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研究

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研究

马华[1]2002年在《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80年语法》和Л.А.Новиков的《现代俄语》(1999)这两部着作的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的建构在理论上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在形式和内容辩证统一原理的基础上,阐明了建构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的理论依据以及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的分类原则。在语义、句法、词法叁个层次上对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进行描写,并列出了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清单。 论文中作者采用了从语义到形式、用形式描写语义的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月月[2]2014年在《俄语简单句语义—句法模式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句子生成机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句法自治理论,其主要观点为:①句法自治且具有生成性。以“核心句”为基础,通过一系列规则转换可生成其它句子;②语义的作用只是对句子做出解释和限制。二是语义结构生成句法形式的理论,其观点为:语义结构具有生成性,句子的生成过程是语义结构向句法结构的转换。从第二种观点出发,借鉴“意思文本”理论研究句子生成机制的方向,可将句子的生成过程标示为:谓词语义结构→深层句法结构→表层句法结构。从语义结构生成基础深层句法结构时,语义配价和深层句法题元的对应主要呈现为常规投射、转换投射、分裂投射、合并投射、隐性投射类型,深层句法结构向表层句法结构的转换表现为对等转换、合成转换、分解转换方式,深层句法题元的表层体现形式需要借助于对具体自然语言语料的统计分析来实现。简单句从语义结构→深层句法结构→表层句法结构的纵向生成过程可以通过某个谓词单位的支配模式表格体现。在支配模式表格中语义配价与深层句法题元、深层句法题元与表层句法题元的对应都会一一呈现。

刘妍[3]2017年在《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及语义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本身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语言也是文化传承的见证,是社会发展和交流的必要手段,语言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也更加规范化、结构化。俄语虽然不像英语那样在全世界影响力广大,但也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结构模式。通过对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和语义结构的分析,进而对俄语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葛欣[4]2013年在《俄语简单句逻辑语义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俄语句子语义研究逐渐成为俄语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方向和学科,不断形成新的突破和进展,重新审视句子的语义在句子组织中的作用和地位,把句子的语义组织同句子的结构模式理论相结合,在促进俄语句子结构模式研究深入发展的同时,也使俄语句子的语义开始得到较为全面的研究,并逐渐成为现代俄语句法学区别于传统句法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句子称名理论使句子语义的研究产生了本质性和革命性的变化。我国对俄语简单句的结构模式和语义结构研究是从70年代开始的。国内语言学界对俄语简单句的研究同俄罗斯的研究一样,经历了一个由结构到语义、由外在表层到内在深层的一个研究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不是句法结构的形式方面,而是语义方面。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束语叁大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如下:绪论:介绍论文研究对象、论文的新意和现实性、论文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俄罗斯逻辑语义研究概述主要介绍句子语义研究概述,句子逻辑语义结构,命题意义和情态意义,句子的逻辑语义类型。第二章:描述句主要介绍关系句,限定描述句,疏状描述句。第叁章:存在句主要介绍存在句组成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存在句的语义变体,存在句的实义切分。第四章:证同句主要介绍证同句的结构模式,证同句的语义变体,证同句的实义切分,证同句的情态特点。第五章:称名句主要介绍称名句的结构模式和实义切分及特点。结语:概括总结论文的研究结论。

解秋菊[5]2005年在《秉承结构功能主义的分类尝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80年语法》是俄语研究史上的一部经典理论着作。在这部着作中对简单句结构模式实施了多原则的分类。本文将在对结构模式中不同词形的结构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简单句结构模式分类构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秉承《80年语法》句法部分所体现的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以词形为着眼点,在考察结构模式这一层次词形所具有的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对结构模式实施重新分类。这种分类的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记忆模式的负担,促进对模式的学习掌握。 全文共分叁部分: 第一部分:对句子模式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和发展的大背景及其在俄语研究中呈现的理论派别及研究成果作一简介,由此来了解《80年语法》的句子模式理论研究的产生及其大体的理论传承。 第二部分:对《80年语法》的句子模式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在详细探讨了《80年语法》的句子模式研究的理论背景、重要意义之后,针对由其所引发的探讨性问题进行了一番概括,并对其中的总分类问题作以述评,由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叁部分:从词形角度探讨对《80年语法》简单句自由模式的总分类。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具体包括以词形作为分类角度的分类方案的提出、论证及实施叁个方面,并对最后的分类结果——模式碟片所具有的语法特征进行了分析及挖掘。 在结语中,对于本文所做的尝试性的分类研究,笔者认为其可行性还有待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验证,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促进对俄语句法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王利众[6]2001年在《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对比是当代语言研究的一种积极趋势。现在,不论是俄语界还是汉语界对科学语言的研究尚少。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俄汉科学语言句法进行比较全面系统地对比分析。对俄汉科学语言句法进行专门的对比研究,在国内外还是首次。全文共分七章。论文通过对俄汉科学语言简单句以及复合句等的对比,揭示了俄汉科学语言的句法特点。特别是在共时对比的基础上,论文通过数量统计的方法以及大量翔实的例证,从俄语的角度出发,对汉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认识。论文对俄汉科学语言的研究以及大学俄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宁琦[7]1998年在《现代俄语简单句的结构模式、语义结构及模型》文中指出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为信息的全球交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使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范围内都对语言学提出语言规则公式化、句子结构模型化的迫切要求。这一要求的出现不仅是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自然科学发展对语言学提出的必然要...

