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校园欺凌问题分析论文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校园欺凌问题分析论文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校园欺凌问题分析

高平安 1 郭 钊 2

(1.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2.湘潭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湖南湘潭 411101)

摘 要: 基于人口流动的背景,分析校园欺凌的现状特征、形成机理和防治策略。研究发现:(1)在人口快速、大规模流动中,校园欺凌呈现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高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群体居多,欺凌手段、方式和危害更为严重等特征;(2)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的家庭、学校、社会等生态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裂变,因而是校园欺凌问题发生的深层次根源;(3)完善人口流动时代的家庭化发展政策、构建与人口流动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促进不同人口群体之间的社会融合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人口学路径。

关键词: 人口流动;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人口治理

一、引言

近年来,学生在教室、操场、厕所、宿舍、放学路上等校园内外,通过语言、肢体、关系及网络等手段对另一方实施蓄意、恶意的欺凌行为,在我国各地学校之中时有发生。为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现象,2016年以来,教育部等部门接连发出《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和《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显示了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对校园欺凌与校园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切,也为各地校园欺凌的预防和追责指明了干预方向。但是,校园欺凌事件仍然难以杜绝,影响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和亿万家庭的幸福。一时间,如何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成为摆在政府、学校、家长、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成为社会学、教育学、法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校园欺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人消极的个性特征〔1〕,家庭教育的忽视〔2〕,社会性、群体性的失范〔3〕和校园伦理的失落〔4〕等等都会引起校园欺凌的产生。总的来说,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是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5〕,这也成为已有研究的主要解释范式。然而,需要追问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为何会失范和失灵?

其实,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背后,是人口流动因素在发挥更为深层次的影响。因为,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的家庭、学校、社会等生态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给其成长环境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流变性和不确定性,这既容易增加欺凌的风险,也容易增加被欺凌的风险。因此,人口流动是考察校园欺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分析校园欺凌的现状特征、形成根源和防治对策,以更进一步地、深刻地理解校园欺凌现象,并提升人口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探索防治校园欺凌现象的人口学路径。

采光顶钢结构周边为规则的弧形,内环也为规则的相近的弧形,凸起的内环靠下面的内环进行支撑。整个采光顶线条简明,造型新颖。

二、人口流动背景下校园欺凌的特征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明确指出,2016年底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5亿,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而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人口迁移流动仍将活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普遍、长期存在的人口现象。

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但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并深刻影响着教育、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欺凌现象的日渐凸显便是其体现之一。应该说,校园欺凌早已有之,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鲜的现象。张文新很早就发现校园欺凌具有直接言语欺负多于直接身体欺负和间接欺负、男生欺负多于女生欺负等特征〔6〕。然而,从人口流动的大背景来看,近年来,校园欺凌形成了一些与转型期人口流动密切相联系的新特征,突出表现在校园欺凌发生的地区、群体以及手段、方式和危害上。

(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成为校园欺凌的高发地区

在当前人口迁移与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和农村学校在遭受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上差别明显,农村是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重灾区”〔7〕。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6年的数据进一步显示,无论是传统的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社交欺凌,还是新型的网络欺凌,农村学校校园欺凌的发生率均高于城市学校。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在城市,流动人口聚居的城乡结合部也是校园欺凌的多发地点〔8〕。可见,从空间上看,作为流动人口流出端的农村地区,以及作为流动人口流入端的城乡结合部,都暴露出更多的校园欺凌问题。

基于度量单位,那么5就是5个1,50就是50个1.因为是十进制,因此自然数的数位依次相差10倍,可以用现代数学语言表示为……104,103,102,101,100,10-1,10-2,10-3,10-4,……在一般的意义上,可以把数位也看作度量单位.比如,人们通常把5 000读作5千,这是5个103的语言表述;把0.05看作5个0.01,这是对5个10-2的理解.这样认识度量单位的方法,对于分数度量单位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二)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成为校园欺凌的多发群体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转型期中国人口流动过程的产物,其总数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的比例已经达到四分之一,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受教育群体〔9〕,在校园欺凌方面同样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的调查数据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与此同时,周华珍、焦培瑶的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产生欺凌行为的可能性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10〕。可见,在人口流动过程中,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成为校园欺凌的多发群体,他们既可能是校园欺凌的施暴者,也可能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三)流动背景下校园欺凌的手段、方式和危害更为严重

