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探讨论文_许中胜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探讨论文_许中胜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当今课堂上的重点内容,小学数学也不例外,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样也必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本文将围绕“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探讨”的课题,寻找新的方法和策略,以至于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探讨

数学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准确,复杂,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数学也能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带领作用,采取正确的实施策略,加上学生的融入配合,才能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突破新的教学难点,才能有效应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至今出现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落后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而且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思维也逐渐固化。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仅仅就是将知识内容毫无加工的讲授给学生,通过枯燥无味的课本来完成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又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进行加强,使学生逐渐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教师只是将教学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学生同样也是将学习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教师和学生都逐渐成为了工作的机器。教师要明白,对学生的教育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所以,教学方式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不对,再怎么努力也是用处不大的。同样,教师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因为只有对学生拥有足够的了解,教学过程才能更好的进行[1]。

(二)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认识错误

因为传统思想的原因,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往往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追求的目标,认为学习成绩就是一切,学校之间的激烈竞争,班级之间的激烈追逐,都是对学习成绩的盲目追求。教师需要改变目前这种错误的教学目标,要清楚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教师要知道教学目标并不是那一目了然的期末成绩[2]。小学数学也是一门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小学数学对学生来说是复杂的,有难度的,是一门能够拉开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门学科,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会将成绩看作是最重要的,教师现阶段的教学目标要从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逐渐转移到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上来,面对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的提高,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这些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更好的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

二、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种符合现代化社会的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随着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逐渐对社会上的任何角色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个自身的思维空间,尤其是对数学教学而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成为了各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其实到底应该怎样去使学生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呢?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学生对数学产生的感受和意义,学生必须先全面认识一下这门学科,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去学习,而渐渐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两部分的内容,独立学习可以让学生养成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认识到团结的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当学生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不用那么着急的讲解运算方法,而是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解答,当学生自我思考结束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看看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合作来完成。随后,教师可以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解题方法来引导学生,看学生是否可以从中找到相似的理论知识可以运用到今天的课堂上[3]。课余时间也是一个复习巩固的好时机,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量”不用多,但一定要保证“质”,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在的能力。

(二)将生活实例融入到课堂上

人类属于一种群居动物,人与人的相处逐渐构成了一个社会生活空间,生活可以帮助每个人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未知的秘密,是一位全能化的“老师”。小学生还处于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更期待生活与课堂上的碰。事实上,学生还并不能将生活与学习完全分开,这一优势就足以让生活顺利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上,小学数学虽然作为数学学科中的基础教学,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也是不小的,所以,生活例子的加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理论。从生活中举例,能够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然后利用生活实例来进行思考,逐渐形成自身的思维模式,提高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认识方向——测定方向”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城市里的一些主要坐标来进行认识学习,可以问一问学生“在周末的时候你最喜欢去哪里玩?这个地方位于学校的哪个方向?它又位于家里的哪个方向?”教师可以将城市地图拿出来让学生仅供参考,也可以用手绘在黑板上呈现出来,方便学生的理解,给出学生出发点和目的地,让学生思考需要向哪个方向走,在哪个地方转弯,又面向哪个方向走。随后,可以用校园地图,指出一些校园坐标来对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化已经影响了生活中的每一份子,电子信息设备更是应该用在每一个行业里,多媒体教学已经融入到了当今的教育体制中,数学事实上也是一门比较抽象化的科学,所以教师就需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知识生动形象化,多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就完全可以达到教师的要求,视频,音频,PPT等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课堂上,它们也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将公式,方向,形状等知识形象的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脑能力,也逐渐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新时代产物的应用也让学生产生了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4]。

举一个例子,当教师在进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由于多变的形状,难以掌控的图像,往往也是让教师棘手的问题之一,但多媒体就能很好的展现每一个图像的形状和变化,既方便了教师,也促进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放出一些图例来让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传统的古代建筑,松树的形状,飞机的形状等等,都可以从中找到轴对称知识的存在,全方面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学生对于学习的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

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教育同样也要进步,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教师要交给学生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是学习方法,还有优秀的品质,让学生在成长的同时拥有自身的数学思维,坚持不懈的韧劲,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彭步斌.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130

[2]吴爽,许志慧.多元智能理论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19):90-91

[3]谢晓溪.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8):66.

[4]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5(04):42-45.

论文作者:许中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探讨论文_许中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