吴贻翼[8]1993年在《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俄语句法的研究进展较快,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苏联语法学界一方面开始以交际观点和功能观点来研究俄语句法,从而突破了俄国和苏联的传统句法在研究对象(句子的静态结构、单个的句子等)、研究方法(从形式到内容)等方面的局限;另一方面以传统句法的观点(即静态观点)对句法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他们不仅探索用句子结构模式这种新形式来描写句子的形态组织,而且还开始从对句子形式的研究

吴梅[9]2009年在《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现象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比是语言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俄汉语对比研究与对比语言学同步发展,其研究内容基本涵盖语言学的各个领域。本论文所探讨的是俄汉语句子中的过渡现象,属于对比语言学研究范畴。俄语和汉语分别是屈折语和孤立语的典型代表。俄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句法联系和句法关系主要由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汉语“因为缺乏词形变化,‘意合法’的句子较其它语言更为常见”(吕叔湘1981:23),该点决定了俄汉语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等方面的众多差异。但语言共性的原理使得这两种语言的句子具有相似之处,俄汉语句子中存在众多的过渡和纠结现象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具有该类现象的句子结构在俄汉语言中多以对应形式出现,比如:俄语中的同等谓语句和汉语中的并列联系谓语句,前者从形式上将它们归为简单句未尝不可,但因其中“多次表达时间和式的意义”(р.80,т.2: 462),从而具有多述谓性,使得该类句子带有复合句的特征,80年《语法》将其归入复合句的范畴;后者虽然形式上只有一个主语,但在句中却存在两个或多个“结构中心”(张静1983:85),使句子具有复合句的意义。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是俄汉语句子中因划分标准不统一或不能涵盖所有语言现象而导致的过渡现象,具体来讲,就是研究“介乎简单句与复合句、复合句各类型之间、简单句各句型之间以及简单句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它们通常兼有在语法上对立的两个范畴的特征,而且往往以其中一个特征为主”(吴贻翼1988:6)。本论文由前言、五章主要内容和结束语组成。前言部分指出本论文旨在对比语言学框架下对俄汉语句子中的过渡、纠结现象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当中。前言还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指出了论文的理论价值。第一章主要回顾了俄语语言学家们针对俄语句法中的过渡现象所做的研究,同时,对汉语语言学家们在汉语句子中过渡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论及。本章还对“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历史略做回顾,并对俄汉句法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本论文研究内容得以实施的背景和基础。第二章对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纠结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指出语言的模糊性是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句子划分标准的不统一和不能涵盖所有语言现象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在本章中,通过对俄汉语简单句和复合句定义、划分标准以及单复句的划界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后,我们认为,俄语简单句和复合句区分的主要标准是“单述谓性”和“多述谓性”,汉语单复句的区分标准呈多元化表征。在本章第叁节中,论文研究和区分了“过渡(性)”、“纠结”、“混合性”和“模糊”四个同本论文研究内容有关联的术语,认为这四个术语在本论文中可以同义使用。鉴于句间联结手段在俄汉语复句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我们对该部分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最后,为了使论文中术语的使用做到恰当和准确,我们统一了相关的句法名称和术语。第叁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其中研究了介乎俄汉语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的过渡、纠结结构。这类句法结构主要体现为两大类型:简单句的繁化和复合句的简化,相对应的句子类型被称为“繁化句”和“简化句”。繁化句主要包括:主体不定式句/连动句,客体不定式句/兼语句,插入结构,呼语句,独立短语;简化句中的主要类型有:紧缩(或溶合)结构/紧缩句,同等谓语句/并列联系谓语句,非分解型主从复合句/包孕句。另外,俄语比较结构因其在简单句和复合句部分同时出现,难以判断其归属,因而我们将它放在本章的最后一个小节同汉语比较结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在俄汉语的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过渡、纠结现象,相比较而言,俄语句子类型划分较为清晰明了,汉语因缺少形态变化、“意合法”使用较多,而且“语音停顿”原则在汉语句子划分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都增加了划分的难度。尽管如此,在俄汉语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过渡类型的句子中仍存在着众多的相似之处。第四章主要研究的是俄汉语复合句中兼含有主从/偏正和并列/联合类型的句法结构,这些句型主要包括“хотя–но”/“虽然……但是……”型复合句;“еслибы–то”/“要是……可……”型复合句;汉语跨大类的句型,比如带有“……就/又/才/也/还……”类关系词语的复句,以及汉语复句中位于“无标”和“有标”复句之间的“准标”复句等。由于俄语有/无连接词复合句在结构上的划分较为清楚,我们在涉及俄语无连接词复合句时只是做了些许说明。第五章主要就俄汉语简单句句子成分以及俄语简单句类型划分中存在的过渡现象进行研究。因为俄语句子成分理论中的次要成分学说存在众多的混合现象,现代俄语句法学中把次要成分对主要成分或其它次要成分的扩展放到词组的层面上加以研究1(见下页),而且,汉语句子成分理论也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对该部分只是略作分析。同时,由于俄语传统句法学和80年《语法》的简单句分类体系中也存在一些划分标准不统一的情况,这使得一些句型带有过渡的性质。本论文主要采用以结构标准为主,语义分析为辅的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形式到意义的研究方法,对俄汉语句子中的过渡、纠结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论述需要,在论文某些章节我们运用了数字统计法和图表揭示法(图解法),这对句子过渡结构的说明起到了一目了然的作用;另外, . .бйцев首创的“过渡率”(шклпереходности)研究方法在论文中也得到使用。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俄汉语句子划分标准各具特色:俄语简单句的传统分类主要是以句子成分理论为核心进行的,而以80年《语法》为代表的现代俄语简单句句法分类是以结构模式理论为主,以句子语义、正规体现等内容为辅;俄语复合句是通过句间联结手段进行划分;俄语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划分主要是以句子所包含的述谓性数量作为标准来划分的。汉语因缺少形态变化、“意合法”使用较多,句子的划分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从单、复句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可以看出。但汉语单句和复句类型的划分逐步走向统一,对紧缩句、包孕句等纠结句型的归属也基本达成一致。俄汉语在简单句和复合句中,以及两种句法单位之间均存在众多过渡、纠结结构,而且这些结构在俄汉语句子中基本呈对应形式出现。通过对上述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纠结现象的研究,我们认为对该语法现象应予以充分关注并尽早寻求解决的方案。

