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评估及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贾齐新

分析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评估及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贾齐新

贾齐新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摘要:目的:评估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9例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面评估患者的流动力学监测、组织灌注和氧代谢监测,并采用合理止血、输血、液体复苏等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合理输血和止血等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对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结合恰当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评估;治疗

在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低血容量休克[1]。对于处在围手术期的患者,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患者的氧代谢和组织灌注监测、流动力学监测,同时运用恰当的治疗方式,如合理止血、输血、液体复苏等,对患者进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9例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7例为男性患者,22例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2岁至40岁之间,患者的一般临床治疗资料均完整无缺。

1.2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的评估

1.2.1血流动力学监测

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严密的监测,并注意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在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时候,随着患者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无创动脉血压的测量误差也会增大。如果患者处于持续低血压的状态,那么应测定患者的直接动脉压,来对患者的动脉压进行连续、准确、实时的监测。另外,对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波形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血容量、心输出量的那个进行估计。

在休克的时候,患者的心排出量和每搏输出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对患者的心排出量和每搏输出量进行连续的观测,有助于对心功能状态和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进行动态判断。对患者的心排出量和每搏输出量的监测,可以使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以及肺动脉漂浮导管等设备进行。

1.2.2组织灌注和氧代谢监测

组织的低灌注和缺氧是导致患者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的根本原因。在对患者进行一定干预治疗之后,可以使休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的变化在氧合、组织灌注等得到改善之前逐渐稳定下来。观察患者的氧输送、混合静脉氧饱和度、氧消耗等情况,有助于对患者的氧代谢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2]。由于混合静脉氧饱和度的变化可以将患者全身的氧摄取反映出来,在理论上能够将氧供给与氧摄取之间的平衡状态表达出来,因此是对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效果进行评估的指标之一。

动脉血乳酸浓度是反映组织缺氧的指标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动脉血乳酸浓度是升高发生在其他休克征象之前,因此,对动脉血乳酸的浓度进行持续地动态监测,有助于组织缺氧状况的判定、休克的早期诊断以及指导液体的复苏。另外,与传统的尿量、血压、心脏指数等相比,动脉血乳酸的清除率、血乳酸恢复正常的时间能够对氧合状态、组织灌注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并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起到提示的作用。

1.3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1.3.1输血治疗

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输血治疗是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的手段。虽然失血行休克患者失去的主要是血液,但是在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时候,应注意给患者补充凝血因子,以防止出现因稀释性凝血病造成患者出血加重的现象。如果患者的血红蛋白降低到70克每升,应采用输血治疗来保证患者的组织氧供。需要注意的是,红细胞的输注不能过量。红细胞的输注量应该以血红蛋白的目标值70到90克每升作为标准。如果患者出现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者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时,应注意给患者输注血小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存在合并创伤性颅脑损伤或者进行性出血,血小板计数应控制在100×109/L 以上。

1.3.2止血治疗

在对患者进行止血治疗的时候,应根据患者失血性休克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止血药物,尽量避免滥用止血药物或者盲目选择止血药物。失血性休克患者经常会出现纤溶亢进的现象,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选择使用抗纤溶药物来降低患者的纤溶活性,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失血情况。

1.3.3体液复苏控制

对于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对患者的活动性出血进行控制之前,应给患者使用小容量的液体复苏,以保证患者能够在短期的低血压状态下维持自身重要器官的供氧和灌注,减少由于早期积极复苏产生的不良反应[3]。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或者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为了维持中枢系统的组织供氧,应注意把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总而言之,在完成止血之前应严格控制患者的体液复苏。

1.4评定标准

患者的流动力学监测、组织灌注和氧代谢监测。

2.结果

通过对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合理输血和止血等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

3.讨论

失血性休克主要表现为失血导致组织灌注足、有效循环血量与心排血量减少、细胞功能受损和代谢紊乱等。失血性休克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主要包括组织低灌注及继发的感染和再灌注损伤,因此只有对失血性休克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才能避免对全身多器官功能造成损害。要从根本上治疗失血性休克,就必须消除导致休克的病因,并对组织灌注进行快速有效的恢复,实现组织细胞氧供需平衡以及细胞功能恢复的目的。本研究表明,对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恰当的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婉婉,董科奇.围手术期体温保护对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6):666-668.

[2]侯新文.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围手术期的治疗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4,(6):12-13.

[3]罗贤良.失血性休克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3,(17):303.

论文作者:贾齐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6

标签:;  ;  ;  ;  ;  ;  ;  ;  

分析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评估及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贾齐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