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适应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_青年期论文

社会适应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_青年期论文

青年期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与家庭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生子女论文,家庭教育论文,社会论文,青年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导言

1979年,我国开始以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来控制人口的增长。应该说,这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特殊条件下采取的一种历史选择。目前全国独生子女的总数大约在7000万左右。许多城市早在1974年就提倡少生孩子。第一批领取独生子女证的独生子女,现在都已经是22、23岁的青年人了。他们开始面临继续升学、劳动就业、恋爱婚姻、社会交往等一系列社会适应的新任务。进入青年期的独生子女现状究竟如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实施了“走进青年期的上海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课题。

研究方法

这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上海共发放问卷1040份,发放对象为15~29岁的青少年,其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三项指标的抽样比例,依据是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的上海统计资料。样本分布的范围涉及普通中学学生(12.25%)、职业技术学校学生(11.83%)、高等院校学生(6.65%)、中小学校教师(2.43%)、医务人员(3.17%)、政府公务员(7.18%)、企业员工(28.93%)、商店营业员(6.44%)、宾馆服务员(4.22%)、社区工作人员(16.16%)、郊区农民(0.74%)。实际回收有效样本916份,其中:男性453人.占49.45%:女性463人,占50.55%;独生子女434人,占47.28%;非独生子女482人,占52.72%。

这次调查的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活需要、人格特征、社会参与、社会交往、职业选择与适应、经济与消费、家庭生活、恋爱婚姻等九个方面,涉及272个变量指标我们对271个指标作了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因素的相关分析,并作了双向表的卡方检验。

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76%的指标在统计学上并不呈现显著性意义,说明进入青年期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有所差异,但不存在本质差异。有所差异所表现的积极方面,构成了青年独生子女的主流。

第一,独生子女的实际文化程度及对提高文化程度的需求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大专以上学历(含大学本科、研究生)的独生子女为8.83%,而非独生子女为5.96%;高中学历(含技校、中专)的独生子女为18.23%,而非独生子女为14.80%。在调查青年的生活需要时,我们又让其对“升入理想学校”的需要程度作出判断,结果表示“非常需要”的独生子女占30.88%,而非独生子女占28.47%;相反表示“说不清”和“不需要”的独生子女为0.46%,而非独生子女则为1.51%。

第二,独生子女较之于非独生子女更注重实现个人的价值及发挥个人的才干。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是“能出名”的独生子女为15.17%,而非独生子女为13.86%;认为这一点“不太重要”及“很不重要”的独生子女为18.01%,而非独生子女高达27.25%。至于择业时注重选“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独生子女占12.6%,而非独生子女仅占9.59%;相反表示这一标准“不太重要”或“很不重要”的独生子女仅占4.86%,而非独生子女高达11.49%。

第三,独生子女对“创造性”的自我评价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我们在调查中询问:“你是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吗?”回答“非常符合”的独生子女占5.71%,而非独生子女只占2.80%;回答“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的独生子女占7.69%,而非独生子女高达12.8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所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方面表现为:

1.社会交往问题 我们向被调查者询问:在社会交往中“害怕被孤立”是否符合您个人的实际情况。结果,回答“非常符合”的独生子女高达“11.42%,而非独生子女仅占7.81%;反过来,回答“不大符合”的独生子女为5.83%,而非独生子女为8.94%。这说明青年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较多地担心不被别人接纳,不能融入社交圈子。当调查“您现在已经结交的朋友年龄属于哪一类”时,40.39%的独生子女选择“同龄朋友”,低于非独生子女的作此选择(42.13%);4.75%的独生子女选择“年岁大些的朋友”,也低于非独生子女对此所作的选择(8.80%)。两者不仅在交友对象上有差异,而且在交友数量上也有些不同。青年独生子女社会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独生”、“独门”、“独户”中找到一部分原因。因为“独生”而失去兄弟关系的基本模式,加上父母过多的呵护与迁就,使他们在生活中有可能不善于去处理相应的各种人际关系。因为“独门”,孩子们被迫关在各自的家里,在课余无法尝到许多小朋友在一起遇到的喜怒哀乐。在缺乏这些锻炼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发展就会增加障碍。

2.职业适应问题 我们设问:“您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不称心、不满意时,通常会倾向于哪一种做法?”表示“跳槽”(指换单位)的独生子女为23.48%,非独生子女为22.44%,前者要高出1.04个百分点;而表示“既然干上这一行,就应该爱上这一行”的独生子女为8.56%,而非独生子女为14.14%,后者要比前者高出5.5个百分点。调查显示“从来没有”“跳过槽”的独生子女为34.97%,而非独生子女为41.63%。虽然“跳槽”能否最终实现由各种因素决定,但与个人综合能力尤其是生存发展能力的高低不无关系。调查证实,一些父母至今还不舍得让已成长的独生子女参与更多的家务劳动。青年独生子女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每天半小时的占23.23%,1小时的占5.38%,1.5小时的占4.11%,2小时的占3.54%,均低于非独生子女。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青年独生子女的每天半小时的占0.5~1小时,仅相当于一个美国小学生每天的劳动时间。

