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新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俊

浅谈基层新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俊

张俊 江苏省句容市郭庄镇便民服务中心 212434

摘要:基层新闻报道内容贴合人民生活实际,将真实可信的实例报道给基层群众,政治教育意义深长,因而受到大家青睐。不过现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收视率高度重视,以致基层新闻报道为迎合观众,利用剪辑手法、煽情内容等不同形式对新闻加以娱乐化梳理,使基层新闻报道逐渐失去原有的政治意义。本文针对现今基层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基层新闻报道问题的新对策。

关键词:基层新闻报道;实际;问题;对策

基层新闻报道以“走转改”为活动理念,通过对基层群众的实际考察,感受基层群众的生活,将基层群众发生的实际事件以新闻的方式报道出来,从而对群众价值观进行引导。所以,该类新闻受众群体大,贴近基层群众生活,传达基层民众意见,受到广泛青睐。并且通过对基层群众生活的了解,使我国在了解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对基层进行改革,促进了国家发展。同时通过报道一批批优秀基层人物的事迹,对我国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榜样作用,促进了国民的价值观改进。但是现今基层新闻报道出现了不切实际、缺乏调查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基层新闻报道逐渐丧失公信力,基于这些问题,需要对基层新闻报道的发展不断改进,探讨其解决对策。

一、基层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减弱

基层新闻需要媒体人员下基层了解民意,但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很多信息不需要实际走访便可得到,以致媒体人员逐渐丧失下基层的意识,反而依托于网络信息的便利寻找基层群众素材,以致基层新闻缺失了原有的反映民意的行事原则。由于这种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基层新闻的教育意义逐渐减弱,与其他新闻报道属性大同小异,失去原有的政治引导,对群众的思想价值观影响作用越来越低。

(二)人员能力不足致使思想工作不到位

新闻工作一般将下访、写稿、播报人员分开,而出稿人员是依据走访人员的阐述进行编稿,然后由播报人员报道,但是往往新闻稿件出来后会发生不合民意的现象,主要是各环节人员沟通不清造成的。由于写稿和播报人员并未真正下基层走访,所以无法倾听民意,走访人员如果理解有误,就会造成新闻出现偏差,这种新闻环节分散、新闻人员能力不足的现象在新闻届比比皆是,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大大减弱。而这种问题也证明了当今基层新闻报道人员思想理解不到位,缺乏对事件背后内涵的挖掘,一味关注事件本身,而不思考事件带来的社会思想影响,致使基层新闻越来越表面化,无法深入人心。

(三)虚假内容逐渐增多,思想政治觉悟降低

现今基层新闻报道为吸引公众视线,在内容方面,加入一些娱乐化内容,通过煽情的内容彰显人物的性格或是民风淳朴的特点,导致基层新闻越来越向娱乐新闻发展。并且由于对新闻数量的要求,很多撰稿者在缺乏实际考察的基础上以自己编撰的内容博取关注,基层新闻内容越来越不切实际。原有基层新闻报道的意义是从事件发生的内涵出发影响群众的思想观念,改善群众的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但是随时间发展,基层新闻对于政治思想的引导效果越来越弱,反而以虚假新闻骗取群众信任,对群众产生了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基层新闻报道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基层实践

面对现今新闻工作者下基层的消极态度,首先需要从思想政治观念上改进下基层的实际情况,基层新闻有别于其他新闻类型,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只有反映民众愿望,才会获得民众信任,基层新闻才会脱颖而出,比如《人民日报》下基层询问某地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询问公众的答案,结果完全深入公众内心,受到好评。其次,落实基层实践,基层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受到各年龄层的喜爱,就是因为其新闻思想内涵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体现群众生活,所以,如果想要提升新闻本身的教育引导意义,只有真正到基层体会,才能真正了解鲜活的民众素材,代表民意发表群众观点,以此让群众感受到新闻内涵的政治教育意义,才能够深入人心。此外,工作人员应该以自省、自律的态度做好基层新闻,养成优秀的高尚品格,在基层的工作中贡献自身力量,通过改进工作作风,保证新闻实质的道德情感,让基层新闻回归思政教育本质。

(二)新闻内容深化,加强事件的思想教育意义

现有基层新闻过多对于事物表象进行分析,而缺乏对于事物本质的分析,导致基层新闻报道流于形式,思政教育意义丧失。针对这个问题,有两方面建议:一是进行调查,即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询问社会各界看法,分析各群体的不同态度,让群众抒发内心感受,新闻内涵一定要偏重修身习德的精神品质核心,多方面完善基层新闻的时政指导,才能够与时俱进,在新时代背景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新闻从标题上体现党性,坚持党的领导思想,比如人民日报报道的《全市三千余名干部下乡务农》,从标题上就可体现,我国党政干部心系基层群众,亲身实践群众生活,与民同苦同乐,体现了“三严三实”的新理念。

(三)从新闻报道体现政治教育意义

由于基层新闻报道过于完美化,反而远离基层群众生活,使其公信力减弱。基层新闻报道应该将正面事例与负面事例都进行报道,对于正面事例进行宣扬式播报,即报道中不断宣扬事例的正面意义,将榜样作用深入人心;对负面事例做引导式播报,即在负面事例讲解中,引导人们以此为鉴,不断改进不良风气。这种新闻报道形式让人们直观看到社会道德的改变,体现新时代的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理念,更易于让人们改进思想观念,提升道德素养。

结语:

基层新闻一直因报道基层群众实际生活内容而深受好评,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切实际、盲目跟风的问题,但是通过对新闻内容、新闻收取方式的变革,可以使基层新闻回归自然的状态,将“走转改”落到实处。并且根据基层新闻的思政教育特点,不断深化基层新闻的教育影响,普及基层新闻的内涵,让基层新闻在报道过程中深入人心,对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道德观产生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白玉.《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的叙事风格研究[D].湘潭大学,2013.

[2]张则鹏.基层新闻报道中的问题和对策——以“走转改”为例[J].新闻传播,2014(12).

[3]张辉.试析如何做好基层新闻报道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5(13).

[4]何盈,赵钱江.让报道触及灵魂——“走基层”电视新闻报道略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0).

[5]邵培仁,王昀.基层:再现与终结的底层映像——“走转改”新闻实践中的基层报道[J].新闻大学,2015(04).

论文作者:张俊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  ;  ;  ;  ;  ;  ;  ;  

浅谈基层新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