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现状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_显著性论文

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研究论文,及其相关论文,现状论文,因素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是一种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的特定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1]。正是因为教师拥有了PCK才凸显出教师的专业性,一般教师和专家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其PCK水平不同[2]。一个教师其PCK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所以为了实现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明确教师目前的PCK现状以及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以河北省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为对象,就其PCK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过程

      (一)问卷的编制

      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认为化学教师的PCK是化学观、素材知识、教学策略技能3种知识的整合。其中“化学观”知识指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学科的统领性认知,包括化学学科的性质以及化学整个课程的知识等;“素材知识”指化学教师教学中的2大知识支柱——学科知识和学生知识;“策略技能”指教师在教学中用到的知识表征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技能。化学教师PCK结构详见表1。

      

      问卷按照化学教师PCK的组成结构,结合新课程理念,选取了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内容为载体。问卷主要分为2大部分,第1部分是对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第2部分是对教师PCK3个维度知识的调查,题型为选择题。其中问卷主体第2部分设置了30道问题:“化学观”8题,“素材知识”10题,“策略技能”12题。

      为了保证问卷内容的有效性,问卷编制过程中研究者咨询了教学论方面的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问卷编制完成后对部分初中教师进行了试测,并依据测试结果对问卷内容、题目排序以及用词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最后确定了所用问卷。

      (二)调查对象

      调查的对象是“国培计划(2012)”置换培训项目初中化学研修班的71位学员,分别来自河北省71所农村中学。具体情况如表2。

      

      由表2可得,调查对象分布比较合理,符合统计学的要求。

      (三)问卷的处理方法

      对于问卷的处理,采用赋分的方式对问卷进行编码。PCK各个维度的题目总数不同,为便于比较,分析时将各维度分数等比例换算成10道题的得分(即“化学观”维度共8道题,最后分析时的分值为原得分的1.25倍,其他维度以此类推)。每1题A选项4分,B选项3分,C选项2分,D选项1分。最后总分的分值与知识水平的对应关系详见表3。

      编码结束后,使用SPSS 19.0软件对问卷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现状

      1.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水平统计及分析

      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PCK整体水平进行考查,得分的统计结果详见表4。

      

      表4中数据表明:“化学观”维度平均得分为28.46,处于B水平;“素材知识”维度平均得分为24.49,为C水平;“策略技能”维度平均得分为26.24,上述3个维度总分的平均得分为26.39,说明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PCK整体水平处于B水平的偏低水平。上述3个维度平均得分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化学观”“策略技能”“素材知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的PCK整体处于“较清楚地理解”的水平,而3个维度中“化学观”的水平最高,“素材知识”的水平最低。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对于化学新课程的性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已经有了较好地把握,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学历偏低,且学科知识及教育心理学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和完善,所以其化学的知识体系以及学生的迷思概念等知识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另外,教师与学生间缺乏沟通也是教师素材知识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的化学观、素材知识、策略技能3类知识间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研究农村化学教师的化学观、素材知识、策略技能3类知识间的相互影响,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本调查中,相关系数与相关性的对应关系如下:[0.0,0.2]为不相关,(0.2,0.4]为弱相关,(0.4,0.6]为中等程度相关,(0.6,0.8]为强相关,(0.8,1.0]为极强相关。调查结果如右表5。

      从表5数据可知,“化学观”与“素材知识”的相关系数为0.702,2者之间相关性为强;“化学观”与“策略技能”的相关系数为0.662,2者间相关性为强;“素材知识”与“策略技能”的相关系数为0.760,2者为强相关。而“总分”部分与“化学观”“素材知识”和“策略技能”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867、0.919、0.906,均表现为极强相关。从上述分析可得,3个维度的知识间的相关性均为强相关,其中“素材知识”与“策略技能”的相关性最强;与总分相关性最强的是“素材知识”,其次是“策略技能”,“化学观”最低。出现这种结果可以充分地说明,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而言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学生知识还是策略性知识都是缺一不可的,3者与教师的教学效果紧密相连。而素材知识和策略知识相关性更强是因为每个具体的实际教学情境都有所不同,在教学观念的指导之下,教师会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学生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所以相对于化学观而言,2者的相关性会更强。

      

      (二)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的相关因素分析

      1.年龄与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的相关性分析

      在所调查的化学教师中,年龄跨度在20~49之间,为了考察年龄与化学教师的PCK是否存在显著相关,对其进行了多重比较,调查统计结果见表6。

      

      由表6可得,PCK3个维度的知识“化学观”“素材知识”“策略技能”和总分的p值均小于0.01,即不同年龄段间的教师在“化学观”“素材知识”“策略技能”和总分4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化学观”“素材知识”“策略技能”和总分4部分里,“20~29”岁这一水平与“30~39”岁、“40~49”岁2水平的p值均小于0.01,即“20~29”岁这一年龄段的教师在以上4部分中与“30~39”岁、“40~49”岁2个年龄段的教师均表现为显著的差异。“30~39”岁与“40~49”岁在“化学观”“素材知识”“策略技能”的p值为0.035、0.024、0.013(<0.05),说明2个年龄段的教师在3个知识维度上存在的是显著性差异;而总分1栏中“30~39”岁与“40~49”岁的p值为0.007(<0.01),即2个年龄段从总体上来看差异性是显著的。这可能是因为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是教师PCK的重要知识来源,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都有所增长,为教师的PCK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教龄与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的相关性分析

      所调查的化学教师教龄一共分成了“3年以下”“3~5年”“5~10年”和“10年以上”4个阶段,为了考察教龄与化学教师的PCK是否显著相关,对其进行了统计,结果见右表7。

