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分析论文_向建国,李伟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500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其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介入诊疗术治疗,且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口服。对照组45例采取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观察组45例采取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 C)水平、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Cr、Cys C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介入诊疗术时,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地预防对比剂肾损害的发生,优化其肾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比剂肾病;介入诊疗术;预防作用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诊断方案层出不穷,能够有效地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但是,在诊疗方案多元化的基础上,各种辅助药剂的使用也相对频繁[1]。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应影像学和介入术诊疗时,会使用对比剂来进行辅助,而对比剂的运用可能会使得患者的肾功能受到一定的损伤,从而诱发对比剂肾病。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thy,CIN)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院内急性肾衰竭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2]。据临床统计,该种疾病的已经成为国内死亡的第一原因,占据医源性急性肾衰竭患者的10%。对于该种现象,临床认为,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介入诊疗术治疗时,适当的使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地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笔者结合我院的临床实践对该组论点加以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其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有男28例,女17例,年龄在32~81岁,平均年龄(63.21±3.20)岁;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有男27例,女18例,年龄在31~78岁,平均年龄(63.01±3.21)岁。其中,使用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有47例(52.22%)、颈动脉成形术26例(28.89%)、急诊动脉溶栓术17例(18.89%)。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的相关标准;(2)患者无既往的碘过敏史与严重的器质性疾病;(3)患者以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介入诊疗术。在使用对比剂之前,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瑞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61)口服,每日20mg;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瑞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61)口服,每日40mg。在持续用药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剂量转变为20mg/d。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SCr、Cys C指标变化,同时,记录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与对比剂肾病的现象。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的SCr、Cys C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SCr、Cys C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虽然当前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但是在多组临床研究中认为,这种疾病的发生是病理生理机制共同作用所致。其影响因素有:(1)对比剂作用下使得肾髓质缺血,肾功能存在一定的损伤;(2)对比剂对肾部组织存在一定的直接毒性;(3)患者本身存在肾小管阻塞的现象,从而引起尿酸盐吸收量的变化[3]。无论是哪种情况所致,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当前,各种心脑血管的疾病发病率提高,临床使用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术治疗的可能性提升,对比剂的使用频率增加,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相对增加[4]。为了更好的保证临床工作的开展,我院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介入术治疗时,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丁加以干预,并对其对比剂肾病发生率进行统计。在本次研究中,能够明显的看出,使用高剂量阿托伐他丁的组别在实施介入诊疗术后的对比剂,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且相关指标趋于正常值。这主要是因为,阿托伐他汀作为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具有降血脂和稳定易损伤斑块的作用,在使用中,其存在的保护机制能够有效的降低对比剂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状况,从而对肾小管上皮组织形成一种特殊的保护作用[5]。

综上所述,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介入诊疗术时,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地预防对比剂肾损害的发生,优化其肾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付睿,戴威,席春江,赵星辉,张彤.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07):812-816.

[2]Wu VC,Wu PC,Wu CH,袁志敏.急性肾损害与远期脑卒中风险间关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36(02):231-232.

[3]刘英,李永华.急性脑卒中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临床医学,2004(01):16-17.

[4]雷发珍.脑卒中患者肾损害50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03(02):137-138.

[5]顾珏,王芙蕊.急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2(02):81.

论文作者:向建国,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分析论文_向建国,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