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城乡差距较大这一问题仍然困扰社会工作的进展。因此,在新形势背景之下,我国要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正视目前实施城乡规划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要积极寻求解决措施,整合好规划体系,借助于科学技术来辅助工作,并且还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城乡规划管理人员队伍。所以,本文将围绕新形势背景下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工作,展开有关论述,希望对业内外人士有所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规划的实施建设会对城市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在对乡村进行建设过程中,由于传统设计缺乏对各规划影响因素的全盘考量,导致项目建设工作开展较为混乱,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与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为了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化城乡的一体化规划管理,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为良好的生存环境。
1存在问题
1.1牺牲长远利益
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来说,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在部分区域发展中,存在盲目追求当年收益、忽视区域土壤环境、土质水文环境以及小气候环境的情况,在开发后备资源时,没有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进行考虑。存在一边退耕还林、一边毁林开荒等情况,在土地整理中,更多地对田块的方整比较重视,对丘陵、河流等景观的规划则存在忽视情况,短期效益明显,而缺少长远效益的考虑,长此以往将使区域环境恶化,影响长远利益。
1.2城乡规划管理相关人才不足
由于我国目前城乡规划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相关专业教学水平及社会认可度还不够高,因此,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十分欠缺,从而造成了城乡规划管理技术和方法的落后和低效。
1.3规划太过随意
城乡规划的设计内容都是按照一定原则和要求进行,但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城乡规划中的某些规划显得太过随意,导致整个工作设计流程十分不严谨。这也导致了城乡规划无法长期健康发展。
1.4投资主体单一
对于土地的开发管理工作来说,具有复杂的特点,将涉及到较多方面与专业,具有多技术、跨行业以及多学科特征。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投资主体也存在较为单一的情况。实际上,在土地具体开发整理过程中,需要能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就目前来说,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市场具有导向作用,且在投资方面主要由政府承担,存在投资主体单一情况,无法对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资金进行包揽。
2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2.1创新管理城乡的土地资源
以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为良好契机,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用地也日趋紧张。虽然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但是土地规划却较为混乱,所以,创新管理城乡土地资源这一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对于城市土地资源,在规划城市建筑用地的同时,也要合理规划城市绿化用地面积,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农村土地资源,地方政府要严厉打击非法圈地、占地的行为,合理规划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耕地资源浪费。
2.2完善规划体系
在未来工作当中,要充分联系我国实际,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功能区以及布点规划工作,做好规划权控制,使规划在资源配置以及空间管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积极构造整体推进、城乡联动的形态,以此实现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于近期建设用地,要保证控制覆盖率达到100%。此外,要积极做好乡村规划编制,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加快土地利用同城乡规划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提加强城乡土地资源管理
基于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发展背景下,因为城市的发展建设规模较大,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较为迫切。很多农村地区规划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土地资源被随意使用,违规占地和建设的问题严重,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亟待解决。对此,需要采用适宜的城乡土地制度深化改革,通过政府以及规划管理部门实行监督管理措施。农村土地的开发区利用需要满足城乡统筹规划的目标,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规范化使用,并严格实行城乡土地的统一规划管理,同时,要想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规范化使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建设需要接受内外部监督,提高政府的协调能力,广泛融资,但是保留全局性项目审批权。对于基础上合适建设以及经营项目,需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通过建立PPP模式平台,发挥出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在城乡统筹规划的过程中,结合城镇以及农村土地的利用现状,依据地区的人文风貌、历史发展等情况建立具有地区代表性以及民族特色的规划体系,通过特色旅游带动地区发展,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促进城乡经济和土地规划一体化进程。
2.4打造一支优秀的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人员队伍
开展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专业素质低等将严重制约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工作水平。对此,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面向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课程,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此外,还可以积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员,壮大管理队伍,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水平,以更好的服务于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工作。
2.5提升规划执行力
要在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调整,对各乡镇功能定位进行明确,对重点镇、区域的建设、管理与规划进行加强,更好的推进村庄布局规划工作。在用地需求旺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即需要能够以从城乡长远、整体的利益角度处理,积极做好空间管制工作,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域空间上,要做好适建、已建以及限建区的划定,做好敏感环境区域的保护,对于允许适度建设的区域,做好引导性限制工作,而对于可高度开发区域,则需要从政策角度进行鼓励与激励。
2.6应用现代科技技术监测城乡规划动态
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动态管理以及服务社会等需建立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规划决策。对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来说,需积极应用空间信息,通过信息的广泛收集、整合、分类等全面了解空间地理位置等相关信息。因此,通过现金科技技术的应用强化城乡规划管理过程的动态监测,有效约束具体的建设行为,建立相应的智能化动态监察制度。例如,综合应用GPS、GIS技术收集空间信息,为城市规划发展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另外,现代技术的使用实现了地图化以及空间分析的可视化形式,基于城乡规划管理有效数据。影像与查询也基于此类数据制定有效的管控策略,并应用于具体的规划建设项目中,动态化的监督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现有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和调整规划方案,保证了整体发现方向的正确。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进行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是时代发展之必然,是新形势背景下的正确举措。现如今,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进展过程中还面临着缺乏长期规划理念、农村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一系列问题,鉴于此,需要整合规划体系,形成长期规划理念,并且还要着力提高城乡资源的利用率,依据发展实际情况,主动引进科学技术,提高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贾静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
[2]张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
[3]韩娜.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土地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1).
[4]王开泳,李曼,张弘玓.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5):51~55.
[5]任佳宝.对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4:357.
论文作者:刘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城乡规划论文; 城乡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工作论文; 土地论文; 基础上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