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学彦

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学彦

(武胜县猛山学校 武胜 638403)

【摘 要】: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浅谈,小学,数学课,学生,学习能力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笔者个人粗浅的体会:

一、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其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生阶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榜样的力量,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再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才能更好,激发他们“我要学、我想学、我一定要学好”的信心。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笔者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二、教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要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教学中,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显示学习方法的“透明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技巧。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几种学习方法:

目标学习法:教学内容是由许多知识点构成,由点形成线,由线完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构成彼此联系的知识网。因此明确目标,就要在上新课时了解本课知识点在知识网中的位置,在复习时着重从宏观中把握微观,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另外,要明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应该掌握的层次要求,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不同层次,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学习重要目标,即知识重点。有了目标能增强我们学习的注意力与学习动机,即为了这目标我必须好好学习。

问题学习法:带着问题去看书,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确,这既是有意学习的要求,也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理学家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要求预先有自觉的目的,必要时需经过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的事物发生注意。它表明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问题学习法就是强调有意注意有关解决问题的信息,使学习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联系学习法:学习新知识就要想到旧知识。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因此,知识之间同样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我们把联系的观点运用到学习当中,会有助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归纳学习法:所谓归纳学习法是通过归纳思维,形成对知识的特点、中心、性质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缩记学习法;所谓缩记法就是要尽可能地压缩记忆的信息量,同时基本上又能记住应记的内容。比如有要点记忆法、归纳记忆法、意义记忆法,都属压缩记忆法。

合作学习法:同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学习,就有了一个学习伙伴,更何况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水平高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他就是你的老师,你自然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同水平低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你是他的老师,你同样可以学得许多东西。

循序渐进法:我们在学习中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肯花时间,多做练习,学习成绩必然进步。其实不尽然。虽然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质变,但并不能说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这首先要做到循序渐进。有的同学一心求快,不考虑自己的水平,拿到书就看,拿到练习就做。

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叶老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学习习惯一旦形成,便会日积月累地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和变化,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热情,延误个人的发展。

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笔者教给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需要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的准确、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低年级教材里的东西较多。从低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这样指导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让学生用心地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这对于低高年级都很重要,先教孩子们认真写每一个数字和符号,然后再规范书写数字、答题,以至于以后计算的准确,精确,有的同学不注重书写,只图快,不准确,是学数学最要不得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李学彦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6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学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