程芝婉[10]1983年在《俄语简单句的语义结构》文中指出在六十年代以前,俄语句法学是按俄语传统语法对句子的形式结构进行描写的,例如1952—1954年苏联科学院《俄语语法》。从六十年代末起,在俄语句法学中出现了一种按句子的结构模式描写句子形式结构的新方法。所谓结构模式是一种抽象样板,它由造句所必需的最小数量的成素组成。结构模式这一概念的提出,完全符合当代语言学要把语言学研究对象形式化和模式化的总趋势,因此,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专家们的重视,并很快就获得了大多数语法学家的赞同。

参考文献:

[1]. 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研究[D]. 马华. 黑龙江大学. 2002

[2]. 俄语简单句语义—句法模式生成机制研究[D]. 关月月. 黑龙江大学. 2014

[3]. 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及语义结构分析[J]. 刘妍. 黑河学院学报. 2017

[4]. 俄语简单句逻辑语义结构分析[D]. 葛欣. 首都师范大学. 2013

[5]. 秉承结构功能主义的分类尝试[D]. 解秋菊.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6]. 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 王利众. 黑龙江大学. 2001

[7]. 现代俄语简单句的结构模式、语义结构及模型[J]. 宁琦. 中国俄语教学. 1998

[8]. 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 吴贻翼.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3

[9]. 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现象对比研究[D]. 吴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10]. 俄语简单句的语义结构[J]. 程芝婉. 中国俄语教学. 1983

标签:;  ;  ;  ;  ;  ;  ;  

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