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高角度看国有股减持_国有股减持论文

从更高角度看国有股减持_国有股减持论文

从更高的角度看国有股减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高论文,角度看论文,减持论文,国有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有资产战略性减持的前奏

现在,凡是关心国民经济的人都在谈论国有股减持。实际上,国有股只占国有资产的一小部分,减持涉及的只是股份公司、更多的是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而现状是:庞大的国有资产一直处于逐步流失、贬值的状态。国有资产是国家所有、政府直接管理,可实际上有的一直处于“谁都可以管又谁都不管”的境地。更为可怕的是,很多公司高层经理人损公肥私,国有资产的“空壳化”由此产生,而处在社会公众监督之下的上市公司同样未能幸免,像“深中浩”、“郑百文”、“幸福实业”、“ST海洋”、“ST猴王”等等。据资料记载,很多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都存在相当大的“空洞”,账面上冠免堂皇,资产状况良好,实际上大部分资产已经流失。举例说,ST海洋重组完成之日,入主的第一大股东牛津剑桥便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几年来利润全部虚假;二是所有合同都是损公肥私的合同。现在上市公司流行一种以重组掩盖危机和漏洞的方式:即引进第三者进入上市公司,使其控股上市公司达成内部协议,自己抽身而退,将漏洞转嫁之。而入主的新股东虽然付出代价却获得控股的地位,且可通过股票二级市场的运作赢回更多。即使国有控股公司的经理们并未中饱私囊,但由于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收益风险机制不完善以及政企不分等问题,使公司经营缺乏动力和赢利模式,大批企业挣扎在破产边缘。据统计,2000年申报破产的企业已达1015家,核销的呆坏账有1107.3亿元。相当部分国有资产赢利能力差、前景堪忧已在国际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香港股市上,很少有国际基金投资于H股,H股几乎已失去了筹资的功能。

上述一切弊端都必须靠所有权的真实控制经营才能解决。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国有资产的减持势在必行。而且不应仅仅局限于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减持,还必须有战略地、有选择地展开,特别是“入世”在即,为避免国企的劣势,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国有资产的战略性减持应该展开重组,这也最有利于国有资产的变现和经济保障体系的建立。

国有经济实体经营应升级为国有资本运作

无论从国有资产资源利用还是从补充社保基金的角度来看,国有资产升级为国有资本的运营已是迫在眉睫。国有经济基本形式从国有经济实体转变成国有资本,实际上是国企运作体制的一次升级。国企所有权形式不再局限于一直不变的股权和实体经营,而是转化为一种价值形态,其可交易性和流动性,将激活国有资本运作模式,使国有资本更有效地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国有股减持毫无疑问是这场国有资本运作的主战场,一方面,国有资本在证券市场上已达相当规模,国有上市企业的总市值已超过55000亿人民币。国有资产已达350000亿人民币,足以弥补养老金的存量缺口20000多亿。另一方面,国有股权处于流通性极强的证券市场,十分容易变现。股票市场市盈率高企,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已达60多倍,正是价格超越价值的时期,有利于国有股卖个好价。

该用什么速度减持

实际上,政府减持国有股的出发点仅仅是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而非实质性地考虑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有股减持兑变成单独获取现金的一种措施,这无疑决定了减持国有股的慢速度和局部性。从近期政策来看,减持国有股的方案从未考虑在股票市场上国有股上市的增量问题,未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有股占绝对比重的企业上市快于国有股的减持。这种存量减持的状况有可能维持5年以上,这可能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长期优化和内在动力。

我认为,国有股减持的速度应当超过国有股上市的速度。为了避免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宁可减少国有股上市的速度,也要增加国有股减持的速度。同时在加快国有资产减持的大前提下,应当充分规化和利用产权交易这个市场。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一样,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交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4万多亿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量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有股何价?

理论上,市场化定价应当是国有股减持公平和效率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正是体现了这一原理。“减持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股票市场被人为炒高的情况下,股票的价格已经严重背离了其价值。中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质量低,难以维持连续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上市公司的价值只能在净资产附近或略高于净资产,而在国外资本市场上低于或等于净资产的价格也是一种价值体现。

我国公众投资者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已经承受了极高的价格。同时,他们还必须承受财务报表不实,利润虚假的状况。投资者面对的并非完全自由竞争和规范的市场。所以国有股减持的另一个取向是,按价值来减持。政府作为管理者不应该把无序的市场当作规范的市场,在市场价格严重扭曲的情况下,政府不能推波助澜,也搞“利益驱动”,大肆抬高价格,按照所谓的“市场化价格”来设定出售国有股方案,而应按照价值来做方案。否则,几年后,当股票回归到合理的价格水平时,将出现信用的丧失和股票市场的长期沉寂。我认为,低价国有股减持方案不但能为政府赢得公正的美名,而且会使证券市场承受更多的国有股上市流通,更好地改变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本结构,从而推动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应当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原则,从我国国民经济的内在结构,从经济制度的生命力出发,来分析和设定国有资产包括国有股的减持方案,才会不留后患,快速和有效地完成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增强国民经济的内在驱动力。

标签:;  ;  ;  ;  ;  ;  

从更高角度看国有股减持_国有股减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