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口激励”到“可持续发展”——中国外贸的发展、反思与战略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外贸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8]11-081028-095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通过国内外贸体制改革及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通过发展出口激励型外贸战略,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的意义与目标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出口激励战略也逐步显现出因长期性的政策性扭曲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激励型外贸战略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客观的分析,以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索和调整中国外贸发展的新战略,促使中国在新开放经济环境中尽快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是非常现实而重要的课题。
一、中国出口激励型外贸的发展
1.出口激励型外贸战略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的是以利用外资和出口激励为中心的外贸发展战略,政策目标的着眼点在于“出口创汇”。作为一个长期处于经济落后且封闭运行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之初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尽快消除开放经济后因国内建设和“进口饥渴”引致的资本与外汇两个缺口,因此国家制定了多重的出口激励政策,如给出口企业诸多免税政策,实行地区差别的外汇分成制度,广泛地实施出口退税等。其目的则在于激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以利用外资为主体的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尽快改变中国资本和外汇短缺的状态。
2.出口激励型外贸的发展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多年中,这种以出口激励为支撑的发展战略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国外贸自20世纪90年代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也不断上升,中国已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外贸大国。
图1 1986~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高速发展态势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制作。
与此同时,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产业结构及相关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有了显著变化。
首先中国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生了重大转变。
改革开放前,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外贸宗旨是“调节余缺”,主要以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换取国内紧缺的工业设备。改革开放后,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中国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生了重大转变。
贸易竞争指数=
其中,E是j国产品i的出口总额,I是j国产品i的进口总额。
图2 中国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及外贸出口的贸易竞争指数
资料来源:据历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有关资料计算。
如图2所示,1980年,中国初级产品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为0.134,1985年该产业国际竞争力开始持续下降,1995年为其关键点,2006年为-0.5591。持续下降的趋势显然表明,中国的初级产品总体上已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与此相反,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则呈现持续趋强的态势。1980年,该行业出口竞争指数为-0.183,处于比较劣势状态,1994年贸易竞争指数首次由负转正,之后持续趋强,2006年为0.2050,此种态势揭示了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总体上已摆脱了比较劣势,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一定的竞争优势。
初级产品产业和工业制成品产业之间比较优势此消彼长的变化格局,表明中国贸易结构的初级转换过程已完成,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贸易结构优化的重要原动力。
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处于国际竞争的强势状态。
同口径计算,1980年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中的杂项制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6791,此后一直处于平稳上升态势,1998年该类贸易竞争力指数达到0.785,近年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强势比较优势区域,2006年指数为0.5389。
从杂项制品和部分纺织品类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超强态势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崛起和持续发展是中国产业和贸易结构初级转换的最初和最大的推动力,再者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正处在具备比较优势的临界状态。
中国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1980年该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707,1985年达到-0.909,这与80年代中期该产业大量进口技术先进的设备,实施进口替代密切相关。随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国产机械及运输设备替代进口的能力加强,该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比较劣势的高位下滑,1990年下降到-0.5以下,2003年起则已由负转正,2006年为0.1221。这表明该产业的国内生产和国际竞争力逐步趋强,产业内部的产品结构和技术开发能力已出现重大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正处在具备比较优势的临界状态。
通过对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中3位数分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在收音机、家用设备、电动能源机器等产品上,中国已具备了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动机器、电子设备等一些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指数正在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换。
二、中国出口激励型外贸战略的反思
在肯定出口激励型外贸战略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贸易大国,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长期促进中国外贸快速增长的支撑条件目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1.资本缺口基本消失,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已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加速及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形成了国营、民营、外资三者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其中为解决资本及技术缺口而大量吸收外商及港澳台企业的投资则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重中之重。
图3 以所有制类别划分的企业出口变动趋势 单位:%
资料来源:据历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有关资料计算。
我们以中国外贸出口为例,如图3所示,中国外贸出口主体构成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动。2000年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出口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首次超出了国营企业的出口比重,此后其占比持续上升,至2006年,在中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中,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出口已高达58.18%。此种变化趋势表明,外资和港澳台企业已成为推动中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的主体。
2.外汇不再短缺,出口激励型外贸战略面临挑战
以“出口创汇”为中心的激励型的政策导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多年中确实取得了成功,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中国外贸从“逆差阶段”转变到“顺差阶段”。
