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伦理旗帜--论邓小平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思想的发展_集体主义论文

集体主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伦理旗帜--论邓小平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思想的发展_集体主义论文

集体主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伦理旗帜——试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思想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体主义论文,现代化建设论文,中国论文,旗帜论文,伦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经济活动,都蕴涵着道德的内容,在一个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体系内必定包含着道德选择,每一种经济体制也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它同时是一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理想的追求。集体主义道德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等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和能动促进作用。在经济活动中,如果盲目地受价值规律的支配,放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的引导,整个经济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受挫。邓小平十分强调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扬集体主义道德,并对集体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新的阐发和概括,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从理论和实践上,明确肯定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追求正当的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性,把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的个人利益,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多劳多得”作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错误思潮的干扰,我们在提倡和贯彻集体主义道德上,出现过只讲思想道德教育,不讲物质利益;只讲集体利益,不讲正当的个人利益的错误。从而损伤了广大群众从事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们的物质利益、个人利益从来是肯定和承认的。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推翻剥削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同时,把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辩证地统一起来。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保障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当的个人物质利益,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又是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和关心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个人物质利益,多次强调在组织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中,除了精神鼓励以外“物质鼓励也不能缺少”,要“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他深刻地指出,“人是需要一些个人利益来从事生产的”。〔2 〕提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3 〕他把正当的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和鼓励人们勤劳致富,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等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济政策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人们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的个人利益,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多劳多得”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阶段集体主义道德在经济政策上的生动体现。“勤劳致富”、“多劳多得”是对社会主义诚实劳动的鼓励和生产效益的促进,是对剥削阶级好逸恶劳、不劳而获旧道德的否定。我国改革开放15年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热忱,推动了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迅速发展。肯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追求正当的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性,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充分调动人的生产劳动的自觉性、进取心和首创精神,运用利益分配和劳动效益差异,形成劳动者个人之间、企业之间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劳动效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勤劳致富”、“多劳多得”在道德上是光荣的,这归根到底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使我国人民逐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

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和谐统一,把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鼓励人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的基本价值导向。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谓国家利益,是由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组成的利益集团,在经济、政治、精神文化诸方面利益的总和。它以促进全社会的总体文明进步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的道德尺度。所谓集体利益,是指由一定劳动者组成的利益集合体(如工厂、商店、学校、乡村等),在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诸方面利益的总和。它也是以促进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基本的道德尺度。同时,“集体利益”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国家利益也是一种集体利益。所谓个人利益,则是指个人的一切正当需求的总和。它首先是指个人的经济利益,同时不包括个人政治利益、精神文化等因素。它以与国家、集体利益保持目标、方向上一致为基本的道德尺度,并受社会、集体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的制约。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三者和谐统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特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伦理关系的本质特点。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有些人受过去“左”的思想的影响,把坚持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笼统解释为就是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这种只讲“服从”,不讲清三者利益的“统一”,影响集体主义道德在广大群众中的号召力,同时也不利于党的经济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人只讲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和集体利益;只顾局部利益,不顾社会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不良倾向。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指出:“按照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4〕他把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三者的和谐统一,相互结合,作为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改革政策、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的基本点和立足点。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也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最根本的利益规定性。应当看到,国家、集体利益对于个人利益来说,并不是虚幻的,脱离个人、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利益实体,而是个人的集体利益。国家、集体利益在构成上,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社会集体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总和。这样新型的国家、集体利益,既统辖个人利益,又不与个人利益相对立,而是最大限度地真实地代表个人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一方面,国家、集体的利益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的个人利益,否则,就无法充分调动每个劳动者的个人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国家集体利益就无法保证和实现;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也离不开国家、集体利益。我国各行各业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提高,从根本上依赖于国家和集体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否则,个人利益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正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之间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因此,邓小平提出了在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制定和落实各项改革方针、政策时,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的极其重要的集体主义道德思想。显然,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结合”、“统一”、“兼顾”,是我们当前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就是要求人们为三者利益和谐共生、同步实现而辛勤劳动,努力奋斗。凡是既有利于个人利益,又有利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情,就有理由、有责任、有义务去干;凡是只利于个人利益,不利于国家、集体的事情,就有必要、有责任、有义务去克服和防止。应该看到,在我们国家里,劳动者为国家、集体利益而奋斗与争取个人正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利益,是与每个劳动者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社会主义共同利益。只有自觉维护和大力发展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才能为个人利益的提高和个人的发展创造社会条件和保障。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