      由表7可知,教龄这一因素在“化学观”“素材知识”“策略技能”和总分的p值均小于0.01,表示不同年龄段间的教师在“化学观”“素材知识”“策略技能”和总分4个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3年以下”教龄段的教师与“3~5年”的教师在“化学观”1栏中p值为0.001(<0.01)表示2个教龄段的教师该部分知识存在显著的差异;“总分”1栏中p值为0.026(<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处于“3年以下”教龄段的教师与“5~10年”“10年以上”2年龄段的教师在“化学观”“素材知识”“策略技能”和总分4栏中的p值均小于0.01,存在显著的差异。“3~5年”与“10年以上”2个教龄段的教师在“化学观”“策略技能”2栏中的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素材知识”“总分”2栏中的p值小于0.01,存在显著的差异。“5~10年”与“10年以上”2个教龄段的教师在“化学观”和“总分”栏目中的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综上分析,说明不同教龄的化学教师的PCK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相隔的教龄段之间这种差异比较明显。说明随着教龄的不同,其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也有所不同,因而其知识的表征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刚入职的教师身上这种差异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3.学历与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的相关性分析

      所调查的教师学历一共有3个层次,为考察学历与教师PCK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结果显示如下页表8。

      

      表8中,“化学观”“素材知识”和“总分”3栏中的p值均小于0.05,不同学历水平在以上3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策略技能”一栏中p值为0.61(0.05),各学历水平在该维度的知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该现象后文将进行深入分析。

      进一步分析可得,“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在“化学观”一栏中p值为0.04(<0.05),表现为显著性差异;而在另外的“素材知识”“策略技能”以及“总分”3栏中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2个学历水平在这几部分中没有显著性差异。“专科”学历和“专科以下”学历的教师在所有的栏目中p值均大于0.05,说明“专科”学历和“专科以下”学历的教师PCK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本科”和“专科以下”2个学历的教师在“化学观”“素材知识”和“总分”3栏中p值全部小于0.01,说明2个学历水平在上述的3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策略技能”一栏中p值为0.19,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不同学历的化学教师其PCK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教师接受的学历教育不同,其知识储备、文化底蕴、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等是不同的,进而影响了其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对素材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最终导致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差异性。

      4.职称与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的相关性分析

      所调查的化学教师职称共有4个层次,为考察职称与教师PCK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具体结果显示如表9。

      

      观察表9可知,“化学观”“素材知识”“策略技能”和“总分”4栏中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不同职称水平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其PCK水平从总体和3个维度讲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进一步观察可知,“中二”和“未定级”2个职称水平的化学教师在“化学观”和“总分”2栏的比较中p值均小于0.01,2个职称水平在这2部分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素材知识”一栏中p值为0.10(>0.05),在该部分知识2个职称水平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策略技能”1栏中p值为0.13(<0.05),2个职称水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一”和“中二”2个职称水平在“化学观”、“素材知识”和“总分”3栏中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为显著性;而“策略技能”部分的p值为0.095,“中一”和“中二”2个职称在该部分知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中高”和“中一”2个职称水平的化学教师在全部的4栏比较中p值都大于0.05,说明“中高”和“中一”的化学教师间的PCK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该现象本文将在后面进行深入分析。“中高”和“中二”2个职称水平的化学教师在“化学观”“素材知识”和“策略技能”3个维度知识的比较中p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总分”上看“中高”职称的化学教师和“中一”职称的化学教师之间的p值小于0.01,存在显著的差异。职称为“未定级”的化学教师和职称为“中高”“中一”的化学教师在全部的4个栏目比较中p值均小于0.01,存在显著的差异。综上所述,职称与教师的PCK水平存在显著相关。由于不同职称的教师他们对于课程本身的理解以及思考研究问题的方式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他们在对同一知识问题进行表征或处理的时候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案,进一步也影响了他们PCK的发展。

      四、结论与启示

      (一)调查结论

      (1)河北省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PCK水平,尤其是“素材知识”这一维度的水平还有待提升;(2)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以及不同职称化学教师的PCK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调查启示

      1.注重职前“策略技能”培养

      经分析发现,只有“策略技能”这一部分在不同学历水平之间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且该部分的得分也普遍比较低。这表明在职前教育中,无论是本科、专科还是专科以下的学校对于“策略技能”这一部分的培养都较为忽视。研究者认为应适当在教学中加重校本研修、微型课堂等与实际学科教学相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的职前培养。

      2.注重提升高职称教师的发展意识

      关于职称的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和中一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在各个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农村初中高职称的化学教师其PCK水平发展达到了一个瓶颈。通过访谈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职称教师普遍安于现状,对于发展自身教学水平的主观愿望较低。从某种程度上讲,中高职称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代表了我国初中教育的最高水平,他们的教学水平如果停滞不前,那么对于整个初中的教育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强调教师学习终身化,就显得极为必要。

      3.注重加快新教师入职进度

      影响因素年龄、教龄的调查结果均显示:最低水平与其他水平间均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这一现象说明:教师入职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缩短教师入职时间,让教师尽快地掌握适合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和方法,对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主要源于职前教育的不充分。一般师范院校学制只有4年,这就导致了学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育学和本学科2个学科的学习任务[3]。另外一方面,现今的师范院校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和书面式考核,这也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因此,加快教师入职进度需从高校改革做起。

      4.注重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

      经调查发现,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素材知识是3个维度知识中水平最低的,属于“不太清楚,有限地理解”的范畴。这一现象说明: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在职前教育时没有很好地掌握化学内容知识,学科理解程度较浅。鉴于这种情况,一方面应该对职前教师教育进行整顿,加强针对性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推广在职教师的职后进修培训,并形成制度,为促进教师专业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帮助。

标签:;  ;  ;  ;  ;  ;  ;  ;  ;  

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现状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_显著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