如图4所示,改革开放前十年中国基本处于“逆差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随着国内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形成,吸引外资规模逐步加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初步建立,中国外贸从“逆差阶段”逐步转变到“顺差阶段”。特别是1994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加,2005年突破1020亿美元大关,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仍保持较块增长,达到2622亿美元。加之外资的大量进入,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相当丰富。因此在外汇短缺的情况下制定的以“出口创汇”为支撑点的激励型外贸战略已不适合当今中国外贸发展的现实,且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甚至世界各国严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3.净效益偏低,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颇受责疑
在出口激励的外贸战略指导下,中国已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比重达到53%。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以外商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对中国近年来出口产业的形成及中国的国际产业分工地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加工贸易促进了中国一大批劳动密集型和电子加工产业迅速崛起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令人关注的新问题。
图4 中国外贸进出口及贸易差额变动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据国家商务部数据制作。
首先从整体上分析,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
目前,就中国的加工贸易现状分析,产业层次比以前有所提升,从出口产品构成分析,笔记本电脑、微电子及机电等高新技术产品已占较大比重,但因缺乏核心技术,本质上仍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发展阶段。
为较为清晰地的观察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动态变化趋势,我们以1995~2005年为观察期,对国企、集体企业与外商的加工贸易进行了相关比较。
如表1所示,外商企业除个别年份外,加工贸易增值率大多在20%~30%之间波动,近年则有下滑趋势。与此同时,我们经相同口径计算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增值率较为可观,基本在110%~130%之间。相比之下,外商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增值率明显偏低,基本在30%~50%之间波动。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外商独资企业,其来料和进料加工贸易增值率均明显低于中外合资及中外合作企业。
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经济效益(以加工贸易增值率计)不佳的可能原因有:
其一是部分外商及港澳台企业的加工贸易层次不高。
其二是一些外商及港澳台企业高技术的加工贸易项目国内采购或加工链较短,也有可能因技术标准原因,造成国内配套率不足而转向国际配套。
其三是一些外商及港澳台企业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主导的加工贸易,因其股权独资及全球化经营可通过内部化交易进行利润转移。
目前在华投资的大型跨国公司依靠母公司内部采购的比重平均为30%以上。其中欧盟、美国、日本在华投资企业依靠母公司内部采购的比重分别是50%、29.4%和25%。跨国公司的采购是以其全球市场发展战略为基础的,不但优先考虑从其公司内部采购,而且采购的价格也是使用有别于国际市场交易价格的内部转移价格,特别是存在高估进口价格的可能。
其四是外资企业的外贸贡献对国民的净效益偏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加工贸易不但技术含量较低,而且许多中间投入品没有实现国内供给替代,而主要依靠大量进口,由于国内现行外贸政策和税收政策的限制,国营企业参与度不大,加工贸易通常只是国内一部分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形式。即使具有一定的贸易规模,也主要局限于部分地区和相关企业,对国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带动性较差,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国内中上游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小,难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升产业结构。
4.外贸依存度过高,隐含经济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然而伴随着我国外贸的迅速增长,以进出口总值占GDP比重计算的外贸依存度显著提高,1980年仅为12.6%,2007年已高达70%。
若将GDP构成的差异及汇率等因素考虑在内,上述计算的中国外贸依存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高估,但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外贸方式中加工贸易规模的急剧扩大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高企的相关性。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大幅提升,表明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特别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玩具、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及小家电、小五金等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达到很高程度。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速的背景下,过高的外贸依存度隐含着经济风险。在出口总额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出口扩张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不仅容易引发国际贸易纠纷,而且可能因外部经济的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递对我国经济带来重大的不利影响。
5.贸易条件的恶化导致外贸经济效益下降
贸易条件反映了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后经济福利的变化。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一个贸易大国,但由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多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一般机电产品,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我国出口贸易的迅速扩张必将导致出口价格的下降,而我国进口的多是资本和能源密集型产品,价格呈刚性。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内在结构导致价格贸易条件的下降。从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外部原因分析,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结构也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世界市场的容量有限,我国的这种出口结构势必面临来自这些国家的激烈竞争。从表2统计数据分析,1993~2000年我国贸易条件下降了13%。
三、构建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外贸新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与目标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消除因出口激励政策带来的扭曲,提高开放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强经济安全性是新时期中国外贸战略开放理念的核心,以此探索我国外贸发展的新支撑条件,有助于促使中国尽快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1.改变激励型出口创汇政策,实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中国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凸显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体现了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紧迫性。从长期来看,中国贸易顺差增长过快,贸易依存度日益上升的状况,既会使未来中国经济的外部不确定性增加,也会导致内部经济不平衡加剧。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适当减少贸易顺差,有利于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中国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和国际分工深化中引发的,也是由多年的出口导向政策推动而成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对外贸易发展的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通过调整外贸政策、开展对外投资、转移加工贸易、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国际市场、扩大内需等途径消减贸易顺差,实现贸易平衡。
实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消除因出口激励政策带来的扭曲,提高开放效应和增强经济安全性。要切实调整贸易制度,提高出口附加值,并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并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产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以进促出”,保持适度的国际贸易收支顺差是作为促进中国外贸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支撑条件。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要“积极扩大进口”,2007年政府通过税收减免等多项措施,再次加大了进口支持力度。
