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爱辉区松六齿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论文_曲鸿超,郭新岭,乔润喜

1,黑河市爱辉区胜山林场 黑龙江黑河 164300;

2,黑河市爱辉区罕达气林业站 黑龙江黑河 164300;

3,黑河市爱辉区林业局森防站 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松六齿小蠹是黑河市爱辉区针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爱辉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皮蛀孔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活动并危害。根据松六齿小蠹的危害程度,分区施策,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林分的自身抗虫能力,实现对松六齿小蠹虫的可持续控制。

关键词:松六齿小蠹;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

松六齿小蠹虫,学名:Ips acuminatus Gyllenhal,类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总科(Curculionoidea),小蠹科(Scolytidae),齿小蠹亚科(Ipinae)。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在黑河地区均有分布,黑河地区寄主为落叶松、云杉、樟子松和红松等植物。

1 生物学特性

黑河市爱辉区松六齿小蠹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皮蛀孔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活动,生活史不整齐,5-8月随时可见成虫迁飞和入侵;雌虫产卵量每头约30粒,卵期5-12天;幼虫期20-23天,蛹期7-9天;发育速度因温度不同而有差异。新成虫于7月初开始羽化,羽化的成虫即在原有坑道或蛹室四周取食,补充营养,并于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越冬成虫,首先雄虫在翘裂的树皮下适当部位蛀1个直径为2mm的圆形侵入孔,并在树皮下韧皮与边材之间咬1个近圆形的交配室。随后雌虫相继由侵入孔进入,与雄虫在交配室交尾。交尾后,各雌虫以交配室为中心向上、下分别穿凿母坑道,母坑道长15-20cm,与漫长的冬季有关。母坑道为复纵坑,多分为6支,上下各3支。雌虫一边蛀母坑道一边产卵。产卵前雌虫先在母坑道侧壁咬筑1个半球形,长径约1mm的卵室,产卵后再塞以灰褐色的蛀屑。各卵室间距0.5-10mm。初孵幼虫在韧皮部与边材之间钻蛀子坑道。子坑道与母坑道略垂直,和母坑道一样充塞蛀屑,老熟幼虫在子坑道末端作3-4mm的椭圆形蛹室化蛹。

成虫,体长3.8-4.1mm。体圆柱形,赤褐色至黑褐色,有光泽。全体被有黄色长毛。额中部具有1对并列小瘤。前胸背板前半部有鳞状小齿,后半部有稀点刻。翅盘开始于鞘翅2/3处,两侧各有3齿,由小渐大。雄虫第3齿扁桩状,末端分叉;雌虫3齿均尖锐,第2、3齿有隆起的基部。卵,长1.4mm,宽0.9mm;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长3.8mm;乳白色,头部黄褐色。蛹,体长3.9mm;椭圆形,乳白色,尾端有2枚突起。

2 松六齿小蠹危害特点及受害木等级划分

2.1 危害特点

此虫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树干和新梢内营隐蔽生活,危害期长,防治难度大,一旦成灾可造成落叶松林大面积死亡;除危害新伐倒木外,还常随松纵坑切梢小蠹侵入生长势下降的活立木进行危害,蛀食树干和粗大枝条的韧皮部,从而加速立木死亡过程和降低木材利用价值。严重影响松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划类分区

根据松六齿小蠹的发生情况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将松林划分为2个类型区:保护区和治理区。保护区即未发生区,松林的受害株率为零,通过加强虫情监测,采取预防措施和营林措施,实施生物或化学保护性防治。治理区即发生区,是指已经发生落叶松小蠹虫危害的区域。根据危害程度将治理区划分为轻度危害区、中度危害区和重度危害区。

2.3害木等级和危害程度划分

为准确掌握松六齿小蠹的危害情况,用针叶颜色、枝梢受害率、枝干受害情况将害木划分为О、Ⅰ、Ⅱ、Ⅲ、Ⅳ共 5级(表1),分别称做健康木、初侵木、萎蔫木、濒死木、枯立木。危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表2)

3 综合防治技术

治理的根本方法在于科学的经营管理,包括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封山育林、合理抚育间伐、改善林地环境卫生条件、防止森林火灾,对虫源地林分及时抚育、更新、改造。

3.1加强检疫工作 严禁调运蠹害木,发现蠹害木要及时进行药剂或剥皮处理,以防止扩散;及时清理所伐的蠹害木必须全部进行除害处理。

3.2保护和利用天敌。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创造对其有利的森林生态条件;林内应严禁化学农药,提倡无公害防治,以免大量杀伤天敌。

3.3林分改造。对虫源基地要进行林分改造,间伐或皆伐蠹害木,适时补植补造阔叶树种。

3.4封山育林。对未发生危害、自然条件较好或改造后自然状况稳定的林分实行封山育林,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与平衡调节。

3.5抚育间伐。加强抚育,适龄采伐,合理间伐,伐除被压木和衰弱木;保持林地卫生,全面调查并及时清除林间风倒木、风折木、枯立木、梢头及带皮枝桠。

3.6蠹害木清理。对于在监测、测报中发现的蠹害木要优先列入抚育采伐计划,采取卫生间伐或皆伐的措施进行清理。清理的最佳时期应在2~4月,一次性清理濒死木(新梢抽不出)、萎蔫木(新梢抽出后又萎蔫)、枯立木,其中濒死木和完全枯死树必须全部清理,萎蔫木视蠹害情况及林分状况确定清理比例。

3.6.1生物防治

粉拟青霉菌可用于轻度危害区和中重度危害区清理蠹害木后的保护性防治。每年1-2月(梢转干始期),在林间多次喷施粉拟青霉菌粉剂防治成虫。

3.6.2饵木诱杀

在轻度危害区或清理蠹害木后的中重度危害区,可以采用在林缘或林间空地设置饵木的方法诱杀松六齿小蠹虫。待新的子坑道大量出现而幼虫尚未化蛹时,将饵木集中烧毁或剥皮喷药处理,杀灭幼虫。

3.6.3蠹害木处理。

剥皮喷药处理:清理的蠹害木应及时运到林间空地或林外进行集中剥皮,剥皮深度应达到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对剥下的树皮及剩余枝梢用药剂杀虫或火烧。

熏蒸处理:对有特殊用途不能进行剥皮处理的蠹害木,应及时运出伐区归楞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在气温20°以上时,使用硫酰氟30g/立方米或磷化铝24g/立方米熏蒸72小时以上。

3.6.4化学防治。

打孔注药:对一些高价林分如水源林、风景林以及零星轻度受害古树名木的防治,一般在7~8月份,使用背负式打孔机注射40%氧化乐果乳油1.5ml,用稀泥堵塞孔眼。

树干包扎:对于高价林或受害轻微,蠹害零星发生的林分,可以对初侵木和萎蔫木采用树干包扎,用内吸性药剂40%氧化乐果乳油死干部小蠹虫。

参考文献:

[1]萧刚柔主编.中国森林昆虫.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李淳主编.北方林木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曲鸿超,郭新岭,乔润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黑河市爱辉区松六齿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论文_曲鸿超,郭新岭,乔润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