从性质判断看,有些校园欺凌是轻微的日常摩擦,比如起绰号等,有些是严重的恶性事件,比如针扎、性侵、殴打、拍摄裸照等。虽然没有全面、准确、历时性、权威性的调查数据,但是,梳理相关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现,一方面,一些流动或留守儿童的暴力和犯罪倾向更为严重(例如,2015年10月18日,湖南省邵东县3名留守儿童入校抢劫杀害在校的一名女教师〔11〕);另一方面,一些流动或留守儿童更容易遭到恶性校园欺凌事件的伤害(例如,2016年5月29日,陕西13岁留守儿童遭3名同学脚踹掌掴殴打,并拍成视频〔12〕)。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无论是流动儿童或留守儿童所发起的攻击行为,还是他们所遭受的攻击行为,其性质比起以往的欺凌事件往往都更为恶劣,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流动背景下校园欺凌的手段、方式和后果更为严重,有的甚至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

研究表明,以往对调速阀节流调速回路的建模及仿真过程中,多数没有考虑液压缸泄漏对活塞速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影响[1-3]。本文首先对液压缸泄漏的活塞速度表达式进行推导修正,得出液压缸泄漏的活塞速度表达式;随后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液压缸泄漏的进油调速回路仿真模型,对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利用QCS003C教学实验台对所建立的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三、人口流动背景下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

客观地说,校园欺凌并非是人口流动出现以后才发生的,在打工潮产生以前以及早期人口城镇化中校园欺凌就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传统观点可能会从教育、法律、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解释,但是,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校园欺凌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上更容易发生,以及整个社会校园欺凌数量越来越多,性质越来越恶劣。也就是说,我们还要从人口学的角度看,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流动造成了家庭功能的缺失

根据结构功能理论,当人口流动性不足,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形成比较稳定、牢固的三角关系,且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如亲情和教化等。然而,当人口流动性过剩,家庭成员处于流动和离散之中,就使得家庭的功能不能有效地运转起来。

目前,阀室为传输生产数据,均配备有专用光传输设备/公网传输设备与邻近站场进行通信,因此,可将视频监控系统的NVR部署在远端站场内,减少阀室内的耗电。

其三,流动状态容易诱发孩子不良的同伴交往。很多校园欺凌行为是在不良同伴群体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学理论表明,父母可以通过引导、纠偏和帮助等方式规范子女的同伴交往行为。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的外出,使得来自家庭的规范系统缺位,子女不良同伴交往行为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遏制,由此形成滋事和欺凌的风气。有研究就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极容易加入具有反文化特征(如抽烟、喝酒、玩游戏、打群架)的不良团体〔17〕。对于随迁的流动儿童而言,他们父母的收入往往较低,大多租住在脏乱差的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也容易受到“混混”等不良同辈文化的影响〔18〕,从而为校园欺凌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其一,流动状态容易诱发孩子不利的个性心理特征。儿童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最需要父母的关爱照顾和言传身教,以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但对于留守的孩子而言,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得孩子缺乏父母这一关键主体的关爱、看护和保护,一方面使得孩子的不良心理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约束和管教,养成任性、极端、暴躁、攻击他人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使孩子在情感与心理上的支持需要得不到满足,养成沉默、悲观、胆小、懦弱的性格,成为被欺凌的对象。而对于流动儿童来讲,其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家庭居住的不稳定,难以融入学校和群体等原因,也常常陷入孤僻、抑郁、自卑和身份认同危机之中,因此,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被忽视程度与留守儿童并无二致,也容易卷入校园欺凌事件之中。

其一,社会控制弱化。中国传统的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人口流动极少的固定社会。在农村,人们以土地为生,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人口几乎没有流动性。在城市,人们大多生活在固定的、同质性的单位制社区之中,养成了共同遵循的生活习惯和伦理道德。费孝通用“礼治秩序”来解释这种社会的运行机制,他认为社会公认合式的礼仪和秩序支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19〕。在这种礼仪和秩序下,知礼节、懂人情、和为贵成为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整个社会中施暴、攻击、欺负他人的行为都会受到舆论道德的限制,从而形成了一种保护性的网络。

鬼子的炮击持续了十几分钟才停下来。炮声一停,夏国忠知道鬼子已经开始发起冲锋。他爬出掩体,就看见鬼子差不多就到了阵地跟前。他来不及给战士们下达命令,拿起冲锋枪就是一阵狂扫。几个刚刚扑到阵地前的鬼子倒了下去,后面的鬼子不要命地继续往上扑。

