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论文_沈汐波

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论文_沈汐波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315040)

【摘 要】混凝土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包括承载力过低、倾斜度过大、出现断桩现象等。为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应该严格把握预制桩技术、灌注桩技术、缺陷处理技术。并加强施工管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重视现场勘察管理、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关键词】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施工管理;预制桩;灌注桩

引言

随着施工技术发展与进步,土木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高度不断加大。为确保结构稳固可靠,满足施工建设需要,加强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混凝土桩基是常见的桩基形式,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有效应用。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不仅要严格遵循工艺流程,落实施工技术措施,还要加强施工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文章探讨分析混凝土桩基施工常见的问题,并提出施工技术和管理对策,希望能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与参考。

1.混凝土桩基施工常见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桩基施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和内容,但由于一些施工单位忽视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桩基设计不到位,导致桩基工程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承载力过低。具体表现为承载力未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淡薄,没有遵循技术规范标准开展施工,导致桩的沉入深度不够。桩端没有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但桩深满足设计值。或者最终贯入度过大,桩打落在坚硬的障碍物上,影响其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桩身倾斜度过大,断裂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桩基承载力,或者勘察报告不全面,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数据资料不全面,难以有效指导桩基施工,容易导致质量缺陷出现。

1.2倾斜度过大。严格控制倾斜度是混凝土桩基施工的关键内容,也是每个施工单位需要关注的重点。但目前该项工作不到位,导致桩的倾斜度过大。常见原因包括:混凝土预制桩质量较差,桩顶面倾斜和桩尖位置出现变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桩基出现偏移现象,桩尖位置偏移,导致桩身出现倾斜现象。或者桩机安装位置不正,桩架与地面不垂直,桩身、桩锤、桩帽的中心线不重合,出现偏移现象。桩距控制不合理,挤压效应明显,基坑土方开挖控制不到位,影响倾斜度控制工作,导致偏移度过大。

1.3出现断桩现象。桩的倾斜度过大,桩起吊、运输的支点位置不当,沉桩时桩身弯曲过大出现断裂现象,锤击次数过大,用力过度导致断桩现象发生。灌注混凝土桩提升速度过快,接头处理不到位,这些问题出现影响施工顺利进行,

2.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对策

为避免质量缺陷出现,保证桩基施工质量,首先就要落实施工技术,严格遵循技术规范要求。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完善和控制对策。

2.1预制桩技术。常用预制桩包括管桩和方桩两种不同类型,施工中结合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合理选择。常用沉桩方法包括水冲沉桩法、锤击打入法、静力压桩法、振动沉桩法等,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施工中需要严格质量控制,加强每个施工环节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利用预制桩施工时,静压入桩前要保证入桩路线正确,促进入桩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地基上溢、挤土、桩基础倾斜等问题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压桩时要重视桩基础保护,尤其保护好桩身。合理控制压桩速度,一般在1m/min为宜,避免桩基出现偏移现象,并保证桩基下压过程中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规范值,提高预制桩施工效果。

2.2灌注桩技术。灌注桩也是桩基施工常见的技术类型,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保证材料质量合格,设备性能良好,审核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保证混凝土配合比满足要求,混凝土搅拌到位,和易性良好,提高混凝土质量和灌注桩浇筑施工质量。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桩型满足要求,桩长符合施工规范,发现缺陷立即处理,注重施工设备维护和保养,做好施工材料保护工作。灌注桩施工前检查混凝土均匀性、和易性、塌落度,保证各项指标合格,不合格的混凝土不能用于施工。避免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有利于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此外,灌注桩施工中,还要合理选择桩型和桩长,结合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质条件,合理设计不同桩基方案,做好对比分析工作,选择最优方案。同时还要进行参数计算,严格控制桩基设计和施工偏差,促进桩基施工质量提高。

2.3缺陷处理技术。如果混凝土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利用补沉法进行处理。另外对存在的质量缺陷,主要处理方法有补桩法、补送结合法、纠偏法、扩大承台法、复合地基法,还可以采用修改桩型或者沉桩参数的方式,合理改变桩入土深度、改变桩位等,实现对施工缺陷的有效处理,达到提高混凝土桩基质量的目的。

3.混凝土桩基施工管理对策

除了把握技术要点,有效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之外,还要加强混凝土桩基施工管理工作,综合采取以下有效的管理对策。

3.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桩基础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的准备,合理安排现场施工,加强管理工作,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成桩之前需要清洁施工现场,清理干净施工现场所有的障碍物,包括废旧的残留基础,建筑物的废渣,固体废弃物等,保证施工现场平整,避免因现场清理不到位而影响施工质量。桩基础施工为密集群桩,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现场平整,以加强桩基础平整度和垂直度的控制。同时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根据现场基本情况和施工建设需要,合理选择桩基础类型,有效安排施工,促进施工顺利进行。

3.2重视现场勘察管理。桩基础施工之前,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好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勘察工作,勘察人员必须认识仔细,遵循规范要求进行各项工作。尽可能详细、准确的获取工程建设资料,掌握施工现场基本情况,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具体来说,勘察内容包括周围建筑物的数量和类型,周围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位置,施工现场地形地貌,施工现场环境等,周围管道、路线敷设等情况。在掌握这些情况的基础上,做好记录工作,确保各项数据准确,为科学进行方案设计,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3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为保障混凝土桩基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制定并落实施工管理责任制,让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责任意识,有效落实质量控制各项制度。建立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效开展混凝土桩基础施工,调动工作积极性。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对施工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做好数据记录工作。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及时排除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施工顺利进行,为保证混凝土桩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4.结束语

作为土木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桩基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此,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结合工程建设需要把握每个施工技术要点,加强施工管理,实现对质量缺陷的有效预防,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有效保障混凝土桩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蒙强军.关于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岩土工程,2014(6),88-90

[2]刘克辉.混凝土在路桥桩基施工中的作用及技术[J].交通标准化,2013(2),18-20

[3]侯永富.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低碳世界,2009(6),138-139

[4]穆光远.混凝土在建筑桩基施工中的运用[J].门窗,2015(4).233

[5]路阿隆,王君来.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与发展,2013(12), 201-202

论文作者:沈汐波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论文_沈汐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