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经济创新的区域金融发展:理论背景与总体框架_金融论文

支持经济创新的区域金融发展:理论背景与总体框架_金融论文

支持经济创新的区域金融发展:理论脉络与总体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脉络论文,框架论文,总体论文,区域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自次贷危机爆发到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出口型经济遭受了来自国际市场的较大冲击,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及其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保增长”和“稳增长”成为我国近年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国际金融危机给了我们总结和反思经济金融改革的良机。契合国际背景和经济改革进程,“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创新型社会、拉动内需的主要实现形式之一。然而对于“转型升级”和创新经济的理解,在内涵与方法论上人们仍存在认识上的偏颇与狭隘。同时,为寻求经济改革的金融支持,发挥金融核心的积极作用,很多时候金融发展已成为决策者制定经济金融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但结合“转型升级”和创新经济,金融发展应该注意和侧重什么?需要强调哪些方面?这不仅对政策制定和实务工作者来说不甚清楚,甚至对大部分的经济金融研究者来说,其创新经济的金融支持及金融发展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分歧。其中不乏不完整和不准确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其关键是要实现经济创新,经济创新需要扎实而富有竞争力的金融基础与金融环境(尤其是区域金融发展),这对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脉络出发,对经济创新与其区域金融支持的理论联系、逻辑发展以及区域金融发展的目标框架等问题一一展开论述。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理论脉络

(一)金融发展的研究视角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创新支持功能

从金融发展研究逐渐形成开始,相关的研究视角就一直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为关注的焦点,并已突显成为金融发展理论的主要研究范畴之一。

1.金融功能、金融效率与金融功能扩展提升

金融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使研究者具体化和深化了对金融发展内涵的认识。在此期间,该领域的研究侧重虽不时产生转变,形成分歧,或表达出观点上的某些对立,但对金融发展指标的量化研究工作始终热情不减。如对金融结构的持续论证与分析,充分表现出了学者们对金融发展问题不同的研究脉络。

2.金融发展的创新支持功能与区域金融视角

在金融功能观的研究方面,Merton & Bodie就曾比较系统的提出了金融功能的分析观点,他们将金融功能机制概括为六大方面。如果就金融联系实体经济的分析框架进行总结,多数学者还倾向于将金融发展的基本功能归为三项:一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其效率可以通过企业治理结构来进行考察);二实现风险的分担和管理;三是实现对信息的处理。而要联系到金融发展的创新支持功能,其更是将金融发展的基本功能实现了深化与综合。具体的分析研究视角可区分为两类金融发展观:

(1)金融服务功能的发展观。与金融结构的关注点不同,金融服务的功能观淡化了金融结构差异对经济(创新)活动的影响,更重视的是金融体系的信息披露和降低经济交易成本的能力。

(2)区域金融发展观。特别是联系企业主体更紧密的经济创新活动,在金融发展的视角中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从金融地理属性的角度来审视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创新活动的关系。尤其是其中的金融机构区位研究和区域金融系统演化模式及其路径的研究,它们将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与金融业务的资源配置效率尝试着联系起来,为发展中的金融体系及其制度建设提供了分析视角和微观的金融基础。

(二)金融发展创新支持功能的研究进展

随着经济金融背景的转换,面对理论研究上的诉求,研究者们已着手对金融发展的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展开研究。

首先,面对人们越来越关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将金融体系的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联系起来自然是经济金融学家们特别感兴趣的课题之一。Allen & Oura就再次审视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金融发展的研究已不只是关注金融发展的总体、数量,及其结构关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保持金融发展功能作用的稳定,同时也注意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其次,与企业等实体经济相联系,金融发展的区域、地域性因素也发挥出越发明显的积极作用。再次,产业升级与(企业)创新活动需要怎样的金融发展支持也倍受关注。最后,金融发展特别是区域金融发展对企业组织、活动的具体影响(尤其是影响与作用机制)需做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行理论扩展。

从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金融发展确实能起到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也是其之所以成为理论研究热点的原因之一。然而实事求是地分析,金融发展,进而具体到区域金融发展,其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功能与机制并非是直观、清晰的,甚至可以说金融发展本身并不会直接有助于经济创新发展。

三、转型升级、经济创新与区域金融发展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均在各自的发展战略或规划中提出了建立创新性经济的目标,其中的核心就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相比较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更强调转变过程中的“创新”。创新就意味着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不再依靠资源优势(土地、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而要以创新要素(知识、技术和经济制度创新)的质量作为推动发展的力量。

