠断端吻合,插入胃管经新胃直至十二指肠。

观察组采取胃小弯全切术治疗,术前准备与对照组相同,切除部位包括胃小弯侧远端十二指肠距幽门3cm处,近端至贲门,在大弯与脾脏下极相平处切断,使用闭合器将十二指肠残端闭合。清扫淋巴结,重建消化道,将小弯切除端间断缝合,空肠与大弯切除端3-4cm处吻合,空肠半口与残胃端吻合,确保新建消化道的连续性。

两组患者均是在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和同方案化疗进行治疗,化疗方式:奥沙利铂130mg/m2,d1,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00mg/m2,d1-d5,静脉推注;亚叶酸钙200mg,d1-d5,静脉滴注,持续3个周期的化疗。

1.3观测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远端胃癌术后复发率和1、2、3年生存率,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感染、吻合口漏、反流性胃炎、倾倒综合征及营养吸收障碍等。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核算软件为:SPSS 22.0版本,其中两组远端胃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和1、2、3年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形式来表示,用卡方来检验。若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1、2、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6.67%、35.4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1、2、3年间的生存率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远端胃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和1、2、3年生存率 例(%)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29.17%,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远端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n=48]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对胃癌进行根治的最有效途径,是通过对胃部的肿瘤组织彻底切除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还能将胃部淋巴结清扫干净,避免胃癌发生转移的可能。RO切除术是通过胃切缘显微镜观察[4],确保不会有肿瘤细胞的残余,手术中淋巴结清除的越多,越是与RO切除接近,患者发生胃癌转移的可能性就越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曾有文献报道,胃癌患者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超过了75.5%,若是出现了淋巴转移则仅有7%-28%[5],无淋巴转移的生存率明显高转移者,由此可见,淋巴结的清扫对于胃癌手术的重要性。因此,在胃癌手术中提高淋巴结清除比率是预后得到改善的关键。

传统胃癌根治术对远端胃癌治疗时,不能将贲门交界处与小弯近端的胃壁组织以及贲门周围淋巴结清除,术后很容易导致肿瘤复发。而胃小弯全切术能够将容易发生转移的胃窦癌组织和微转移灶及具有癌栓形成可能的淋巴管进行有效切除,并且在术中将胃近端的切除线上移,能够使切缘癌细胞残余率明显的降低,彻底切除胃小弯,能够有效的避免残胃壁和吻合口的复发,使RO切除率提高。

有研究显示,传统胃癌根治术有6%的癌细胞残留率,而胃小弯全切术癌细胞残留率为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术后1、2、3年间的生存率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可知,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临床效果要优于传统胃癌根治术。

综上所述,对远端胃癌采用胃小弯全切术治疗,不仅能够彻底的清扫淋巴结,还能使近端部分胃体保留,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存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楚群,吕振发.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7,7(7):249-252.

[2]邹庆伟,蒲艳,蒲敏.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152-153,156.

[3]肖体君.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2):54,56.

[4]韦海苏.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对远端胃癌的治疗价值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1):88-89.

[5]许晖,赵静.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7):158-160.

论文作者:廖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比照观察论文_廖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