从长期着眼,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素供给投入的增加包括资本和劳动供给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规模经济、制度创新、知识进展等。而这些要素则与进口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进口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战略资源,它虽然不会直接对GDP总额产生作用,但将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从而提高GDP增长率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因此应从战略高度,建立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机制,推进大宗资源类产品的联合采购机构机制,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进口规模优势,增强中国对外谈判的“话语权”。
2.适时适度地调整外资政策,促使利用外资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目前中国引进、利用外资的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总体水平并不高,个别地方政府为争夺招商引资项目,甚至不惜成本大打“引资大战”,外资项目难免鱼龙混杂,一些外资企业乘机把“夕阳产业”转到我国。同时,盲目恶性竞争,致使土地资源被消耗,“假外资”盛行及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其结果是进一步挤压了本国企业的生存空间。
因此适时适度地调整现行外资政策,促使利用外资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是实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在实现内外资税制统一的基础上,可实施重点优惠,有选择地吸引外资,并且变“事前优惠”为“事后优惠”,同是还应加强外资监管,建立外资绩效评价体系。
3.以内外贸易相结合,降低外部经济风险
目前,我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进一步深化。在新的开放经济进程中,要保持适度的外贸依存度,避免形成高度依赖型经济。
2007年我国GDP现价总量为2.49万亿元,经济规模居世界前列,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考虑到经济发展潜力、人口规模、市场规模,我国无疑是一个大国经济体。预计到2010年,我国GDP总量将比2000年翻一番,届时我国大国经济的特征将进一步显现。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大国经济模式,从中长期角度来考虑,经济增长应实施内外贸相结合、外需与内需相协调的均衡发展战略,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坚持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支撑点。因为通过改善出口结构、优化出口竞争力来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面对外贸不确定性的增加,若要合理化解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本国经济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承受力和消化力,就必须依靠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以技术进步、提升效益的质量增长型模式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
首先建立技贸相长机制,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虽然中国制造业增长非常迅速,但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由于缺乏自主性知识产权,中国的差距更为显著。发达国家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中拥有绝对优势,在其经贸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许可和转让等,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跨国公司利润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
中国外贸要改变国际贸易中不利的地位,就要以技术进步、提升效益的质量增长型模式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在外贸战略中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这一关键因素。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以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本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使技术和贸易融合互动,实现“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新的贸易”良性循环。
其次是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出口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中国应根据国内产业升级的需求,对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要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中上游产业,为中上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以促进加工贸易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关联度。应扶植企业开发、试制新产品,使国产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在质量、规格、技术等方面适应加工贸易出口的要求。
同时要以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为重点,引导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要大力推动国内企业的加工贸易更多地进入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领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全面提高出口竞争力。
从国家经济安全和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考虑,我们在合理利用外资的同时,要提高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加工贸易发展中的主导权,逐步改变加工贸易对外资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当前作为中国加工贸易企业主体结构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偏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赋予这类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和地位,形成有利于企业利用机遇的政策和体制环境;要在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人员培训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技改和研发等环节的支持力度,增强自有品牌、自有技术产品的开发能力,逐步提高国有和民营企业在加工贸易发展中的主导权。
5.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6.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我国外贸出口的微观基础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是中国的外贸企业。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和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指标体系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内在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总体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均较落后。这也就是中国企业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仅以劳动力众多及人力资源便宜获取“比较优势”的原因所在。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外贸出口的微观基础,应是中国外贸新战略中重要的支撑条件。培育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建立企业创新机制,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来创造和维持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等级和质量。同时企业只有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7.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机制,切实维护国家和产业的利益
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成了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经贸的进一步发展,贸易摩擦将会长期存在,对此严峻性应给予充分重视。
为了应对纷至沓来的贸易摩擦,中国必须在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推动建立更加自由、更加稳定的全球贸易机制。并且,妥善处理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
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经验,加快与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在国家已建立的汽车、钢铁、化肥三个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基础上,适时启动电子信息产品、农产品等重点产品、敏感产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使产业、商协会和政府部门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渠道,能快速反应,快速行动,切实维护国家和产业的利益。完善我国政府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建立以企业和工业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应对贸易摩擦的新机制,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先预防。
标签:加工贸易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外贸培训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