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初探陈鑫龙论文_陈鑫龙 张浩浩 黄学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初探陈鑫龙论文_陈鑫龙 张浩浩 黄学良

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

引言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交通运输的建设,在便利市民出行外,对于促进城市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今较为便利的城市交通方式,在我国各大中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建设,基于此,在城市轨道建设中,对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评价体系建设,进而为城市轨道的运营提供策略,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法和专家评估法,得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影响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1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

1.1设备系统

在城市交通轨道运营安全中,设备系统是影响其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在城市交通轨道的运营中,一些设备长时间运行,且对设备没有进行仔细的检查,加之一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故障,使得城市交通轨道运营出现安全风险,同时,在城市交通轨道的运营中,设备系统科学性较低,一些设备运行状态和条件超出限度,如严重超载以及车辆超长,都会影响城市交通轨道的安全运营,因此设备系统是影响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因素。

1.2运营管理

城市交通轨道的运营管理是影响城市交通轨道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是其中的关键,但是,在城市交通轨道的运行管理中,运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没有进行定期的提升和更新,导致管理技术和管理观念落后,影响城市交通轨道的安全运营,同时,城市交通轨道的运营也需要创新的管理制度,而运营管理中监督不力,也会导致运营管理效率低。

1.3协调组织

在城市交通轨道运营中,协调组织不力也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构成了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轨道的运行中,如果遇到下雨以及下雪等极端的天气,而在其天气下,轨道交通内的人数会急剧增加,人数的增加会对轨道交通的协调组织能力进行要求,由于城市交通轨道运营中协调组织不力,进而为城市交通轨道安全运营带来危害。

2评价方法的选择

2.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储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潜在的事故隐患的有效手段。依据国家、地方、行业相关标准、同类企业、行业事故统计资料案例、按安全预评价、初步设计、施工图、竣工图等资料,对评价对象进行详尽分析和讨论,编制安全验收检查表.

2.2预先危险分析

预先危险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造成的定性评价分析方法。

2.3多种方法结合

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法在安全评价中有单独应用的案例,但更多的还是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毫无疑问,层次分析法在目标结构复杂而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具有天然的优势,而模糊法针对不确定问题具有模糊处理的优势,两者的结合使安全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运营管理、设施设备、从业人员及外部条件等4方面,建立了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安全性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这些研究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法比较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是目前比较成熟完善的评价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求解排序法(TOPSIS),对轨道交通安全性评价进行建模。采用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逼近理想求解排序法计算其正、负理想解和接近度,依据接近度对轨道交通安全性评价指标进行比较。提出基于集对分析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基于集对分析原理,从总体和局部层面,分别对某地铁运营进行同异反结构分析,最后讨论差异度系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该方法综合确定及不确定因素,能有效克服一些片面性,既能分析整体安全状况,又能充分了解系统运营不安全的具体影响因素,但目前只有评价理论的研究。在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数值的选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越高,得到的结果也越理想,因此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评估组。模糊法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的缺陷,提高了安全评价的可靠度和可信度。用TOPSIS替代模糊法,解决模糊不确定的问题。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安全信息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程度;另外,安全事件历史数据库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该方法的最终效果。

2.4事故理论法

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各个系统的可靠性、运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处理事故和故障的复杂性,从事故的角度着手,根据历史事故案例,在分析我国其他行业事故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类标准,即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将不同事故分类情况及专家判断评分,按事故的大小换算成可以计算的尺度;根据事故种类不同,计算出事故折算因子;根据风险理论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地铁风险评价模型;对地铁的危险性进行量化定级,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该方法简单便捷,但是整个评价过程依赖于风险评价模型中事故等级和事故折算因子的确定,而这些又需要全面完善的安全事件历史数据库作为支撑。

2.5模糊贝叶斯网络

为了量化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并识别相关风险的关键事件,陆莹等从组织、人因错误的角度出发,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了事故的致因关系。同时,基于模糊集理论,利用模糊语义及积分值法,量化基本事件的条件概率。由于组织、人因错误概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传统的贝叶斯网络方法无法获得先验概率及条件概率,所以引入模糊集理论,从宏观的角度分别给出模糊概率值的语言描述,并用语言变量表示,使专家的评判更直观。该研究改进了贝叶斯网络方法,又结合了模糊集理论,但同样带来应用难度加大的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在轨道交通的运营发展中,对其安全运营进行评价,解决其中的问题对于保障城市轨道的运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在城市轨道运营的安全评价中,要创新安全评价体系,借助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安全评价水平,同时要对安全评价理论进行研究,丰富轨道交通安全运行评价理论,同时增加大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借助这些评价方法,使得城市在轨道交通的运行中能够对安全运行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并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孟亚东,贾崇强,韩宝明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展望[J].都市快轨交通,2014,27(4):17-20.

[2]田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J].山东工业技术,2017(16):233.

[3]李响,虞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信号系统的安全评价[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3):24.

[4]张昊.北京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

论文作者:陈鑫龙 张浩浩 黄学良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初探陈鑫龙论文_陈鑫龙 张浩浩 黄学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