近几年来关于医疗机构药品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事件比较普遍,引发了社会的诸多关注。医疗机构对药物的要求不单单是治疗疾病,还要尽可能减少ADR。据WHO的报道,全世界死亡人数中有大约1/7的病人是由于用药不合理。根据我们有关部门的数据,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住院病人中的比率为20%左右,大约25%为抗生素引起。该论文就临床普遍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安全用药问题进行了整理汇总。

从我国近几十年的事实来看,在市场经济和打工潮的推动下,大量的农村青年父母走出家庭,走向城市,与孩子相分离,形成了一种“拆分式的家庭结构”〔13〕。显然,这种在流动状态下形成的拆分式家庭改变了传统家庭的子女教养功能与方式,并对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学习成绩和同伴交往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而从多个方面促成校园欺凌的产生。此外,一些流动人口虽然携带配偶、子女举家流动,但在流动过程中,孩子的人格发展、学习成绩和同伴交往仍受到流动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人口流动加剧了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学校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也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发生地点。因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学校教育管理环境对于制止校园欺凌尤为重要。

按照人口学理论,人口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和消费者,是学校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主要基点。然而,在人口快速流动的背景下,人口处于变动之中,改变了原来的人口结构,增加了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难度,学龄人口和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流动人口子女难以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资源。

其一,在流动人口导出的农村地区,人口流出以后,农村大量空心化,优秀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以及教育财政设施资源等亦随人口流动转移、集中至城市,加剧了农村师资、生源、财政资源配置的短缺、不足和衰败,造成农村学校教育水平和质量低下。

对于主机系统来讲,在检验过程中常见缺陷包括机械故障和设备安装缺陷等。例如,当存在螺钉错位或者螺栓松懈等状况时,将导致主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尤其是轮机尾轴部位通常会出现错位现象,当构件安装位置出现偏差时,会造成主机被磨损,进而缩短主机使用寿命。为了保证主机系统稳定运行,还要注重冷却水套内气压问题,加大对气压的控制,是为了避免冷却系统出现缸套爆裂问题。当系统内水温逐渐下降时,水套阀温度有所升高,这种情况下冷却水套内气压随之加大。在温度差影响下会导致系统出现爆裂问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

其二,在流动人口导入的城镇地区,人口流入以后,带来了教育需求的增加。但是,在人口承载力的约束下,城市并没有很好地接纳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未做出及时的调整,导致随迁子女依然受户籍制度的制约,大多只能就读于师资薄弱、校舍不稳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可见,无论是在人口流出地区,还是在人口流入地区,受流动影响的学龄人口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就读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水平比较落后、教育管理不到位,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明显增加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

从4月5日(清明节)起开始,选用厚度为0.008-0.01 mm、宽度90 cm地膜,110 cm带型 (垄面70-80 cm,垄沟30 cm,垄高15 cm),规格起垄、喷药防草、覆膜提温5天后(4月10日)每垄辫纳空种植2行,行距40-50 cm,株距33 cm、孔深8-12 cm,点籽、芽眼朝上、压实封严孔口,播种3670株/亩。

(三)人口流动增加了社会环境的变异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流动和开放社会,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也传递到校园和学生之中。尤其是对未成年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心智还不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增强了行为的盲目性,因追求权力、树立威风、暴力索财而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频繁见诸于报端,说明人口流动下社会控制的弱化,容易引起未成年人对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的崇拜,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未成年人的攻击倾向,滋生出大量欺凌行为。

2.1.2 磷。果实缺磷能够引发水心病,影响苹果的储藏质量。2012年全市叶片磷平均含量为0.28%(表1),说明烟台市果园磷的使用量在较高水平,果树减磷迫在眉睫。除非叶片磷的含量低于0.08%才进行土壤施磷肥。磷元素在土壤中与其他元素合作关系不是很好,能使钙、镁、锌、铜、硫等元素变得无效。低磷常与土壤pH低有关,酸性土壤中磷酸根离子与铁(Fe3+)、铝(Al3+)、锰(Mn2+)形成磷酸盐沉淀,使磷素失效;碱性土壤中的磷被Ca2+、Mg2+固定。

