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乳山公司立足于现有的线损系统管理模式,发挥营销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运维闭环管理系统、线损核查系统等大数据比对、预警,提升线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建设同期线损系统实现供电量、同期售电量自动采集,线损率自动计算、实时监测和同期统计分析,将低压台区线损管理规范率从目前的平均值87.08%提高到平均值91.35%,提高4.27%。
关键词:线损管理;信息化采集;系统监测
线损电量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线损率的高低是电网规划水平和供电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反映。2017年省公司修改了低压台区线损管理规范率,增加了对低压台区线损实时合格率的考核:低压台区线损管理规范率=同期线损高损台区治理率×60%+低压台区线损实时合格率×40%。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升低压台区线损管理规范率。
1现状调查
1.1对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进行SRS抽样,利用EXCEL的RAND函数进行抽样,根据抽样结果,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对台区日线损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低压台区线损实时合格率差值所占比例为90.07%,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1.2横向对比
2016年7-12月低压台区线损实时合格率的平均值70.88%。荣成公司2017年1月低压台区线损实时合格率的平均值为82.09%,荣成公司无论从基础管理、设备水平,还是从人员构成、素质水平上均与我们相差不大。以荣成公司作为对比对象,低压台区线损实时合格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3纵向对比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得到2016年7-12月低压台区线损实时合格率的最大值为82.31%。考虑到线路损耗特点和不可抗因素,若能将低压台区线损实时合格率提高到82.25%,则低压台区线损管理规范率=100%×0.2×60%+96.62%×0.7×60%+97.87×0.1×60%+82.25%×40%=91.35%。
2分析原因
2.1从2017年4月各供电所的时钟异常表计中各抽取10个进行现场确认,并对异常时间差进行统计分析,经现场核实后表计时钟异常数量超过1%,异常时间差超过300秒的表计数量占比较大。
2.2随机抽取10个装有广大放大器的台区,对台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16年12月份用电量统计分析,同一个台区两个系统的供电量相同,损失电量和线损率有一定的差值,线损率差值均大于1%,定量计量未能计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2.3随机抽取了十个台区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导出台区户变关系,对现场户变关系进行核对,统计分析,台区-用户关系错误率平均值大于标准值,不达标的台区所占比例为40%。
2.4要因确定结论
2.4.1表计时钟异常。
2.4.2台区-用户关系错误。
2.4.3部分用户电量计量采用定量的方式。
3制定对策
3.1实施一:时钟异常表计校时
3.1.1根据省公司统一下发的计量表计时钟异常明细导出本公司部分,共计8792只。
3.1.2利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导出公司所有运行状态用电客户和台区关口电能表,并按供电所分成不同的excel表格。
3.1.3将两者进行比对,筛选出需要现场校时的电能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比对中需要按优先顺序依次考虑电能表偏差时间、安装日期,对偏差时间大且安装日期近的电能表重点标记。
3.1.4将时钟异常电能表明细下发到各供电所,小组安排专责人协助校时,供电所每天对当日校时数量、剩余未校时总数量进行反馈,专责人不定期对校时后电能表时钟偏差进行抽测。
3.1.5校时工作完成后,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各供电所校时前后的时钟异常表计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经过校时后,15个供电所异常时间与标准时间差值大于300s的计量表计均清零,目标实现。
3.2整改台区-用户关系错误台区
3.2.1负责人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导出所有台区的户变关系、箱表关系数据,对数据按供电所下发。
3.2.2通知各供电所要求台区负责电工对自己辖区内的箱表关系、户变关系进行核查,记录系统与现场不一致的数据,并按时反馈给负责人,负责人对各供电所反馈的数据进行汇总,最终汇总得台区-用户关系错误数据23045条。
3.2.3小组负责人牵头成立户变关系整治组。
3.2.4整治组依据核查数据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各供电所的用户系统与现场不一致数据进行修改。
3.2.5整改工作完成后,随机抽取十个台区对现场与系统的户变关系、箱表关系进行确认,台区现场与系统户变关系一致率达到100%,目标实现。
3.3实施三:对定量的计量点进行装表计量
3.3.1导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定量计量的计量点明细。
3.3.2将定量计量的计量点明细下发到各供电所,进行装表改造,首先改造占主要部分的广电放大器。
3.3.3供电所每日对改造数量、剩余未改造数量进行反馈,负责人不定期对实际改造进度和质量抽检。
3.3.4对除广电放大器之外的其他定量计量的计量点,根据实际情况与供电所配合进行装表改造,对新增户将不在采用定量计量的方式。装表计量的计量点达到100%,目标实现。
4.总结
通过对供电所的时钟异常表计进行校时、整改台区-用户关系错误的台区、对定量的计量点进行装表计量后。小组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抽取2017年7月中6天的台区日线损数据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从统计可以看出:一组的低压台区线损实时合格率由对策实施前2016年7-12月份的70.88%提高到82.78%。2017年7月7台区月度同期线损可监测率达到100%,台区月度同期线损合格率的为100%,异常台区原因分析完整率为100%。则一组的低压台区线损管理规范率=100%×0.2×60%+100%×0.7×60%+100%×0.1×60%+82.78%×40%=93.1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们达到了目标值,并且超过了预定91.35%的目标值。经过对时钟异常表计进行校时、整改现场与系统户变关系不一致台、对广电等定量的计量点进行装表计量后,经统计低压台区线损率由4.66%降到4.28%,乳山公司2016年低压售电量为11818万亿千瓦时,年可节约电量11818×(4.66%-4.28%)=44.9084万千瓦时。按照2016年乳山公司售电平均价633.91元/千千瓦时计算,可节约资金284679元。
通过上述的论述和做法,提高了低压台区线损实时合格率,进一步保证了供电公司的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电能节约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减少电力能源的浪费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得到社会好评。
参考文献:
1、孙晖.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科技传播.2012(04).
2、宋俊杰.如何降低供电所低压台区线损.工程技术.2016(5).
3、吴青军.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降损分析应用.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24)
论文作者:刘英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供电所论文; 线损论文; 低压论文; 合格率论文; 关系论文; 异常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