3.社会责任问题 调查设计了不同的“助人”场景;在一系列问题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表现出比较积极的参与精神,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当我们调查“和平时期,您有主动参军的打算吗?”结果表示“有”的独生子女为11.18%,低于非独生子女的17.40%。青年独生子女对待“参军”所持的态度,有着象怕苦怕累、远离父母、缺乏安全等非常复杂的原因,难以一概而论。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看到家庭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对子女的影响。现在由于激烈的学业竞争,学校的教育功能延伸到家庭中来,原本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家庭教育被智力培养和开发所代替。长大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做人的问题被忽视了。

4.消费生活问题 独生子女“赞成量入为出、节约开支”的占19.74%,而赞同这一观点的非独生子女则占到25.93%,独生子女赞同“能挣能花”的占14.14%,高于非独生子女(13.08%)。这说明独生子女对于传统消费观念的偏离要大一些。我们又发现独生子女的平时衣食化费比非独生子女低6%左右,而追求名牌穿着则要高出一倍。这说明青年独生子女存在一定程度的高消费现象。青年独生子女高消费与平时较少承担家庭的生活开支有直接的关系。已经就业的独生子女每个月把钱(比如工资的一半)“上交”家庭(父母或配偶)的,是非独生子女人数的三分之一。独生子女中出现追求高消费以及缺乏家庭经济责任感的现象,主要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引起的。在大多数家庭收入目前还不太富裕的情况下,这种对孩子需求的满足,一定程度上是大大降低父母生活水平为代价的。在独生子女进入青年期后,父母依然忽视对孩子承担家庭经济责任感的培养,继续为已就业的孩子“免费”提供衣食住行。这样,大多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手中有更多的钱,其消费偏离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可能性也就大得多。

分析

比如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存在较系统的差异。独生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使他们更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与智力开发。这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父亲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比例为15.94%,而非独生子女父亲为13.54%;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比例为6.83%,而非独生子女母亲为3.96%(显著性水平P<0.05)。独生子女父母从事职业领域明显不同。他们从事脑力劳动的比例大多都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显著性水平P<0.05)。父母文化、职业背景的不同,无论在观念还是行为上,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比如在家庭教育上,我们询问被调查者:平时“父母管得最严的是哪些方面?”虽然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首选的内容都是“学习”,但次选独生子女为“待人接物和礼仪”,而非独生子女为“不乱化钱”(显著性水平P<0.05)。因此在消费观念与行为方面,独生子女出现高消费的现象就可以理解了。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也是造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深层原因。这次调查结果显示,从来没有过寄宿生活的独生子女为31.56%,高于非独生子女的25.30%(显著性水平P<0.05)。独生子女父母舍不得让孩子过集体生活、担心其受苦犯病的倾向十分明显。而这一点成为独生子女产生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弱点的重要因素之一。

讨论

青年独生子女在社会适应中的问题说明目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担负的功能还远未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如下问题值得讨论:

第一,制订《青少年劳动法》,强化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制订《青少年劳动法》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不准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而剥夺孩子参加各种劳动的权利;二是防止孩子相互攀比逃避家务和其它劳动的现象;三是保证教育大纲规定的劳动安排不被教学活动随意替代。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教育职能的这种转变,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天,让独生子女参与家务劳动,就不单是让他们流多少汗,不单是减轻父母多少负担,而是让他们从学会生存到提高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这种整体素质的提高正是独生子女未来参与社会所必须具备的。

第二,实施“以群治独”战略,把青少年活动纳入社区建设规划。

以群治独是指以群体生活来改变独生子女因特殊家庭生活环境而形成的各种心理及人格上的缺陷。独生子女早期发展中存在的弱点,从现象上看似乎“与生俱来”,但实质上由陈旧的教育观以及不健康的教育环境造成。在日常生活中,独生子女仍有相当部分时间被“封闭”在家里。实行双休日后这种状况更加突出。目前上海正在大力推进的社区建设,将有助于把独生子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多年来,为青少年建立活动场所的呼吁将因此而得到解决。青少年在社区内参加各种活动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在新的同龄人群体中学会友好相处,学会相互合作,学会助人为乐,甚至学会组织与管理。

第三,完善成人仪式和成人意识教育,使青年独生子女树立神圣的社会责任感。

成人仪式对独生子女教育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建议成人仪式举行之前,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成人意识教育。在现时代,成人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从个体对自身的要求看,必须具备生存意识、创造意识、人格意识、现代人意识等;从社会对个体的要求看,必须具备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家庭意识、社交意识、志愿者服务意识等。树立了这些理性意识,青年独生子女再举起右手进行成人宣誓,他们会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这是一种未成年人获得成人地位的沉重,一种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沉重,这种沉重感就是青年独生子女最需要具备的社会责任意识。

标签:;  

社会适应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_青年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