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工作宣传为社会工作发展营造氛围_社工论文

加强社会工作宣传为社会工作发展营造氛围_社工论文

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工作发展氛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力度论文,氛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工作宣传是社会工作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走向基层、贴近大众、深入百姓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工作获得社会认同、提升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参与的必要条件,在营造社会工作氛围、建构社会工作文化、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和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好更加有利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一、深化社会工作宣传认识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与知晓度还比较低,不少人对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基本了解,把社会工作等同于志愿服务工作、误解为传统的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泛化为所有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工作;将社会工作人才宽泛理解为广大城乡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群众工作骨干以及社会服务志愿者。不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创新、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缺乏应有认识。这种较低的社会认识问题,成为制约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障碍,迫切需要我们上下共同努力,加大社会工作宣传普及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努力提升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工作宣传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宣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密结合各地社会工作发展实际,广泛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积极推动社会工作走出学校、走出部门,走向基层、走向社会,不断巩固社会工作发展的思想和群众基础,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推广社会工作宣传经验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各地围绕社会工作宣传推广做了大量工作,涌现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把社会工作宣传作为民政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同研究部署。社会工作宣传是民政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陕西、宁夏、新疆等省份将社会工作宣传纳入民政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同其他重点工作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收效较好。

       二是发挥媒体作用,让社会工作进入公众视野。许多省份都非常注重发挥报纸、网络媒介的作用。福建和甘肃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网,及时更新社会工作发展动态,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宣传各级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广东、湖南、四川、重庆、北京、上海民政厅(局)网站首页专门设立社会工作窗口,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广东在电台设立社工服务热线,传递社会工作信息,解答百姓需求;安徽省以400打头的首条社工服务热线也于近日开通,这条免费的服务热线随时可以接听群众的需求。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上海市徐汇区、江苏省张家港市、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还开通了微信订阅号,利用手机微信随时随地宣传;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先后以“岭南社工宣传周”为契机,组织拍摄了三部社工微电影《爱,远远不够》《成长中的社工》和《社工·耕耘》,重庆市拍摄了微电影《少年张望》,竭力宣传社工故事、展现社工风采、展示社工专业手法与价值。云南省在《云南日报》刊发专版宣传社会工作,重庆利用《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等纸媒不定期对社会工作进行宣传。北京市在《中国社会报》上对援疆社工进行专门策划和报道,还汇编成小册子,形象非常直观。福建、四川、云南、吉林、河北等地都在当地媒体进行社会工作的相关宣传和报道,效果很好。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创新社会工作宣传方式。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湖南、四川、重庆、广西、湖北、河南、云南等省份在开展“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中,有些地方录制专门的宣传片,以社工周、社工进社区、社工进校园、社工进企业、社工进机关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广东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岭南社工宣传周”,在政府搭台、机构服务、多元参与的主线下,各市按照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逐级递进的思路,融入社工专业手法,覆盖到市、县(区)、乡镇(街道)和社区。宣传周期间,浙江、天津等地开展“优秀社工”评选活动,扩大了社工的影响力;山东开展的“齐鲁和谐使者”选拔活动将社工纳入评选范围;南京今年初举办了“最美社工”评选活动。福建奖励优秀社工人才,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广西“福彩杯”社会工作主题有奖征文活动,鼓励得到社工服务的困境人士讲述在社工帮助下克服困境并恢复社会功能的过程和感受。贵州省2013年组织了全省的社会工作知识竞赛,各市都有代表队参加,收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湖南省开展了探寻社工个案社会工作情景剧大赛。北京市举办了社会工作者标识设计大赛,公布了全国首个社会工作者标识。广东省中山市探索了“一镇一品”服务品牌、“社工+社工员+社工专业学生”人才梯队、“社工+志愿者”联动发展等做法和模式。东莞市对社工服务进行5年来的总结,展现妇联“白玉兰”家庭服务品牌、团市委“莞香花”青年服务品牌。湖南的湘川情社工服务队,北京的协作者,上海的新航、自强、阳光三家社工机构,都已形成了广受社会欢迎的服务品牌。浙江、北京、重庆、上海、广东、广西等地还推广编写优秀社工案例选集,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社会工作的知识和理念。各地在社会工作宣传方面创造的这些经验做法,值得认真总结和广泛推广。

       三、明确社会工作宣传任务

       要重点推进三方面任务:

       一是要明确宣传重点。要围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政策制度体系,对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社会工作政策进行持续宣传和深入解读,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准确把握社会工作的政策要求,使广大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能够全面了解社会工作的政策实惠,使社会各界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工作的政策形势。要围绕国际社工日等重大节日,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性大规模集中宣传活动,集中宣传社会工作的发展成果,集中展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风采,集中传播社会工作的正能量。今年是民政部第一次专门印发通知,开展大规模的系统宣传,效果非常好。要围绕社会工作重点工程实施、重大项目启动、重要活动举办,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为这些工程项目实施与活动举办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明年是2015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现在民政部在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地方发改局及相关部门也在做一些规划制定。希望能够抓住这一契机,在“十三五”规划中尽量列一些重点工程和重要活动,把社会工作做得更扎实。“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规定到2020年社工人才队伍达到145万人,社会工作孵化基地达到80个,这些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实现时需要上下共同努力。要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对社会工作领域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优秀机构进行重点报道,引导和调动更多有志之士参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报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投身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努力扩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规模。要围绕推动本土化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大力普及推广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知识、方法、技巧以及好的经验做法,着力在城市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员、老年群体、困境人群、特殊群体和受灾群众服务领域,塑造一批具有较强专业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的宣传典型,彰显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保障、加强社会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工作发展。

       二是要创新宣传方式。要充分发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主体作用,同时用好用活网站、微博、微信、QQ群、微电影、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技术,借助各大媒体开发的客户端推送社会工作信息,积极开展社会工作宣传。要采用召开新闻发布会、开通远程教育、拍摄影视作品、开展知识竞赛和读书竞赛活动等形式,将社会工作的理念、政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融入到社会服务中。要通过开展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与案例评选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树立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宣传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要通过专业服务进行宣传,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转变成传播社会工作、扩大社会工作影响的过程,用优质的专业服务成效赢得服务对象的认可,达到宣传推广的效果。要通过举办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工作论坛、学术交流、专题讲座、大众讲坛等方式,增进广大党政干部、社会服务人员与普通百姓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了解与接纳。这里要特别说下新媒体,我发现微信这一媒介非常方便、快捷。“大爱之行项目”就专门有个微信平台,便捷且成本低。另外,还有“中国社工时报”,也是利用微信公共订阅号,办得非常好,大家用手机可以随时上去查一查,了解有关的信息和动态。另外一些新兴媒体,比如网络、微电影等,大家还需尽量多地采用。前不久中央研究部署,要把传统媒体打造出新兴媒体的作用,要利用这个机会,运用这些新的手段,把社会工作宣传做好。

       三是要完善宣传平台。民政部正在建立中华社会工作政府网站,将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微信、QQ群和手机短信平台,出版社会工作考试培训教材,继续支持中国社会报社办好《中国社会工作》杂志。民政部领导对《中国社会工作》杂志高度重视,李立国部长作了专门批示,杂志编委会主任由宫蒲光副部长担任。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支持中国社会报社和《中国社会工作》杂志,进一步把《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办好、用好、读好。各地也要通过开发网站、创办报刊、设立栏目、编印宣传册、出版教材等方式,不断完善当地的社会工作宣传平台,逐步形成上下衔接、内外配合、健康运行的社会工作宣传网络体系。

       四,强化社会工作宣传保障

       要重点做好三方面保障工作:

       一是要壮大宣传队伍。要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工作宣传媒介及载体深入推进通联网络建设,在完善省级社会工作宣传通联站点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地市级、县区级社会工作宣传通联站点建设,发挥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数量多、分布广泛的资源优势,调动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宣传社会工作的热情,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配合的社会工作宣传队伍。

       二是要加大宣传投入。宣传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项事业,必须保证一定的投入。特别是在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还不太认识、理解和接纳的时期,更需要一定经费支持来加大宣传普及。要落实《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逐步加大财政资金和福利彩票公益金对宣传工作的支持,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宣传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是要健全宣传机制。要建立健全快捷的新闻采集机制、实时的信息发布机制和及时的公众反馈机制,切实增强社会工作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社会工作分布广泛、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系统内外力量有机结合、不同宣传媒介整合应用的社会工作宣传体系。

       (本文为作者在全国社会工作宣传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有删节)

标签:;  ;  ;  ;  

加强社会工作宣传为社会工作发展营造氛围_社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