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决不意味着对劳动者正当个人利益的否定和任何忽视。恰恰相反,集体主义道德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国家、集体利益而奋斗的同时,要求我们始终重视和改善劳动者的正当个人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同的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的个人造成的,他们知道,这种对立只是表面的,因为这种对立的一面即所谓‘普遍的’一面总是不断地由另一面即私人利益的一面产生的,它决不是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历史的独立力量而与私人利益相对抗。”〔5 〕发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决不是抹煞劳动者的正当的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相反,它要实现以个人为本位的私有制社会中无法实现的对每个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个人价值、个人尊严的真正关心和重视,始终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看成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6〕

明确提出承认个人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把“先富”带“后富”,“先发展”带“后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的根本价值目标。

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承认正当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结合”、“统一”、“兼顾”,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贫穷,最终达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所在,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7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引下,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各项经济改革政策,始终不渝地把切实地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放在首位,以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共同富裕幸福为鹄的。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8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毫无疑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最大的优越性所在,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体现。

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价值目标具体途径,邓小平以他一贯的务实精神,一方面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从道德上论证了人们追求正当个人物质利益,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积极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尽快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为全国人民早日实现“小康”,逐步共同富裕起来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他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我国的现实出发,提出了“先富”带“后富”,“先发展”带“后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邓小平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以“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并积极鼓励“先富”的人和“先发展”的地区帮助、带动“后富”的人和“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这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本质,是集体主义道德理想与现实、目的与手段的完善统一。

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把克已奉公、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在必要情况下,为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作出一定牺牲,作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的崇高道德追求。

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11〕虽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力求把各种利益统一起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各种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有待逐步完善,三者利益关系这种理想状态的实现,还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与国家、集体利益的矛盾仍将存在。

就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状况而言,通常有三种:一是“和谐一致”状态。这是社会主义利益关系的一个本质特征。如,劳动者个人在劳动中既获得个人的利益,又直接增进国家和集体利益;国家和集体在生产发展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增加职工的工资,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这既是人们个人正当利益的要求,又是国家、集体利益本身的要求。对于满足这样的个人利益,集体主义道德要求我们加以肯定和支持。二是处在“无冲突”的状态。如劳动者个人的生活消费方式、个人的业余兴趣爱好等,常常是属于“个人的事”。有时从直接利益关系上看对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既不增进,也不损害,但合乎劳动者的正当个人需要。对于这样的正当个人利益,集体主义道德要求我们加以尊重和容许。三是处在“矛盾冲突”状态。这种“矛盾冲突”状态,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对抗性的矛盾冲突,即个人所追求的所谓“个人利益”纯粹是丧失和违背法律的行为,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肯定和包含的正当个人利益格格不入,这种“私利”的任何实现,都是对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的损害和侵犯。对此,无疑应加以坚决地否定和斗争。另一种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冲突,即个人想要追求和希望实现的个人利益本身,具有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上的一定合理性,但是有时如果只顾个人利益的实现,会直接影响或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两者不可兼顾。对此,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要求我们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对个人利益加以自觉地约束,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

任何社会的道德原则,都包含着要求人们对自己的一定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要求人们为“共同利益”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要求人们的个人利益作出某些自我牺牲,不是盲目的,而是理智的;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强迫的,而是依靠人们的觉悟自觉自愿的。在总体上而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要求人们个人利益作出的自我牺牲,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国家和集体虽尽了最大的努力,仍一时无法满足个人的正当需要的情况发生的。或者是为了全体劳动者长远的、总体的利益,为了追求社会集体的共同利益目标,而要求个人作出“必要的”,暂时的自我牺牲。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践,社会的发展总是以或多或少的个人利益的牺牲为条件的。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最大利益这个崇高目标而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应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一切有觉悟的劳动者的自觉道德选择。

我们应当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伟大伦理旗帜,鼓舞人们、教育人们,向着伟大的目标迈进。

注释: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262页。

〔2〕〔3〕〔4〕〔1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1、175、351、33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5—276、84页。

〔8〕〔9〕〔1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3—364、373、373—374页。

标签:;  ;  ;  ;  ;  ;  ;  ;  ;  ;  

集体主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伦理旗帜--论邓小平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思想的发展_集体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