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论文_陈兆鹏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论文_陈兆鹏

(肇源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65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给予患者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8%;对照组优7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5%;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为(322.7±22.5)mL,手术时间为(91.5±13.7)min;对照组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为(509.3±29.3)mL,手术时间为(108.3±16.9)min;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48-01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发病因素较多,同时发展速度快,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出现关节障碍等疾病。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影响患者预后。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不紧能够是股骨假体和患者进行有效匹配,同时还能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加快愈合速度[1]。本研究通过对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X片、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股骨头坏死。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手术禁忌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16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为(58.8±3.5)岁;病史1~6年,平均病史为(3.1±1.1)年;其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5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6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4例,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1例。

对照组患者16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为(59.3±3.2)岁;病史1~7年,平均病史为(3.2±0.9)年;其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5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7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3例,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给予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取患者侧卧位,采取外侧入路,在大粗隆嵴后侧进行切口,延臀大肌肌肉纤维进行长8~12cm切口,将外旋肌群、梨状肌窝进行充分暴露,将关节囊切开,暴露股骨头,将股骨颈进行切断,将股骨头进行切除,选择适当假体进行置入,复位后进行缝合。术后采取功能训练,并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优良率。疗效判定标准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判定。

优:Harris评分≥90分;

良:Harris评分80~90分之间;

可:Harris评分评分在70~80分之间;

差:Harris评分<70分。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16例患者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8%;对照组16例患者优7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5%。

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为(322.7±22.5)mL,手术时间为(91.5±13.7)min;对照组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为(509.3±29.3)mL,手术时间为(108.3±16.9)min;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主要因素为创伤性因素和非创伤性因素,非创伤性因素主要为长期使用激素、过量饮酒、血液功能异常等[2],创伤性因素随着交通事业不断发展有增加趋势。股骨头坏死会导致血供重度,使骨细胞的凋亡速度加快,导致骨质疏松、功能障碍等,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减少对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切口小,出血量少,提高了预后效果,促进患者早期进行功能训练,从而促进康复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93.8%;对照组优良率仅为7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充分表明了采取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万军,张国锋,沈是铭.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6):971-973.

[2]朱振安,严孟宁.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1):6.

[3]吴兆先.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68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5):3318.

论文作者:陈兆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  ;  ;  ;  ;  ;  ;  ;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论文_陈兆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