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服务应用于麻醉护理中的影响论文_董玉萍

四川省江油市九0三医院手术室 621700

摘要 目的:旨在探究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46例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其中第一组选用常规的麻醉护理,而第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经对比发现,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明显偏短,不良反应发生率偏低,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占据优势。结论: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麻醉护理,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模式有显著优势,值得推行。

关键词 人性化服务;麻醉护理;应用效果;常规护理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service on anesthesia nurs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umanized service in anesthesia care.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admissions of 46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23 cases, of which the first group using routine anesthesia nursing care, while the second group based on the humanized servic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dverse reac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by comparison with the first group, the second group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time was too short, the 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 rate is low,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lso dominate. Conclusion: the humanized service application in anesthesia care,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s] humanized service; anesthesia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routine nursing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形成,对医疗上的护理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激发护理质量的不断增加。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种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由此可见,将人性化服务运用于麻醉护理中,是一明智之举,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术后由于护理不当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同时促进患者术后更快地恢复。因而我院通过两组对比,探讨人性化服务应用于麻醉护理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接诊的4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入标准为无各大脏器疾病及无严重精神功能障碍等[2],盲分为两组,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43.31±7.96)岁。行常规护理的第一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为23~62岁,平均年龄(42.53±6.73)岁;行人性化服务的第二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为(43.58±7.65)岁。以上两组患者在研究资料上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第一组:采用常规麻醉护理方法,手术结束后拔除气管导管并将患者送入麻醉恢复室(PACU)[3],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体征指标检查,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的出现,一切工作完毕后将病人送回病房。

第二组:在第一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服务,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麻醉前的护理

负责麻醉前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就麻醉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除患者的疑惑,让患者了解麻醉恢复的必要性等,以及麻醉后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后遗症等。在此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表情变化,如果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不在状态,不安等情绪,应酌情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缓解病人压力,减轻心理负担,从而以最佳的状态准备接下来的麻醉工作。

1.2.2转入PACU后的护理

在将患者转入PACU后应告知患者,让患者减少对陌生环境所产生的焦虑感,注意对患者进行体征的常规检测,如若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加以处理。此外,要在心理上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让患者能够积极地对待疾病,坚强地面对和做康复治疗。

1.2.3转出PACU后的护理

应注意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对患者的麻醉指标加以测评,在评分达标后将患者转入病房,嘱咐患者家属一些注意事项,并于病房的护理人员做交接工作[4]。

1.3评定指标

包括住院时长、护理满意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住院时长是指从办理住院手续到术后痊愈的时间;护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层次,根据患者对护理的评分进行划分,满分10分,7分以上为满意,4~7分为一般,4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一般)与总例数的比值。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这一指定专用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整合、对比以及分析,采用x2进行计数资料的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0.01或p<0.05来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经实验对比,第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明显短于第一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第一组,组间差异明显,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结果比较

*注:与第一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人性化服务是围绕患者展开的一种护理模式,充分发挥患者的能动性,以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提升。因此,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麻醉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以达到顺利完成手术的目的。

本文中,第二组患者的住院时长(5.36±1.03)d明显短于第一组(9.69±2.78)d,不良反应发生率(4.34)%明显低于第一组(26.09)%,护理的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第一组(78.26)%,说明人性化服务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更快恢复。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服务运用于麻醉护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患者以及家属都是一个很好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启芳.浅论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72-73.

[2]代桂香.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5,28(6):149.

[3]彭红,邓玉兰,雷丽敏,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288-290.

[4]宋敏,丛丽霞,刘莹.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221-222.

论文作者:董玉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服务应用于麻醉护理中的影响论文_董玉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