其二,流动状态容易诱发孩子的学业低成就。高屾等的实证研究发现,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容易遭受歧视与欺凌〔14〕。同时,一部分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则可能“破罐子破摔”,成为校园欺凌的实施者〔15〕。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和参与过程是孩子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保障〔16〕。留守儿童固然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学业监督,对于流动儿童来讲,其父母由于劳动强度往往比较大,工作时间比较长,因此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辅导他们的学习。因此,在人口流动事件的影响下,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留守儿童,其学习过程均缺少父母足够的辅导、督促和激励,使得这部分学生群体容易产生逃课、厌学、叛逆等行为,学习成绩欠佳沦为校园欺凌的实施者或受害者。

然而,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速,我国从传统的地域社会走向现代的移民社会〔20〕,使得传统礼仪规范的人口基础遭到瓦解,传统道德伦理对个体行为的社会控制作用日渐式微,人们的社会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由此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比如,集体意识越来越淡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力主义等各种不良社会风气也得以出现和强化。另一方面,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加大,人员流动性频繁,违法犯罪容易逃窜,因此社会控制的难度更大,社会失范行为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从社会因素来看,人口流动增加了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性,使儿童青少年进入一个社会控制弱化、社会结构分割、社会构成复杂的流动性社会,大大增加了欺凌现象发生的几率。

其二,社会结构分割。作为越轨行为的一种,校园欺凌与当前的人口流动、社会融合等问题也相互交织在一起,是转型期中国流动人口社会结构分割问题的一部分。这一社会结构分割具体体现在,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在乡城、城城之间流动,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屏障和城乡二元、区域社会分割的存在,使得流动人口虽然生活和工作都在城市,但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社会,陷入农村和城市两头都不靠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大多数流动人口自身也面临着学历低、素质差等文化素养不高的问题。

可见,种种因素致使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被排挤到社会的边缘,遭受了来自同学、教师、城市居民等各方的歧视、排斥和嘲笑。这很容易引发本地儿童针对流动儿童、非留守儿童针对留守儿童的欺凌,另一方面容易引起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的不畅甚至中断,使之产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走上攻击、欺凌他人的越轨之路。

其三,社会构成复杂化。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人口的来源和构成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一个城市中有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聚集在一起,产生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利益需求。在社会学者涂尔干看来,“当社会规范和价值相互矛盾、冲突或社会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的混乱状态”〔21〕。显然,这种混乱状态会在不同程度上滋生和助长各种失范和暴力行为的发生。将视角转到校园欺凌问题,在学校中,学生的来源和构成也很多元化,他们将不同的语言、性格、禀赋、民族文化带入校园,有的学生性格脾气古怪,有的学生说话带有方言,有的学生贫穷,有的学生富有,致使校园人际交往更加复杂化,学生之间因语言、地域、性格、家庭阶层背景差异而产生误解、矛盾的概率也相对增加家庭。这从一些欺凌案例当中也可以观察一二。例如,一位初一女生因为讲话有明显的方言,被同班的男生经常欺负,给她起外号,把她的书在教室里扔来扔去玩〔22〕

四、人口流动背景下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

基于校园欺凌行为是在家庭功能缺失、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社会控制弱化、社会结构分割、社会构成复杂化等社会情境下产生的这一分析,可以说,校园欺凌现象是与我国快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过程分不开的,人口流动中产生的不良社会后果对校园欺凌的产生和演化发挥着社会助长效应,使校园欺凌呈现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高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群体多发、欺凌手段、方式和危害更为严重等特征。所以,不加强对人口流动的社会治理,校园欺凌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防治校园欺凌的人口学路径。

(一)完善人口流动时代的家庭化发展政策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口流动的规律往往是这样:首先是劳动力的流动,然后是人的流动,再发展到家庭的流动。这提示我们,今后流动人口的政策从个人转向以家庭的能力发展为主。这个转向对于防治校园欺凌也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因为很多孩子沦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人口流动中丧失了家庭的教化等功能。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完善流动社会中的家庭化发展政策,恢复和提高家庭在教育、亲情沟通、生存保障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以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其一,给予受人口流动影响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针对性的支持与帮扶。比如,对于流动家庭,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户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各种民生制度改革,切实解决他们子女教育难、住房保障差、社会融入难等现实问题,使他们在城市中能够站稳脚跟、安居乐业,消除歧视感、不公平感,以减少对抗和冲突行为的发生。对于留守家庭,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造条件支持流动儿童父母就近就业,或让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配合流动儿童的家庭发展政策,使孩子得到父母和城市更好的照顾、看护和保护。

