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和效果论文_王玉峰

【摘要】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及其效果。方法 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探讨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及效果。结果 通过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实施,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结论 可以通过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防治干预,防止艾滋病感染,降低艾滋病发病率。

【关键词】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mode and effect of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mong floating population. Methods Health education was carried out among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knowledge about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as disseminated, and intervention mode and effect of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re discussed. Result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ID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odel, the awareness rate of AIDS-related knowledge and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were further improved. Conclusion HIV infection can be prevented and the incidence of AIDS can be reduced through AID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among floating population.

[Key words] Floating population;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tervention model; Effect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于HIV病毒所致,细胞免疫缺陷是该疾病的主要症状。为了探讨流动人口艾滋病的防治方法和实施效果,本文对流动人口进行了防治干预,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以笔者所在地区为研究地点,以在该地从事务工、经商及社会服务等经济活动3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防治干预。随机抽取86名成年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和回收,问卷内容包括安全套使用情况、艾滋病自愿咨询态度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等,防治干预前后均调查一次。

1.2 评价标准 自制调查问卷设计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共有89个问题,只要答对6个即为知晓,知晓人数与总人数的百分比为此次调查知晓率。

1.3 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及方法 以流动人口聚集作为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的重点,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以保健站及基层村委会作为源头,大力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活动,具体方法如下。①以政府相关部门作为此次防治干预主体,以流动人群作为干预对象,全面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干预,实现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知识宣传,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共管联动机制及监督制度,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场所提供艾滋病免费咨询服务,设置咨询点,鼓励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咨询及相关检测,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源,做好艾滋病预防工作,降低流动人口艾滋病感染率。②从医疗卫生机构中挑选出部分专员,定期到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防治咨询、预防及医疗等服务。③对于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如人口服务站、劳务市场、工地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通过文艺表演、流动宣传车、板报及宣传单等方式宣传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④由于流动人口大多居住环境较差、收入较低,且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因此,防治干预应以宣传教育模式为主[1]。采用方便、灵活、快捷及实用的流动宣传车开展宣传活动,广播艾滋病防治信息,在流动人口密集地区进行面对面交流,方法艾滋病宣传资料,让广大服务、厂矿、工地务工人员正确认识艾滋病,了解该疾病的危害性,从而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咨询率,让流动人口主动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⑤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城镇流动人群多为农村人口,相对来说,这一部分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因此,保健站及村委会应对这部分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预防、检测及宣传教育。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P<0.05)表示数据差异。

2 结 果

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防治干预后,流动人口自我保护意识、艾滋病自愿咨询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前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效果

3 讨 论

艾滋病危害性较大,且传播途径较多,如性传播、母婴传播及血液传播等,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主要由于人体感染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具有流行性广、病死率高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是传播疾病中的恶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流动人口指的是在外地从事务工、经商及社会服务等经济活动的人口,流动性较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主要以低收入、低文化的青壮年农民人群为主。流动人口艾滋病传染率较高,是传播艾滋病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降低艾滋病感染率,可有效降低艾滋病发病率,有利于公共卫生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应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充分发挥卫生服务机构和党组织的作用,加大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力度,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防治干预,通过治疗、预防、教育、宣传等途径,降低艾滋病发病率。在本研究中,86例流动人口通过实施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自我保护意识、艾滋病自愿咨询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前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可见,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利于艾滋病预防。

综上所述,可采用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对流动人口进行宣传教育,降低流动人口艾滋病感染率,防治艾滋病发生。

参考文献

[1] 季和平,徐会利,李书明,等.流动人口中实施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2(23):124-125.

[2] 白广义,李保军,刘殿武,等.对农村居民不同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远期效果的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08(05):162-163.

[3] 霍伟,姚晓明.石家庄站车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12(04):138-139.

论文作者:王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浅析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和效果论文_王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