转型升级其重要的特征在于创新,而且需要重视经济创新,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运行效率,这样才能避免在经济趋同的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同时创新使投资领域的回报率持续增长或维持在一定水平,这样才会使得金融资源的配给具有可持续性,形成投融资、经济创新和金融发展间的良性互动。

区域金融最初引起学者们关注的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区域构造问题,其后随着区域金融差异的扩大。研究者花了较大的研究精力研究了诸如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状况、动态变化的特征、地区差异形成的原因;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和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的关系等问题。较一致的研究结论表明,区域金融发展随着经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各区域存在金融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并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表现出趋向收敛的必然规律;绝大多数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确实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从经济金融学角度所做的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发展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功效不同的金融支持作用,有些地区(如东、中部地区)获得了金融发展支持,经济获得快速增长;而有些地区(如西部地区)则并没有完全摆脱金融约束的樊篱。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动态非均衡的稳态,它不因差异存在、或经济增长的过程而逐渐消失,相反适当的区域金融差异还有助于金融资源在跨区域范围进行有效配置。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认识随着研究进展,理论观点日趋理性。

结合经济和技术创新,区域金融发展的目标框架就很清楚了,其和经济创新、转型升级的判别标准是一致的,即经济创新和区域金融发展都要达到效率提升的目的,区域金融发展不仅自身要追求金融效率、达到金融资源在金融体系内的区域合理配置,但更主要的目标还是发挥金融是经济核心的资源配置作用,以金融功能提升推动经济创新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基本原理和机制是认为金融要素(不同的金融结构及其构成)能够降低经济业务、项目投资的交易成本,分散、转移和控制风险,从而促进创新活动产生;另外通过金融媒介积累和形成了投资资本,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经济从中获得了发展的动力和增长源泉。那么具体到我国的区域金融发展,其能发挥的作用空间就更为巨大了。其原因有四:其一,是我国区域经济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拥有强烈的经济创新、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对经济创新需要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增加金融支持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这些是区域金融发展真正所能够做的事(非区域性的金融要素往往很难做到切实的金融支持)。其二,我国区域金融的发展规律说明,我国经济和创新活动的区域特性很强,经济创新必须主要从当地的区域金融资源要素中寻求支持与帮助。其三,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决定了我国经济创新活动也必须与区域金融发展形成互动发展关系。因为我国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在金融制度、管理体制、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或不足,全国性的金融网络、利用金融市场做投融资或进行风险创投等均很难借助,而在区域金融的地区金融体系(又以区域银行体系为代表)相对容易实现,管理体制等原因往往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四,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在经济创新支持要求上的差距也是推动区域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创新是实现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我国企业面临的投融资环境仍较难满足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像中小企业连采购销售所需的短期周转资金有时都难从银行获得。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之下,企业要转型、创新,作为区域金融资源调配者的区域金融体系也更有理由为经济创新承担起金融支持的责任重担。

无论是外部环境的变化,还是自身内在发展规律使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变都势在必行,市场主体的转型升级更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对于转型升级及其金融支持的发展问题,容易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本文的观点表明要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不在“升级”本身,而在于要构建创新型经济、实现知识技术与制度体系的创新(即经济创新);而从转型升级到经济创新,联系实体经济更加紧密的区域金融发展就必需进行更为深入的创新与改革。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创新的共同点,是效率的提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我国的特有国情(经济金融体制与金融地理特点),我国的经济创新主体更依赖于区域金融资源要素的作用和支持。与市场成熟国家强调金融结构调整以实现创新活动支持的观点和做法不同,受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以及地区差异等问题的制约,我国金融发展与进步的侧重点不应只将眼光放在金融结构的市场化倾斜方面。对于经济创新的金融支持来说,提升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及其金融效率尤为重要。

保证资源的配置效率是金融功能、效率提升的核心,同时也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创新活动的基本手段,因此提高包括金融资源在内的资源市场配置效率便是区域金融发展的运行目标及其检验标准;市场化、规范化和无歧视化的金融管理制度是区域金融发展取得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对经济创新,银行类金融机构与多层次金融市场之间的结合与联合是创新支持作用机制的有效保障;在金融体系当中,尤其面对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要融资特征的金融生态系统,市场化运作的征信系统,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以及大量专业化、功能特色鲜明的中介机构的存在,是区域金融发展创新支持作用的体系环境与功能基础。即区域金融发展体系的构建框架要在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目标的约束下,以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经济创新的金融支持,而以区域金融系统的适应性效率及其调整保证金融功能的提高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

标签:;  ;  ;  ;  ;  ;  ;  ;  ;  

支持经济创新的区域金融发展:理论背景与总体框架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