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论文_黄碧兰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论文_黄碧兰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作为小学向初中过渡的六年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

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课堂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2-0066-01

小学六年级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将直接影响到到他们升入初中以后的学习,如初中代数、物理、几何、化学等学科的学习都要求学生要有深刻和扎实的六年级数学基础。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十分重视这门课程。

一、活用教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现行“九义”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教师应如何充分发挥现行六年级数学教材的作用,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呢?活用教材,通过改编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1.改编例题促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整合例题引发散,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整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成: 1.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2.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3.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2倍。 还可将问题改为: 1.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一半? 2.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公路的一半? 3.甲队单独修2天后,剩下的乙队单独修还需几天?

二、因材施教,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学生学好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会感枯燥乏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百分之几”的问题,改为“求少百分之几”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生的情趣。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着种种的疑惑。此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他们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做就会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儿童心理学表明,爱动手和问问题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所获得的知识要比教师灌进去的知识牢得多。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智力。例如:在教学圆柱、圆锥体积时,教师拿出两组圆柱和圆锥教具,每组分别等底等高,让学生用圆锥向圆柱里装沙子。学生个个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高涨。可试验结果却是:用装满沙子的圆锥向圆柱里装,有时三次装不满,有时三次刚好装满,有时三次装不完。虽然结果不满意,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对圆柱、圆锥的底和高进行比较,然后再装,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关系。这样,学生的求知欲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公式好得多。

3、寻求规律,发展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发现了规律,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愈加浓厚,他们掌握这些知识就更加快捷。

三、分层教学、加强辅导。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十根手指都有长有短,更何况是来自各个农村家庭性格迥异的学生。而我们班学生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每次测试都有近满分的,但也有个位数的,他们在学习能力、方法和态度上都有所不同。为了提高整体班级的数学水平,课后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差生,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我更是课后利用休息时间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总之,六年级数学教学需要朝更精、更细、更深入的方向发展,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保证学生在小学毕业考试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还确保学生在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的整体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参考文献

[1]汤茂红. 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都市家教.下》2013.04

[2]梁香桃.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科教创新》.2013.05

论文作者:黄碧兰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论文_黄碧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