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气象服务宣传工作的发展前景论文_赵晨 王璐 王子静

新媒体时代气象服务宣传工作的发展前景论文_赵晨 王璐 王子静

(北京市大兴区气象局 102600)

摘要:伴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务工作借助新媒体展开,新媒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方便便捷、信息海量等特点成为当前开展工作和宣传的主流载体。本文通过探索本局利用新媒体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及宣传工作的新道路,从而凝练分析,为更好推动新形势开展气象服务和宣传的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气象服务宣传;发展前景

引言

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不可替代的产物。新媒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方便便捷、信息海量等特点成为当前开展工作和宣传的主流载体,越来越多的政务工作借助新媒体展开。气象部门在探索气象服务的道路上,要使气象信息精准化、精细化、全方位覆盖,借助新媒体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和宣传工作便成了一种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探索本局利用新媒体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及宣传工作的新道路,并提出了面对新媒体的特点我们将怎样正确利用新媒体,从而凝练分析,为更好推动新形势开展气象服务和宣传的方式。

1信息时代的新媒体

1.1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新媒体是一个全新的、相对的概念,伴随着媒体的发生和发展不断变化。新媒体带有其自身先进性和优越性,有多种传输途径,多元化的内容呈现,让受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新媒体互动性较强,受众可以进行全方位的互动,信息交流双方享有平等的控制权,任何一个主题既是接收者和发送者,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流通。

1.2我国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1.2.1我国新媒体发展的现状

截至2017年6月,我国有高达7.51亿的网民规模,半年就新增了1992万网民,其增长率为2.7%。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2016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1]。目前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和地位了,新媒体也成了当前党政机关宣传和工作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载体。

1.2.2当前我国新媒体发展的特点

(1)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主流地位凸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2)依托成熟的技术,消费人群也在不断的扩增,其内容和形式也有很大的变化。(3)其强大的社会功能,能够满足不同需求。新媒体正在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娱乐等功能逐渐在社会中产生巨大影响。(4)新媒体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新媒体的发展,正努力构建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平台,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1.3各气象局利用新媒体的经验借鉴

1.3.1深圳市气象局

深圳市气象局开通“深圳天气”官方微博和微信,口碑良好,粉丝也不断的增加。官方微博主要发布当地天气,微信主要采用主动推送和自动回复相结合的运行模式,设立交互式菜单,实现常规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查询的自动回复,开展精细化服务。

1.3.2内蒙古气象局

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开通官方微信气象服务公众账号,用于定时推送实况预报、灾害预警、天气资讯、气象科普知识,满足用户数据查询、留言反馈等服务需求。每日向公众推送“区域预报”、“城镇预报”、“预警天气预报”、“气象科普”等内容。

1.3.3漳州市气象局

福建省漳州市气象局在QQ微信“漳州气象”、新浪微博“漳州气象”、福建“知天气”、福建“智慧城市”等新媒体上自动推送气象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新媒体传播实现信息的自动推送,真正将图文、视频、语音等形式向特定用户推送特定的气象服务,用户交流互动,设置专业气象加密服务。

2依托新媒体开展气象服务和宣传(以大兴局为例)

2.1大兴局利用新媒体开展气象服务和宣传

2.1.1大兴区气象局气象服务和宣传的现状

大兴区建立了“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灾减灾体系。气象服务在决策层通过短信、手机版及PAD版决策服务系统等方式提供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对于公众通过短信、传真、大屏、电视等方式提供气象信息。当前,我局开展科普宣传的现状:①手段多样化:为做好科普宣传工作,不断探索新的科普宣传方式。②对象多元化:为使气象科普深入达到不同人群,我局不断扩大科普受众面。③资源多方化:借助应急办、农委、民政局等部门科普宣传平台进行气象信息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培训。

2.1.2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展气象服务和宣传工作

为增强气象服务及宣传的效果,大兴局特别重视与媒体的对接。2015年以来,大兴区气象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本地气象服务和宣传工作。目前,大兴区气象局主要通过北京大兴APP、建立“大兴气象”微信公众号、开通微信“大兴气象信息交流”群等新媒体方式进行气象服务和宣传工作。通过尝试利用新媒体开展气象服务与科普宣传,扩大了受众面,同时,也增强了宣传效果,每天更新的天气预报既满足了手机用户的需求,也向气象业务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众的监督下,精准预报、及时预警,提高气象服务工作。

3气象服务和宣传在新媒体平台存在的问题(以2017年“6.22”暴雨为例)

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许多虚假消息在网络中传播,严重影响了新媒体的文明生态环境。同时,气象服务产品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就北京2017年6月22日暴雨而言,出现了新媒体传播的不可信和不可控性。6月19日网上开始各种疯传“六年来最大冷涡暴雨即将光临京津冀”,谣言造成了一部分人的惶恐,给气象部门带来了许多压力。而现实情况大兴地区全区过程雨量平均降水量94.7毫米,最大雨量出现在大兴区念坛公园163.7毫米。

在面临这场降水,19日至24日大兴局利用本地新媒体APP发声,及时进行正面舆论宣传引导,避免负面舆情持续发酵。通过科普形式将本次降水的冷涡进行讲解和宣传,通过大兴气象信息交流微信群了解属地降雨实况,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成功的应对了此次强降水。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正视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有效利用,驱利弊害。

4利用新媒体开展气象服务和宣传的建议

4.1建立动态沟通制度

在利用新媒体产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建立良好的制度,一是要积极引导,遇到有不实舆论时第一时间通过专业的角度更正;二是要积极互动,面对网友的质疑或者拷问,要正面面对,并加以合理的解释;三是要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主动发声,遇有灾害行天气时要主动预报,不遮掩隐瞒,以正确的态度做好防范。

4.2整合资源,推进精细化服务

积极融入社会现有资源,借助新媒体、地方政府、旅游园区等地方社会资源,拓宽服务体系范围,使地方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加快推进部门合作,加快软件产品开发,拓展气象服务产品的发布渠道。整合有效的信息资源,使传统媒介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多合作、多沟通,进而探索多条信息发布途径,从而提高分区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4.3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一支不仅业务过硬,而且能够有融合多元化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队伍。一是优化人才选拔制度,将一些业务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气象队伍当中;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制定相应的培训规划和培养方案。三是优化人才激励制度。建立完善的人才鼓励制度,鼓励一些创新、工作突出的气象人才,让更多人工作有热情、有干劲。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论文作者:赵晨 王璐 王子静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新媒体时代气象服务宣传工作的发展前景论文_赵晨 王璐 王子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