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论文_姚江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以那镇卫生院 贵州毕节 552107

【摘 要】目的: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共154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西医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中医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0%,明显高于西医组的治疗有效率8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有着的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预后,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

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脾胃科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或者腹胀、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但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西医中对FD尚特效药物,主要是通过经验进行对症治疗,而中医在FD的治疗上则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了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选取154例,所有患者经中医辩证后均确诊为脾胃气虚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西医组与中医组。其中中医组患者87例,男性42例,女性45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1.32±5.21)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5±0.45)年;其中西医组患者67例,男性33例,女性34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3.12±4.9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2±1.13)年。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且均无其他重大疾病史。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西医组患者均单纯采用的常规西医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多潘立酮片,po,tid,10mg/次,维生素B1,po,tid,20mg/次,服药4周为一个疗程。并嘱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可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且禁烟酒。中医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采取口服中药方剂以及针灸治疗。方剂选用六君子汤加味,方剂组成为:党参15g,白术15g,半夏12g,茯苓15g,陈皮15g,炙甘草9g,厚朴12g,干姜5g,麦芽6g,广木香6g,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服用。针灸治疗为温针灸,取穴为:中脘、足三里、气海、公孙、阴陵泉,每日治疗一次。中药方剂与针灸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

1.3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恶心呕吐、嗳气、腹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恶心呕吐、嗳气、腹胀等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好转。无效:患者恶心呕吐、嗳气、腹胀等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出现症状加重。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70%,西医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06%,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西医组,禅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n(%)]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消化系统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因其他因素而导致的消化不良,症状多见:腹胀、嗳气、呃逆、食欲不振、纳呆等。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消化不良的病人逐渐增多,该病在临床上也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目前西医在FD的治疗上尚无特效药,多是根据经验进行对症治疗。包括: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抗抑郁治疗。这些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消化不良的基本病机是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郁气滞。多由于情志、饮食内伤,过劳损伤脾气造成,其病在胃,与肝脾有关。证型上以脾胃虚弱为主,主要表现为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四肢乏力,苔白腻,脉沉缓。治当健脾益气,和胃化湿。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方剂为六君子汤加味,方中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白术益气健脾,以半夏、陈皮和胃降逆止呕,又加厚朴燥湿化痰,干姜温胃止呕,麦芽、广木香行气消食。同时采用中脘、足三里、气海、公孙、阴陵泉等位于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以及胃的募穴等穴位相配,补益脾胃,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从而实现对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的有效治疗。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单纯采用西医疗法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辨证治疗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有着的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在FD的治疗上通过整体审查、辩证施治,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预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与西药治疗该病相比具有副作用小、经济、复发率低的优势,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邓铭,王丽,靳丽萍,等.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6,35(20):167-168.

[2]钟恒.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6(6):65-66.

论文作者:姚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论文_姚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