其二,扩大家庭发展政策的覆盖面,以城乡全体居民家庭为政策对象,全面提升中国家庭的教育保障职能,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个性和健康的行为。

(二)构建与人口流动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

人口流动背景下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是导致学校教育环境不平等的重要根源,身处其中的青少年儿童面临更多的欺凌风险。因此,构建与人口流动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是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环境、减少欺凌行为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

其一,激励流入地政府以常住学龄人口为中心,将流动人口子女纳入教育资源配置视野,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公办学校的办学规模,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校舍条件和教育环境。同时,对于进入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要消除刻板印象,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减少流动儿童学习、生活中的不公平感,以顺利融入学校和城市。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自2008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指肠肿瘤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2±14)岁;平均住院时间(15.9±7.7) d。

其二,对于人口输出的农村地区,要努力向城市看齐,弥补与城市的教学资源差距,加大各类师资、经费、教学设施的配备力度,为学生提供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以逐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避免儿童青少年欺凌行为的发生。

(三)促进不同人口群体之间的社会整合

人口流动促使中国社会正由人口构成单一社会向多元复杂社会转变,这一转型过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将给学校和校园的良好秩序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人口流动背景下社会治理的方式也需要进行变革,目标是形成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多元与统一的良性社会整合关系。

其一,树立包容的社会心态。一方面,从“本外”两大群体来讲,本地居民以及本地学生和教师需要以更加友好、善良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人口以及外来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外来学生与本地教师交流、与本地学生共同参加课外文娱活动,来强化不同群体交往、整合、悦纳的能力。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来讲,也要倡导开放、包容、多元的社会心态,不要视他人的个性追求、语言文化为异类,消除仇富、仇穷等不良心态,以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为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提供榜样示范作用。

其二,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随着人口大范围的迁徙流动,当今我国学生当中的构成、文化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构建和使用统一的价值标准来规范校园的秩序。具体而言,在校园中,教育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尊重差异,另一方面也要扩大社会认同,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主流价值观引领中小学生自觉遵守规范、遵循道德的信念,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在校园中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氛围,并使之成为遏制校园欺凌发生的内在社会控制力量。

参考文献:

〔1〕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3-17.

〔2〕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8-23.

〔3〕杨岭,毕宪顺.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7-12.

〔4〕王嘉毅,颜晓程,闫红霞.校园欺凌现象的校园伦理分析及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7(3):54-60.

〔5〕孙时进,施泽艺.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和治理方法:心理学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51-56,119.

〔6〕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4):387-393.

〔7〕薛玲玲,王纬虹,冯啸.校园欺凌重在多元防控——基于对C市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8(3):24-29.

〔8〕魏叶美,范国睿.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2):20-23,46.

〔9〕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7-19)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807/t20180719_343508.html.

〔10〕周华珍,焦培瑶.健康问题的社会决定因素对校园欺凌的影响〔J〕.社会建设,2018(3):42-54.

〔11〕湖南邵阳3名学生入校抢劫杀死女教师 均为留守儿童〔EB/OL〕.(2015-10-21)http://www.chinanews. com/sh/2015/10-21/7580123.shtml.

〔12〕陕西13岁留守儿童遭3名同学脚踹掌掴殴打〔EB/OL〕.(2016-5-29)http://news.southcn.com/community/content/2016-05/29/content_148489292.htm.

〔13〕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38-150.

〔14〕高屾,闵文斌,常芳,史耀疆.农村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60-67.

〔15〕马雷军.让每个学生都安全:校园欺凌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6(8):4-8.

〔16〕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13-29.

〔17〕李鹏.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观察,2013(1):5-8.

〔18〕卢荷,吴重涵.“混”的农民工子弟同辈群体社会网络研究——基于历史文献梳理〔J〕.教育学术月刊,2017(11):44-55.

〔19〕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54.

〔20〕周大鸣.从地域社会到移民社会的转变——中国城市转型研究〔J〕.社会学评论,2017(6):3-10.

〔21〕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 钟旭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00-236.

〔22〕李芳霞.校园欺凌行为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7(3):133-136.

作者简介: 高平安(1985-),湖南益阳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郭钊(1985-),湖南湘潭人,湘潭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76( 2019) 08-0027-06

(责任编辑:洪淑媛)

标签:;  ;  ;  ;  ;  ;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校园欺凌问题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