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胡毅志

浅析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胡毅志

山东省城建设计院 山东济南 25002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为新建建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当今的建筑工程中,建筑项目设计的复杂性越来越大,而且设计周期短、工期紧张,传统的建设工程设计方式面临难以克服的瓶颈,存在各专业设计信息交流不畅、数据重用率低、项目各参与方沟通困难等问题。因此,如何最大化地提高设计效率和更好地满足业主越来越苛刻的需求,成为摆在所有设计人员面前的最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须实现各专业协同设计、施工一体化,而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便是这样一个提供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的得力工具平台,能有效提高建筑设计周期、设计效率、设计品质。本文首先对BI M技术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 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BI M技术;建筑设计;应用

1 BIM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即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21世纪初出现的全新概念,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建筑业影响后的必然产物。即通过特定工具软件,将建筑内全部构件、系统赋予相互关联的参数信息,并直观地以三维可视化的形式进行设计、修改、分析,并形成可用于方案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管理等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所参考的文件。BIM的技术核心是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这些数据信息在建筑全过程中动态变化调整,并可以及时准确地调用系统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从而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简单点说,BIM技术就是在造房子前,先在电脑里造好,提前将造好后的房子通过电脑表达出来,还可以不断试验进行优化。而BIM更大的价值在于协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信息的协同,项目不同参与方、利益相关方之间信息的协同,达到效率的提升。运用BIM实现工程设计的关键技术表现为协同作业、可视化设计和碰撞检查。基于BIM技术的应用软件为所有专业间的协同作业构筑了一个平台,采用事先分配好的工作集的各位设计者只需在规定时间频率内上传各自的新的工作内容,其他设计者即可实时查看到最新的工程设计信息,通过三维空间模式下的可视化设计方式,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进行设计和修改。这样,既可在每段工作周期内,完成各专业设计的同时,又实现了专业间的协调BIM技术的设计产品均为三维模型,设计者不仅是在平面视图中工作,也可以通过实时查看三维模型,在虚拟建筑空间中检查体验各项设计性能参数,对设计结果不断修正。应用BIM技术进行各个专业设计的碰撞检查,不但能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并且可以优化空间,方便使用和维修。最后,现场工程师还可以使用碰撞优化后的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的沟通能力。

1 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与过程来看,其大致可以分为整体层次关系设计以及构建设计等两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整体层次设计方面:所谓的整体层次设计是指基于大量的信息数据,并结合建筑的实际使用要求提供必须的建筑模型。并从最合理、最可行等角度来进行评价,为后续的施工方案提供科学的施工路径。在具体的层次关系设计过程中利用必要的模型软件可以提供现有建筑设计的应力支撑方式,同时考虑建筑模型的差异性来对其整体的合规性产生评价数据;在构建设计方面:构建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体,根据不同的结构构建来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梁、板、柱、墙等内容,在整体的结构设计下,可以对不同构建的需求信息(主要指应力需求)进行明确,并根据具体的应力要求提出可行的可选施工材料与方案。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则需要根据工程特征来进行选择便可以完成相关的操作,同时达到对施工细节最为广泛的指导效果。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基本理清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主要环节,而B1M软件能够实现全部环节内的基本设计功能,可以分为模型的集成化、参数的自动化以及信息的共享化等三个唯独,具体如下:第一,在模型的集成化应用方面。B1M技术是通过参数化的描述体系来固定相关的模型。不仅能够使得信息单元描述更为具体与合理,还能够形成同类数据的导入与组合。尤其是在建筑结构构建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设定来给出内部集成的模型方式,并进一步降低了设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B1M技术在模型引用的过程中通过物理信息的全面分析来自动评价,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参考,也能够有效的避免设计层面上的人为失误。第二,在参数的自动化方面。B1M提供的参数自动化体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其能够利用参数的形式对具体的数据库模型进行储存与调用,这使得后续应用更为具体,并形成了一种高效的反馈机制。另一方面其在新添加的结构构建过程中也能够自动转换成相关参数,并于己经形成的设计体系相联合,形成相互的参数规则,使得模型设计能够更好的与实际施工相互联系。第三,在信息共享方面。B1M提供了信息共享与转化模块,不仅能够直接读取己经完成设计中的全部信息,并能够建立完整的分析模型。同时提供了对3D模型的布局结构分层出图功能,使得3D施工图可以顺畅的转化为施工平面图,并且使得实际的施工进度与效果能够与B1M技术下的设计参数形成有效的互动,提高了系统的应用效率。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BIM的介入正慢慢地改变整个建筑行业的设计习惯与设计流程,通过在设计阶段的项目实践,其信息集成度高、信息关联度高、提高设计质量及可对建筑性能减优化优势正慢慢的凸显,BIM技术带来的建筑质量的提高与建筑能耗的降低都符合现阶段建筑行业推崇的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符合建筑发展的趋势.随着BIM技术研究的深入,BIM在设计中应用的领域会更广,将在建筑业中有更高层次的应用,最终提升建筑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润生,王文略. 浅析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4,v.35;No.13601:43-48.2013-12-23 17:16. 37.1440.

[2]肖良丽,方婉蓉,吴子昊,王小涛.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No.29701:74-77.

[3]赵一锋,席岳琳,张玉梅,王苗. 浅析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5,v.33;No.11602:23-25.

论文作者:胡毅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浅析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胡毅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