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的作用分析论文_曹贞,倪泞,徐细兰,冯翰,张海金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333000

摘要: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的作用。方法 此研究选取的100例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患者均来自于本院,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组,A组50例患者行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B组50例患者基于此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A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76.00%,B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80.00%,封闭抗体转阳率为74.00%,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提升患者妊娠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率稍微高于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且封闭抗体转阳率较高。

关键词:淋巴细胞免疫;非免疫;封闭抗体缺乏;胚胎停育

胚胎停育指的是孕早期因外界、母体或受精卵缺陷等因素导致胚胎死亡而引发的自然流产症状,导致胚胎停育的因素复杂且多样,其中就包括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前者主要采用患者丈夫或健康的第三方淋巴细胞实行主动免疫治疗,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风险且争议,后者主要采用辅助生殖技术、黄体支持和促排卵等进行治疗[1]。本实验选取100例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患者,分析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的作用,详细实验内容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研究选取的100例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患者均来自于本院,纳入时间2017年6月—2018年6月,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组,A组和B组各50例,两组患者流产次数在1—5次,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0.2±1.9)岁。组间差异在孕周、子宫发育情况、染色体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组和排除方法

入组方法:患者经常规检测均显示无宫颈支原体、衣原体、阴道白带等生殖道感染;患者空腹状况下血糖正常;经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显示无内分泌疾病者;患者病情诊断均为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排除方法:患者丈夫精液异常;夫妻双方存在家族遗传病、且染色体异常者;治疗前半年未服用过免疫功能药物以及免疫接种和治疗;生殖器官经妇科检查存在病变和畸形者。

1.3方法

A组患者应用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主要内容:若患者存在复发性自然流产,则需要为患者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二甲双胍或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以此调节患者内分泌3个周期后实行促排卵,若患者流产术后输卵管存在梗阻情况,则需要为其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帮助受孕;另外为A组受孕后患者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地屈孕酮等药物,起到黄体支持效果,之后每10天为患者进行1次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血孕酮检测,基于检测结果合理调整药物用量,一直保胎到妊娠3个月;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具体操作:在治疗前,需指导患者丈夫或健康第三方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其中检测内容包括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优生四项、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等,待检查结果显示均正常后,采集患者丈夫或健康第三方的肘静脉血20ml,从中提取出淋巴细胞,注射到患者前臂内侧皮内,每星期注射1次,注射次数共7次,即孕前4次和孕后3次,妊娠后药物使用方法与A组相同。在治疗后抽取患者外周血1—2ml进行分离和封闭抗体检测,严格按照封闭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同时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妊娠情况和封闭抗体转阳概率[2]。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由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整理,x2检验定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76.00%,B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80.00%,且该组封闭抗体转阳率为74.00%,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妊娠情况对比(n,%)

3 讨论

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均得到较大提升,对妊娠生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而胚胎是一种半同种移植物,人体免疫系统在妊娠后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防止出现免疫排斥症状,孕妇需合理、及时调整自身免疫状况,保证妊娠成功,同时母体需具备一定数量的封闭抗体,以此全面有效抵抗外来细菌和病毒,但在早期妊娠过程中,胚胎由于外界、封闭抗体缺乏、受精卵缺陷等因素会导致胚胎死亡而引发的一种自然流产症状,即胚胎停育,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即将患者丈夫或健康第三方的淋巴细胞注射母体,促使患者体内合成封闭抗体,从而保证胎儿避免遭受免疫系统的排斥,减少复发流产的概率,而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辅助生殖技术、黄体支持等治疗[3]。由实验显示,A组妊娠成功率为76.00%,B组妊娠成功率为80.00%,封闭抗体转阳率为74.00%,妊娠成功率对比无差异(P>0.05)。

总之,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具有提升妊娠成功率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而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同样具有提升妊娠成功率和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但有效避免第三方介入治疗的风险,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黎丽芬.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所致反复流产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78-80.

[2] 张少容.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4):140-141.

[3] 梅德华.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干预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80例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4):184-185.

论文作者:曹贞,倪泞,徐细兰,冯翰,张海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的作用分析论文_曹贞,倪泞,徐细兰,冯翰,张海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